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让庐日记(1941-1945)

让庐日记(1941-1945)

作者:杨静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9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49.8(7.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55.3(8.5折)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让庐日记(1941-1945)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12963
  • 条形码:9787100112963 ; 978-7-100-11296-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让庐日记(1941-194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普通读者1.翻译名家的日记选编,富有文心和洞见 杨静远女士是《柳林风声》与《彼得??潘》的译者。她身兼作家、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本书是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其对日常生活的体悟细腻而富有温度,文字熨帖而富有文采。她以一个二十岁女大学生的身份,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捕捉到了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一所偏安大后方的*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活与思想追求。日常生活记录中穿插着个人的读书笔记与思考,时见新意,不落俗套,贯穿始终的主题则是忧国忧民的爱国心。 2.以私人记忆呈现风云际会的大时代 从沧海一粟的个人那微不足道的心跳,可以触摸到空前宏伟的大时代的强劲脉搏,透过那株苍劲繁茂的历史大树的一片叶子,可以追寻它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光和影。 在现今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记录着百年来中国知识阶层生存状态的作品,以20世纪40年代的为*缺。杨静远女士的日记以其私人记忆补足了这一时期的时代记录,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一角发生的普通人的戏剧。 *一出历时四载、人物众多的热闹大戏,20世纪40年代的重要人物悉数登场 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知名的鸿儒,如文学院的朱光潜、缪朗山(灵珠)、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陈西滢、方重、罗念生、朱君允、孙家琇、刘永济、杨人楩、杨东莼、叶麐,法学院的刘秉麟、杨端六、戴铭巽、彭迪先、刘廼诚,理学院的张镜澄、萧君绛、吴大任、石声汉、高尚荫,工学院的邵逸周、郭霖、张宝龄、白郁筠、余炽昌,两任校长王星拱、周鲠生…… 各界社会人士、文化名人和军政显要,如李约瑟、黄炎培、冼群、冯玉祥、杭立武、白崇禧。 乐山舞台以外的人物,如孟志荪、罗斯福、王世杰、胡适、郭沫若、成舍我、孔祥熙、汤恩伯等。 作者对各色人物均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绘、分析和评说。 *记录战时艰苦条件下保持蓬勃朝气的青年学子丰富的校园生活 认真求学以图报国的热血青年;只顾啃书不问其他的夫子;胸无大志混文凭者;追求真理传阅进步书刊的“左”倾同学;通过娱乐社交发展信徒的基督教外围组织“团契”;不带政治色彩的各种文化与社交活动:剧团、歌咏队、校友会、同乡会、迎新送旧、郊游、学术讲座、茶馆文化、小吃、集体游戏…… *描绘川西小城的民情风俗 与地方士绅、政商学界的礼尚往来;在本地中学和企业单位兼职兼课;当地的民情风俗,外国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圣诞节的音乐崇拜,复活节的洋童表演,令人垂涎的川式饮食文化,还有那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随处可见的水墨山水画一般的风景,令人想起沈从文的《边城》——种种人文的和自然的景观,点点滴滴收入日记,构成一幅幅五色斑斓的浮世绘。

让庐日记(1941-1945) 内容简介

《让庐日记》是翻译家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20世纪40年代抗战大后方中国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杨静远女士以一颗热切敏感的心,对当时的文化名人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观察和评说,如朱光潜、冯玉祥、胡适、罗斯福等,也如实记述了战时艰苦条件下保持着蓬勃朝气的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以其私人记忆补足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

让庐日记(1941-1945) 目录

卷首语/1

引子/3


1941年7—12月/5

苏雪林先生——中央军川军火并——入学考试——日机轰炸乐山——考取武大——初试写小说——女生宿舍——抵制电影——王梦兰——女舍迎新会——美日开战——恨英国售武器给日本——教授中的糊涂思想——圣诞夜感怀


1942年1—12月 / 35

湘北大捷——《侠隐记》和《水浒传》——室友谈爱情——关于世界大战的思考——市民求雨——干妈凌叔华——19岁生日——愤新加坡英军降日——郭霖教授之死——日蒋和谈消息——腐败现象——戚光的信——关于命运的思考——蓉姑与成舍我的离婚——孟志荪先生——妈妈的信——话剧《北京人》——**篇译作发表——《第四十一》——英文会——**次领到稿费——忧心国事——商人罢市——王梦兰的病——英文演讲比赛——陶振誉先生讲史——蒋炎武——王梦兰之死——蒋炎武的信——战局吃紧——《西风》征文《天才梦》——高考作弊——张宝龄先生——范石生军长的故事——盛世才和新疆——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周如松和陈华癸——父开参政会——第二篇译文——彭迪先先生——苏经国谈滇缅之战——女舍偷窃案——《莎乐美》讲座——又一个圣诞夜——母剧作《饮马长城窟》完成——鲁迅的《坟》


1943年1—12月 / 115

中美中英新约——端六奖学金——朱光潜骂程天放——大年初一提灯会——20岁生日——陈西滢桂质廷赴美——五通桥焦油厂——土盐井——母鼓励写作——画《日出》海报——写小说——读《大卫科波菲尔》——小说《义麟》——徐《鬼恋》——杨东莼先生讲“谈生活”——彭迪先先生讲通货膨胀——父母的矛盾——骂孔祥熙——狄更斯与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感染——对基督教团契的反感——《简爱》——张镜澄先生教学三十周年——与菁等谈音乐——《磨坊》和《简爱》的比较——李约瑟访武大——联青音乐会——父六十寿辰庆祝会——《彼得潘》——构思小说《萦》——女舍流行伤寒——美影片《幻想曲》——陈美玉之死——朱明——论《儿子与情人》——谈《罪与罚》——意大利投降同盟国——陈铨采用《萦》——孙家琇先生——“大”我“小”我的冲突——许由恩干事——蔡绍序独唱会——七位女同学追悼会——孙家琇讲《家》和《樱桃园》——考昭绪——冯玉祥演讲——女舍伙食之争——托尔斯泰座谈会——圣诞音乐崇拜——学生合作社——《民族文学》刊出《萦》


1944年1—12月 / 201

母《法国文学》完成——黄方刚先生之死——依恋冼岫——方重先生补习班——小说《童心》——考昭绪——与二姊谈婚恋——通胀加剧——刘盛亚和《星期文艺》——张舍之朱崇志独奏会——和考昭绪谈文学——朱明的表白——黄炎培讲宪政——《浮士德》唱片音乐会——常绍温——农舍救火——赔眼镜——方重赴英讲学——刘盛亚的《续水浒》——冼群和中华剧艺社——《孔雀胆》——白崇禧训话风潮——与冼群谈写作——《胜利号》——冼群讲写实主义——与绍温谈思想矛盾——萧君绛先生之死——唱片音乐会《蝴蝶夫人》——冼岫与杨修伦——冼岫与顾耕——与父母讨论政治和教育——王世杰赞《萦》——六壁报讨论言论出版自由——忧心战局——郑敏的诗——话剧《清宫外史》——写教育小说《静水》——冼群和路曦——谈孔祥熙——衡阳陷落——萧而兰谈西南联大——赵少昂黎雄才画展——《静水》退稿——彭泽益——与安姐谈择偶——参政会的热闹与战局的危急——留学问题的提出——刘廼诚先生——申请密大奖学金——皮公亮——全家议避难——戴铭巽先生骂三青团——韩文源的家——毕业论文题目——**次找顾耕谈——与顾耕**次约会一一初恋的狂涛——送别绍温——罗斯福四任总统——壁联总会座谈会——汪精卫病死——缪朗山先生的俄文班——《中原》停刊《静水》退稿——胡钟达——缪朗山讲苏联科学——关山月黎雄才画展——缪朗山讲中国新文学的动向——陈小滢三女孩报名从军——紧张商议应变措施——独山收复战局好转——爱国情怀——冼岫婚——臧克家的诗


1945年1—8月 / 327

美援华教授救济金风波——英文会漫谈毕业后计划——父母谈美苏制度——缪朗山先生得罪当局——费鉴照先生之死——“风雨谈”时事座谈会——“三八”节座谈会——女舍办民众夜校被举为校长——与胡钟达谈时政——读《延安一月》——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讨论《西行漫记》——罗斯福逝世——新闻图片展览——大渡河畔拉纤夫——女舍窃案破获——德国投降——恋爱升温——初吻——留美奖学金获准——读《论联合政府》——与顾耕私订终身——出国手续遇阻——考昭绪谈左派文人——周鲠生先生接任武大校长——郎毓秀独唱会——杭立武印象——父代理教务长——1945年8月10日抗战胜利,*后一篇日记


展开全部

让庐日记(1941-1945) 节选

1943年1月1日 星期五 在我的日记本里,这是第二个新年了,我的日记已跨进第三年度。若数数这两年里有什么进步,**件就数我记日记的习惯养成了。到现在我已和它成了不能分离的死伴。我对它愈来得坦白了。我相信它不会把我的心事告诉别人。新年给我的**棒是忙闹,早饭刚吃过就来一屋客。下午大家都出去了,我闷闷地坐在家里,洗头洗澡,弄到天黑。自己也觉得不甘心,于是一个人跑到山上,经过新宿舍的空房子,跑到我所favour〔钟爱〕的城墙头,高高地站定。谷的一边传来可爱的牛叫,那一定是送牛奶的老王的家了。老王是个好人,我以后可以找他做一个淳朴的朋友。想想,在干草的芬芳里静听牛叫,看它稳重地嚼干草,看农夫妇默默地工作,偶尔给他们帮帮小忙,是很惬意的乐趣。但这种乐趣的可爱处就在它是偶然的点缀,好像吃惯了肉鱼的人,尝一口清甜的菠菜,觉得口中爽快。如果永远是菠菜菠菜又菠菜,恐怕味道要和草相近了。在深乡中过五年隐士的生活,我没有那么超逸,我承认! 1943年1月2日 星期六 晚上看话剧《莎乐美》。到浸礼会,我们的座位在第四排中央,*好的位置。看后觉得不错。我喜欢莎乐美(丁景云饰),跳舞好看极了。灯光、服装、音乐合成很美的情调。在战时能看到这种软性的舞蹈当然很不容易,也就不用苛求了。 1943年1月3日 星期日 晚上摸黑路去白塔街看陈仁宽他们办的音乐夜,也可说是联青歌咏团的新年联欢会,感觉相当不错。有个人表演,有团体表演。丁景云的七面纱舞也来了,可惜舞得大不如昨天,也许因为缺少灯光、服装、舞台的关系吧。女声独唱,彭××,我要说她学得一身美国歌舞明星的皮毛,唱些酒店女招待的歌,态度既嫌轻浮,声音也不稳重,唱时耸动肩膀,觉得肉麻。刘啸云比她像样多了。数人合演的有宜姐们的《十六岁的小姑娘》,李惠英等人的《乱七八糟》,完全是凑趣。刘蕴、常绍温等人的《秋子》〔日本人民反战歌舞〕还好。 1943年1月8日 星期五 奶妈给我做的两双皮鞋寄到了,一黄一黑,黑的样子好看,我非常高兴,黄的太小只得送寄卖行了。寄鞋的邮费贵得吓人,共100多元哩!下午借了一本Pepys〔皮普斯,17世纪英国日记作家〕的Diary,预备做报告交罗先生的。晚上看Pepys的日记,觉得别有滋味,看别人的日记!如果我死后我的日记被别人看了,如何是好!

让庐日记(1941-1945) 作者简介

杨静远(1923—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第二届理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