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包邮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作者:李萍萍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45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44.5(7.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4.5(7.7折)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764680
  • 条形码:9787507764680 ; 978-7-5077-646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萍萍教授继《与肿瘤患者聊中医》之后的又一力作,从更专业的角度呈现临床治疗肿瘤40余年的经验总结,其提出中医治疗肿瘤秉持“守一存真”的主旨思想和独到的审度虚实施治六法——祛邪存正法、削补相济法、保元徐图法、难症和解法、培土建中法、扶元养正法,针对患者机体和肿瘤正邪变化情况确定施治策略,不仅收效显著,更体现了中医“治病更要治人”的精髓。 全书理法方药俱全,有体悟有案例,值得读者反复研读学习。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目录

**章 中医洽疗肿瘤的主旨思想与施治六法
一 治病必求之于本,元气为生命之根
二 “守一存真”为治疗肿瘤之主旨思想
三 审度虚实施治六法

第二章 肿瘤常见症状的病因病机与理法方药
一 概述
二 恶性肿瘤常见症状
元气虚损之乏力
自汗
飧泄
泄利
不寐
不仁(化疗引起之手足麻木)
呕吐
口疮
皮肤瘙痒
乳腺癌潮热
千咳
诸痛
发热
怵惕(惊恐)

第三章 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体会
一 概述
二 肺癌
三 大肠癌
四 胃癌
五 乳腺癌
六 老年肿瘤治疗体会

第四章 浅谈“百病生于气”
一 气与人的生命
二 百病生于气
三 气的调养

展开全部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节选

  把握阴阳,是我们寻求病机的根本。“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辨阴阳为诊治疾病审察病机必持之道。柔为阴,刚为阳,审阴阳则可以立治法。此为中医诊治疾病之道,亦需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掌握之。欲知其内,须察其外。中医诊病的方法是通过候象而知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五脏藏精神、血气、魂魄,六腑化水谷而行津液,功能各有所主而呈象于外。治病首先要观察色脉之应,这是审病之要则,遵其要不疑。《内经》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生,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而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善于诊病的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诊脉象先辨别阴阳。五脏主色不同,故望面色青赤黄白黑,可知病之所在脏腑;视喘息、听声音可了解病人痛苦所在;观四时所应之脉象,知病所生之由,按脉之浮沉滑涩,知病阴阳表里而治之,则医之无失矣。除察色、闻声、按脉之外,还有一重要方法,即问诊。“治之极于一。……一者因得知”。即因问而得之。诊病不能忽视的重要方法,即在与病人接触中凶询问而得之病情。因此,问诊是我们了解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内经》告诉我们望闻问切是诊病的基本方法,详细掌握才能做到无误无失,可见古人诊病之细致精微。并强调“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治病之前,要观察病人的形态气色,脉之强弱,了解病之新宿时间长短,必先其时而治。如何司外而揣内,通过症状表现而知五脏病?《内经》日:“故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倦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肺主气,鼻为肺之官,肺病则喘息鼻张;目为肝之官,其色为青,肝病则眥青;口唇为脾之官,其色为黄,脾病则唇黄;舌为心之官,其色为赤,心病则舌卷颧赤;耳为肾之官,其色为黑,肾病则颜面黑。了解五脏所主,从五官之色、态可知病之所在。再如,“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头为精明之府,腰为肾之府,头低垂难举,目下陷而无光,乃神气衰微将败;腰不能摇转,乃为肾气衰矣。“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闻声音的浑清、盛弱、重言倒语与否,可知气之虚实,邪之所属。审证是我们知阴阳寒热确立治法的首要环节。《内经》阐述了多种症状的表现和病机。如“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傈”。振寒之证因寒气客于皮肤而生,其病机为阴气盛,阳气虚故而。又如“人之哕者,何气使然”“谷人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人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哕,即呃逆也。人之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先上注于肺,而后行于脏腑营卫。若中焦有寒气,则新人之谷气凝聚而不行,气不行则还留于胃,逆而上出故为哕。详细掌握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才能通过症状洞悉病因病机,善于发现症状特点,根据病机审证求因,立法施治。为了更客观地了解病症的原因,《内经》告诉我们还要做到“入国问俗,人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医生问诊时,不仅要了解病症的情况,也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俗,病人的喜恶和愿望,怎样觉得合适。这些询问对掌握病情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数问其情,以从其志”,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人性和伦理。明代医家张景岳总结概括了中医问诊的要点,写了十问歌,可见古代医家对详细问诊的高度重视。

《中医肿瘤临证论治》 作者简介

李萍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与改善预后生存的临床与中药机理研究,在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和老年肿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北京市中医局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癌痛组组长,北京癌症康复会名誉会长等。 第五、六届全国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第四届北京市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和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2016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项目专家;2021年获“首都名中医”荣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