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作者:李金铮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58816
  • 条形码:9787101158816 ; 978-7-101-1588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内容简介

小农经济不仅关系农家的生活,也影响着中国的命运。在近代中国大变局之下,小农经济既面临困境,也艰难地延续,并有现代变化的迹象。本书以冀中定县为中心,探讨了1849—1936年间定县的人地比例、土地分配、家庭规模、农业生产、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家庭手工业、集市贸易、农民借贷、赋税负担、农家消费以及乡建实验等12个问题,由此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结构、运作形态及其变迁,揭示了经济运行与农民生存之动力机制。其中,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域外的交织是近代小农经济演变的基本动力和基本线索,以传统和本土的连续性为主、现代和域外的零星影响为辅,共同维护了传统小农经营模式的延续和渐变,小农经济在遭受苦难中仍有“底色”般顽强的生命力。但也不能不说,当时,在冀中定县这片古老的平原土地上改革乃至革命的力量已开始孕育,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巨变的前景。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目录

**章 问题意识与区域路径
一、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小农经济史研究的起点
二、冀中定县:中国近代小农经济史研究的区域路径

第二章 基本史料:以定县社会调查为核心
一、由狭及广的县级农村调查
二、学理与实用之双重目的
三、调查环境之弊与利
四、传统方法与先进方法的结合
五、里程碑式的调查成果

第三章 人地比例尚未构成对小农的沉重压力
一、人口压力沉重说
二、人地比例关系趋于紧张
三、人地比例临界点陈说与耕地不足
四、耕地基本能够满足人口需要

第四章 以自耕农、中农为主的地权分配
一、地权相对分散
二、地权分散的推动力
三、土地分配的绝对集中

第五章 五口之家及其社会经济成因
一、家庭人口平均规模
二、家庭人口规模的差异性
三、家庭类型与代际规模
四、家庭规模较小的社会经济成因

第六章 小农业经营的高效用与低效率
一、生产条件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初步交汇
二、以食用为主与商品化提高的农作物结构
三、粮食产量的增长
四、小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用

第七章 “纯粹”与“非纯粹”的租佃关系
一、纯粹租佃少而所涉关系多
二、地租率变化不大
三、主佃关系比较缓和

第八章 长短工结合的雇佣关系
一、以短工为主的雇工类型与偏低的雇佣劳动比例
二、市场需求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
三、雇工与雇主之间相对缓和的关系

第九章 家庭手工业的存续及其动力
一、家庭手工业的延续和发展
二、维持和提高农家生计
三、历史传承和“农闲”不闲
四、传统原料与现代原料的结合
五、传统工具与改良工具
六、土货的市场销售空间
七、一些手工业衰落的多重因素

第十章 集市的数量、结构与农产品交易
一、集市数量的增长
二、集市的类型与结构
三、集市的交易时间与农产品交易
四、农产品交易价格

第十一章 农民借贷的传统方式与现代迹象
一、传统借贷居于统治地位
二、新式借贷产生和发展的合力
三、新式借贷的去向
四、新式借贷与农民之关系

第十二章 商税制及征收漏洞
一、商税种类及其历史变动
二、商税税率、税入的变化
三、商税的征收方式及其问题

第十三章 收入微增与结构性贫困
一、农家收入微增
二、农家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三、高恩格尔系数与恩格尔定律调整
四、营养尚可与结构失调

第十四章 定县乡建实验与“化农民
一、为改造中国农民而努力
二、“化农民”的理论、方法与绩效
三、实验中断与精神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精)/李金铮著 作者简介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共革命史、天津城市史。岀版《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部级奖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