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2.6(7.3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1746
  • 条形码:9787030731746 ; 978-7-03-07317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证为核心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著作,指导临床立法选方,贯穿了理论、治法、方药及应用的临床过程,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容为基础按证候分类编写,共总结归纳了340余条证候,突显了仲景临床辨证施治中“证”的核心理论和地位,贯穿了理论、治法、方药及应用的临床过程,较符合目前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诊疗方式,便于指导仲景学术的临床应用。全书共14大证类,分十四章,包括表证类、胸膈证类、肺证类、大肠证类、心证类、牌证类、胃证类、肝证类、胆(少阳)证类、肾证类、膀胱证类、经脉证类、血证类及其他证类。 每一证类下又分若干证候,具体证候条目下分主症、病机、治法、方药、应用、病案选录,相似证候及治疗列表鉴别。 本书适合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在医疗、教学、研究中使用。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目录

目录
**章 表证类 1
**节 风寒表证 1
一、表虚寒证 1
二、表虚寒兼证 4
(一)兼经气不利证 4
(二)兼肺气上逆证 5
(三)兼阳虚不固证 6
(四)兼胸阳不振证 7
(五)兼胸阳不足证 8
(六)兼气营不足证 9
(七)兼津液不足证 11
(八)兼阳虚证 11
(九)兼脾肾阳虚证 13
三、表实寒证 14
四、表实寒兼证 15
(一)兼经气不利证 15
(二)兼胃气上逆证 17
(三)兼寒饮证 18
(四)兼郁热轻证 20
(五)兼郁热重证 21
(六)兼里热证 23
(七)兼肾阳虚证(急证) 24
(八)兼肾阳虚证(缓证) 25
五、风寒郁表证 26
(一)邪轻证 26
(二)邪微证 28
第二节 风湿表证 29
一、风湿袭表证 29
二、风湿袭表兼证 30
(一)兼卫气虚证 30
(二)兼表阳虚证 31
(三)兼表里阳虚证 33
第三节 寒湿表证 34
一、寒湿犯表证 34
二、寒湿中头证 36
第四节 风袭水停证 36
一、风水夹热证 37
二、风水表虚证 38
三、水停阳虚证 40
四、风水郁热证 41
第五节 暑湿表证 41
第六节 水湿表证 42
一、水湿郁表湿热证 42
二、水湿郁表阳郁证 44
第七节 水寒表证 46
第二章 胸膈证类 48
**节 热郁胸膈证 48
一、热郁胸膈证 49
二、热郁胸膈兼证 51
(一)兼少气证 51
(二)兼胃气上逆证 52
(三)兼气滞证 53
(四)兼中焦虚寒证 55
(五)兼湿热阻滞证 56
第二节 痰热结胸证 59
第三节 胸膈痰实证 61
第四节 热实结胸证 63
第五节 寒实结胸证 66
第六节 痰饮留膈证 68
一、膈间水饮证 69
二、膈上水饮证 70
三、水停膈间证 71
四、水停膈间兼证 73
第七节 胸胃寒饮证 74
第八节 饮停胸胁证 76
第三章 肺证类 78
**节 肺寒证 78
一、表寒里饮证 78
二、表寒里饮兼证 79
(一)表寒里饮夹热证 80
(二)表寒里饮郁热证 81
三、寒饮停肺证 82
(一)寒饮停肺气逆证 82
(二)寒饮停肺气滞证 83
(三)寒饮停肺郁表证 84
四、寒饮夹热证 85
(一)寒饮夹热偏表证 85
(二)寒饮夹热偏里证 86
五、饮邪停肺证 87
(一)饮邪停肺重证 87
(二)饮邪停肺轻证 89
六、饮邪停肺兼证 90
(一)兼冲气上逆证 90
(二)兼外溢肌肤证 91
(三)兼胃气上逆证 92
(四)兼胃热上冲证 93
七、痰水壅结证 94
第二节 肺热证 96
一、邪热壅肺证 96
二、热盛酿脓证 98
三、热毒酿脓证 99
四、肺热饮停证 101
五、饮热郁肺证 103
六、水热郁肺证 104
七、肺热脾寒证 104
第三节 肺虚证 106
一、肺气虚冷证 106
二、肺胃阴虚证 108
三、肺燥津亏证 109
四、阴阳两虚证 110
第四节 痰浊证 111
一、痰浊壅肺证 111
二、痰饮阻肺证 112
三、痰浊阻肺证 113
第四章 大肠证类 115
**节 肠热证 115
一、邪结肠腑证 115
(一)燥热初结证 116
(二)腑实热结轻证 117
(三)腑实热结重证 118
二、邪结肠腑兼证 121
(一)兼瘀血内阻证 121
(二)兼气机壅滞证 122
(三)兼津亏肠燥证 124
(四)兼津亏热结证(偏津亏) 125
(五)兼津亏热结证(偏热结) 126
(六)兼津亏热结证(偏气滞) 128
(七)兼津亏血瘀证 128
(八)兼风寒束表证 129
三、肠热下利证 131
四、肠热下利兼证 133
五、湿热蕴肠证 135
六、大肠痈脓证 136
(一)气滞血瘀溃脓证 136
(二)热毒蕴结成脓证 137
(三)阳虚热瘀成脓证 138
第二节 肠寒证 139
一、大肠寒结证 139
二、大肠滑脱证 140
三、肠滑气利证 142
第三节 大肠水饮证 143
一、水聚肠间证 143
二、饮留肠胃证 144
第五章 心证类 147
**节 心虚证 147
一、心阳气虚证 147
(一)心阳不足证 147
(二)心阳虚损证 149
(三)心阳损伤兼痰证 150
(四)心阳虚水停证 152
(五)心阳虚水逆证 153
二、心肾阳虚水停证 155
三、心肾阳虚水泛证 156
四、心(肾)阳虚衰证 157
五、心(肾)阳虚衰兼证 159
(一)阴盛格阳证 159
(二)阴盛戴阳证 161
(三)阴盛戴阳兼格拒证 162
(四)阳亡阴竭证 163
(五)阳亡液脱证 165
六、心阴阳两虚证 166
七、水气凌心证 168
八、心肾不交证 169
(一)阴虚火炽证 169
(二)阴阳两虚证 171
九、心脾两虚证 172
十、心肾阴阳两虚证 174
第二节 心肺阴虚证 175
一、心肺阴虚证 175
二、心肺阴虚兼证 177
(一)兼津伤燥热证 177
(二)兼胃气上逆证 180
(三)兼胃阴不足证 181
(四)兼热盛于里证 183
第三节 胸阳痹阻证 184
一、胸阳不振证 184
二、胸阳不振兼证 186
(一)兼痰浊壅塞证 186
(二)兼痰浊气滞证 187
(三)兼阳气不足证 189
三、气机痞塞证 190
四、饮邪内停证 191
五、阴寒痹阻证 193
六、寒饮上逆证 194
七、寒凝心脉证 196
八、湿气上冲证 198
第四节 心热证 199
一、心火亢盛证 199
二、湿热火毒证 201
第六章 脾证类 203
**节 脾实证 203
皮水夹热证 203
第二节 脾气虚证 205
一、脾虚气滞证 205
(一)脾虚气滞证 206
(二)脾虚气滞水停证 206
二、脾虚气逆证 207
(一)脾虚饮停证 207
(二)脾虚痰阻气逆证 208
(三)脾虚气逆痰热证 210
(四)脾虚气逆虚热证 211
三、脾虚寒湿证 212
四、脾虚寒湿兼证 214
(一)兼肾经虚热证 214
(二)兼发黄证 215
第三节 脾阳虚证 215
一、脾阳虚证 215
(一)脾胃虚寒轻证 216
(二)脾胃虚寒重证 218
(三)脾肺虚冷证 219
二、脾阳虚兼证 220
(一)兼风寒束表证 220
(二)兼肾阳虚证 221
三、阳虚水饮内停证 223
(一)脾阳虚水停证 223
(二)脾虚水停气滞证 224
(三)脾胃虚寒饮逆证 225
(四)脾肺阳虚饮停证 227
(五)脾胃阳虚饮逆证 228
四、阳虚水饮内停兼证 229
(一)兼经气不利证 229
(二)兼卫阳郁滞证 230
五、脾不统血证 231
(一)吐血 232
(二)便血 233
第四节 脾气血(阴阳)两虚证 234
一、脾气血(阴阳)两虚证 234
二、脾阴阳两虚证 236
三、脾气血(阴阳)两虚兼证 237
(一)兼气虚不固证 237
(二)兼外邪侵袭证 238
(三)兼血虚内寒证 239
第七章 胃证类 241
**节 胃热证 241
一、胃热炽盛证 241
二、胃热炽盛兼证 243
(一)兼气津不足证 243
(二)兼气阴两伤证 244
(三)兼津伤水停证 245
(四)兼风寒外袭证 247
三、胃热津伤(脾约)证 248
四、胃热气滞证 249
五、胃热气滞兼阳虚证 250
六、胃热气逆证 251
七、胃津不足证 252
第二节 胃热脾寒证 253
一、胃热脾寒气逆证 253
二、胃热脾寒水气证 255
三、胃热脾寒气虚证 256
四、胃热脾寒格证 258
五、上热下寒证 259
第三节 湿热发黄证 260
一、湿热结滞证 261
二、热重于湿证 263
三、湿热郁表证 265
四、热盛里实证 266
五、湿重于热证 267
六、阴虚湿热瘀血证 269
第四节 胃虚寒证 270
一、胃寒气逆证 271
(一)阳(气)虚浊阴上逆证 271
(二)阳郁气逆证 272
二、胃虚寒饮证 273
三、胃虚水停证 274
四、阴寒痼结证 275
五、胃中饮停证 276
(一)寒饮停胃证 276
(二)饮阻脾虚证 277
(三)饮停中焦上逆证 278
(四)水蓄下焦饮逆证 279
六、胃(虚)寒肠热证 281
七、蛔虫上扰证 282
第八章 肝证类 284
**节 肝实证 284
一、肝郁气滞证 284
二、肝郁化热证 286
三、肝经寒实证 287
四、肝气乘脾证 288
五、肝气乘肺证 288
六、肝络瘀阻证 289
第二节 肝虚证 290
一、肝阴虚证 290
二、肝胃虚寒证 291
三、血虚寒厥证 293
四、血虚内寒证 294
五、阴虚动风证 296
六、血虚脾湿证 297
第三节 肝热证 298
一、肝热动风证 298
二、肝热迫肠证 299
三、肝热脾寒证 300
第九章 胆(少阳)证类 303
**节 邪入少阳证 303
一、邪入少阳证 303
二、邪入少阳兼证 307
(一)兼营卫不和证 307
(二)兼胃肠壅滞证 309
(三)兼水气内停证 311
(四)兼心神逆乱证 312
(五)兼津伤证 314
第二节 胆热证 315
胆腑郁热证 315
第十章 肾证类 318
**节 肾阳虚证 318
一、肾阳虚证 318
二、肾阳虚衰证 320
三、阴盛格阳证 322
四、阴盛戴阳证 324
五、阳亡阴竭证 325
六、阳亡液脱证 326
七、阳虚水停证 328
(一)肾阳虚水泛证 328
(二)肾阳虚水停证 329
八、肾虚寒湿证 330
(一)寒湿犯腰证 330
(二)寒湿痹阻经络证 331
九、肾寒气逆证 332
十、阳虚血少气陷证 333
十一、肾虚滑脱证 334
十二、阴寒犯胃证 335
第二节 肾气虚证 336
第三节 肾阴虚证 338
一、肾阴虚火旺证 338
二、肾阴虚水停证 339
三、肾阴虚咽痛证 340
四、精亏浊邪阻窍证 342
展开全部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节选

**章 表证类 表证类是由于外邪侵袭肌表、肺卫功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类证候,多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有内伤疾病而又复感外邪者。表证多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等病邪所致,以外邪袭表、肺卫功能失调、营卫不和、经气不利为基本病机,临床多以恶寒、发热、脉浮、舌苔薄白等为表现。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以及引起表证的病邪属性,本章将表证分为风寒表证、风湿表证、寒湿表证、风水证、暑湿表证、水湿证和水寒证等七类证候,兼有其他证候但以表证为主者亦归于本章论述。表证类证候主要见于《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等疾病,亦可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水气病、妇人产后病等疾病。后世将表证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暑湿表证和正虚表证等类型,实源于此。但所述表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表证又有所区别,并不能完整反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表证的辨证治疗思想。本章所述表证类系统总结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中有关表证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以期提高表证类病证的临床诊疗水平。 **节 风寒表证 风寒表证,又称风寒袭表证或风寒外袭证。因风寒外袭肌表、营卫失调所致,临床以恶风寒、头痛,或见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表现。本证多见于《伤寒论》中太阳病初起、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外感风寒以及霍乱病,或见于某些内伤杂病而又外感风寒。根据本证病初是否有汗出,将风寒表证分为表虚寒证和表实寒证两大类。 一、表虚寒证 表虚寒证,是由于风寒袭表、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所致。临床以发热或不发热、恶风或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细无力为主症。本证在《伤寒论》太阳病中伴见汗出者,又称太阳中风证或太阳中风表虚证。在太阴病、少阴病、霍乱病、产后病或太阳伤寒等病证中,由于风寒束表,亦可表现为无汗,但因多种原因导致机体正气不足而又邪郁肌腠,故亦属表虚寒证。现代临床本证主要见于感冒(含时行感冒初期)、汗证、内伤发热等中医内科疾病。 主症 发热恶风寒,汗出或无汗,脉浮缓或细,舌淡苔薄白而润。 病机 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煎服法应注意原文所述五个方面:①药后啜热稀粥以助药力;②温覆微汗,不可过汗,即加盖衣被,保暖取汗;③获效停药,即“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④不效则守方继进,并缩短服药间隔时间,即“后服小促其间”;⑤药后忌口,即适当配合饮食疗法。 应用 1. 外感风寒初起,以风寒外袭、卫失固密、营阴外泄为病机,证属表虚寒者。临床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舌苔薄白而润、脉浮为主要症状。本证在《伤寒论》中称为太阳病中风证。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2. 外感风寒病中,辨证为表虚寒者。以卫气浮盛于外、营阴失守于内为病机,临床以发热、汗出、头痛、恶风寒、脉浮弱等为主症。在《伤寒论》中见于太阳病或太阳病汗下后卫强营弱者。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3. 外感风寒病中,服用桂枝汤后或表证误用下法后表证仍在者。临床以发热、恶风寒、汗出、心烦、舌淡苔薄白,或见脉洪大等症。在《伤寒论》中,见于太阳病汗不如法或误用下法后表证仍在的情况。治疗时有二种方法:一是可先针刺风池、风府二穴,以泄经脉郁滞之外邪,再以桂枝汤内服。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二是直接使用桂枝汤内服。如“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15)” 4. 外感风寒而兼有心下痞满不适而以风寒表证为主者。以风寒外束、营卫失调为病机,临床以脉浮、发热、恶风寒,或见无汗、心下痞等为症状特点。在《伤寒论》中见于太阳病伤寒证汗下后表证不解,或汗下后见心下痞塞不适而以风寒外束为主。如“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164)” 5. 里热或里寒不甚而以外感风寒表证为主者,急则治其表证。临床以微恶寒、汗出、脉迟或浮虚为主症。在《伤寒论》中见于阳明病表证。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6. 素体中焦虚寒而又外感风寒,中焦虚寒较轻而以外感风寒为主者。临床以脉浮、恶风寒等为主症,而无腹泻、腹满呕吐、食纳不下等症。在《伤寒论》中见于太阴病中风证。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7. 里虚寒证兼外感风寒且以外感风寒为主者,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多见于里虚寒证改善后而风寒表证仍在者,可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临床以身体疼痛不休、二便如常、恶风寒等为主症。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见于伤寒下后少阴里虚兼表证未解,或厥阴病里虚寒兼表证未解,或霍乱病吐利止而表证未解,或虚寒下利病阳回利止而表邪不解者。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十七 36)” 8. 自汗或发热属营卫不和者。临床以经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自汗出为主症而内脏安和者。《伤寒论》中见于营卫失调的自汗症和发作性的时发热自汗出症。如“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9. 产后外感风寒,以风寒外束、营卫不和为病机。临床以恶风寒、头微痛、时时发热、汗出、心下闷、干呕等为症状特点。《金匮要略》中见于产后中风证。如“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二十一 1)” 病案选录 案一:感冒低热。于某某,女,15 岁。1976年6月20日诊。因前月患感冒,高热38.5℃,经用解热镇痛和抗生素类药物,高热虽退,但其低热仍不减,每天都在37.5℃左右,已20多天,经胸透、抗“O”试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服两剂仍无效。现症: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观其面容萎黄,精神颓靡,察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寸现浮缓尺脉微弱。此乃感冒之时,虽用解热消炎药物,高热已减,邪未尽解,邪热留恋肌腠,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治宜解肌退热法,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药用: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6g,大枣3枚。水煎服两剂,服一剂后热退,两剂服完诸症悉除,追访未再复发。 柯利民. 低热的辨证施治[J]. 中医药学报,1979,2:23 案二:夜间潮热症。赵某,男,35岁。自觉夜间发热10余载,加重5月。10余年来,每至夜晚10时许始感周身发热,体温不高,肌肤扪之微热,心烦不安,关节酸困不适,骨蒸烦热,彻夜难眠。寒冷之夜,床被稍厚即觉烦热加重,四肢伸出被外方感舒适。至凌晨4时左右,夜热缓解,肢体发凉,怕冷汗出,此时才可入睡。白天感头痛,头昏乏力。诊见面色黄白,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浮缓而虚。曾多方求医,予以养阴透热,滋阴除湿,健脾除滞,清热利湿,凉血活血等法治疗,但终未能效。综观脉证,当属营卫不和所致,拟调和营卫,采用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各9g,生姜、甘草各6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苍术10g,大枣3枚。服药6剂,夜间潮热缩短至1~2h,发热明显减轻,心烦好转,睡眠尚可。再进6剂,夜间发热基本治愈,无汗出恶风之感,守方10余剂,症状消失,痼疾遂愈。 魏超. 桂枝汤治验3则[J]. 陕西中医,1992,2(13):77-78. 案三:自汗症。王子政医案:治一商人自汗症,达半年之久,延医服止涩收敛药龙牡之类,约数十帖之多,毫无寸进,乃请王治疗。询知病者无发热恶风症状,汗出不温,精神疲倦,脉象弱而不振,温剂收涩药已遍服无效。乃与桂枝汤,不加增减,服五帖而愈。 熊寥笙. 伤寒名案选新注[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二、表虚寒兼证 表虚寒兼证,是以表虚寒证为基础,兼夹有其他证候。病机以风寒袭表、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兼有其他病机。临床多以发热恶风寒、舌淡苔薄白为基本表现。表虚寒兼证主要包括太阳经气不利证、肺气上逆证、阳虚不固证、胸阳不振证、胸阳不足证、气营不足证、津液不足证和阳虚证等。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表虚寒兼证分别见于太阳病、柔痉病和妇女产后中风等疾病中。临床上,表虚寒兼证见于发热、咳嗽、喘证、哮证、汗证、心悸、胸痹、颈椎病、颈肩综合征等中医内科、骨伤科病证。 (一)兼经气不利证 主症 发热、恶风寒、汗出,项背强几几,脉浮缓、舌淡苔薄白而润。 病机 风寒袭表、卫强营弱、经输不利。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桂枝加葛根汤方中麻黄属原著流传过程中的误写,正如宋 林亿等校注《伤寒论》时所注,即“臣亿等谨按: 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应用 外感风寒病中,以风寒外袭、卫阳失固、营阴外泄、经气不利为病机,临床以发热、汗出、恶风寒、项背不适为主症。颈椎病、颈肩综合征等骨伤科病证中,以营卫不和、经气不利为病机,以舌质淡、苔薄白、项背不适为主症。在《伤寒论》中,本证属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证,以桂枝汤加葛根四两升津舒经,即为桂枝加葛根汤。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病案选录 案一:颈椎增生症。雷某某,女,41岁。自述颈部不灵活,转动不自如已2~3月,伴上肢麻感,手臂举动不便,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精) 作者简介

李建生,1963年生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副院长。现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重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呼吸疾病诊疗与中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中医临床基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学科带头人等。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等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30余年来,以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方向,重点围绕coPD、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及相关疾病开展研究。提出了3个疾病的病机新观点,建立了7个疾病中医诊断标准并通过学会发布,建立了4个治疗方案(方法)并转化推广,研制了3个中医诊疗指南并通过学会发布,建立了5个疗效评价工具。主持“97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17项。主持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2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批件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0余篇,SCI、EI收录37篇;主编著作13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