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0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82.1(7.6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6020963
  • 条形码:9787566020963 ; 978-7-5660-209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论文编辑成册,内容以“百年乡村振兴”为主题,涉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调查与思考;发展有效性与秩序有效性:双重价值博弈中的中国百年乡村治理;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乡村振兴的地方探索实践与经验研究;新时代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赣南老区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浙江“飞地”抱团强村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内蒙古牧区发展与乡村振兴探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奋力开启白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调查与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乡村振兴贵州样本法治保障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目录

在第九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上的讲话
在第九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上的讲话
在第九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上的致辞
在第九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嬗变研究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政策百年演变和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的百年探索及对黑龙江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乡村振兴路径与广东实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的百年实践与经验研究
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百年透视及启示
回望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百年探索与发展
百年来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东篇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调查与思考
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浙江温州上园村的成功之道
新时代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赣南老区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新疆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就、问题及其思考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与江苏的反贫困实践
浙江“飞地”抱团强村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牧区发展与乡村振兴探索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牧区发展经验总结
与牧区现代化试点调查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启白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的地方探索实践与经验研究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贵州“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理论、问题及对策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地方探索与经验启示
——以重庆涪陵榨菜产业“三变”改革为例
创建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致富成果的江苏示范研究
特色农业在福建脱贫攻坚与全面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有效衔接研究
河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以“田东模式”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生态扶贫长效机制探析
乡村振兴视角下新疆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下贵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
……
后记
展开全部

“后发赶超”论坛.第九辑 节选

  首先,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和带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富起来的有力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基层单元,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如广东东莞市茶山镇选优配强农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引导外部社会人才和新乡贤投入农村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村民议事机制,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一方面深入推进“头雁”工程。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完善村级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路径和干事创业激励保障机制;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落实。持续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实施党员教育精品工程,创新探索“模拟课堂”“一线课堂”等党员教育精品课程。广州市黄埔区采取“上挂下派”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从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选派了28名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28个行政村的党组织**书记,实现辖区全覆盖。建成3个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新龙镇洋田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强化“**书记”管理,完善**书记日常工作制度,量化工作评价指标,每季度定期分析**书记工作成效,找差距,补短板,提升“头雁”实效。  其次,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之路。广东切实把地方工业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的牵引器,推动资本下乡促进农业产业化,激发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如广州市黄埔区依托其工业优势,实施工业化牵引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城乡融合型布局,发展城乡融合型产业,净化城乡融合型生态,创新城乡融合治理,共享城乡融合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自身优势的切实可行的城乡融合路径。一是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洋田村太空农业硅谷项目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新型产业,利用城乡融合的特点,在红山街等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地区建设了红山街双沙社区基本农田观光示范园。二是推动“百企帮百村”行动。积极推动区属国企、驻区国企、高新企业、外资企业等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以企业带动产业,企业与村结对帮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梅州市蕉岭县发挥本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空间优势,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创新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产业结构和各种业态,完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推进城乡**、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生态区”特性,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百香果、茶叶、火龙果、三华李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建立蕉岭县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形成“小木耳,大产业”之特色,高质、高效推进城乡融合。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52%。**产业增加值为17.46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39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28亿元,同比增长2.2%。蕉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2.3%)、全省(2.3%)、全市(1.5%)分别高2.8、2.8、3.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位;从总量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在全市经济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7.1%提高到8.3%。  第三,坚持“三精”方向,构建“三化”乡村产业体系。广东省牢牢抓住“五个振兴”,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精细农业发展方面,大力推动数字农业运用实践,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建设5G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在精美农村建设方面,从进一步优化乡村规划体系、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风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并改进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推进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在精勤农民培养方面,持续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工程,力争到2022年基本实现5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培育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乡村振兴复合人才。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中,突出“三化”带动。一是结合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突出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粮食、蔬菜等10个千亿元级集群和茶叶、南药等5个百亿元级集群。二是坚持品质化导向,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巾高端,进一步提升潮州单丛、英德红茶、新会陈皮、化州橘红、梅州金柚、茂名荔枝、徐闻菠萝、增城菜心、湛江对虾等岭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依托大湾区市场拓展更多渠道,运用“互联网+”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让广东特产通四海、卖全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