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会计学原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26cm 页数: 292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8.2(7.2折) 定价  ¥5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会计学原理 版权信息

会计学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于2020年正式被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内容更新、章节结构调整、业务流程再现、思政元素导入等改进。经过修订、改进与完善,本书逐步形成了与同类教材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思政引领、理实融合、基础厚实、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基础与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前提与质量保证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业务导向下借贷记账法应用、凭证与账簿、财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本科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及金融学等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又可作为广大实务工作者的业务参考书。

会计学原理 目录

第1章 总论 1 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 1.1.1 古代会计的发展历史 2 1.1.2 近代会计的发展历史 4 1.1.3 现代会计的发展历史 5 1.2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6 1.2.1 会计的含义 6 1.2.2 会计的职能 7 1.2.3 会计的目标 8 1.3 会计的作用、核算方法及会计学的分支 9 1.3.1 会计的作用 9 1.3.2 会计的核算方法 9 1.3.3 会计学的分支 10 小结 11 思考题 11 导入案例分析 11 第2章 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2 2.1 会计假设 13 2.1.1 会计主体 14 2.1.2 持续经营 14 2.1.3 会计分期 15 2.1.4 货币计量 16 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7 2.2.1 可靠性 17 2.2.2 相关性 17 2.2.3 可理解性 18 2.2.4 可比性 18 2.2.5 实质重于形式 19 2.2.6 重要性 19 2.2.7 谨慎性 20 2.2.8 及时性 20 小结 21 思考题 21 实训题 21 导入案例分析 22 第3章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3 3.1 会计对象 24 3.1.1 企业会计的对象 24 3.1.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 26 3.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6 3.2.1 会计要素 26 3.2.2 会计等式 29 小结 35 思考题 36 实训题 36 导入案例分析 38 第4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39 4.1 会计科目与账户 40 4.1.1 会计科目的设置 40 4.1.2 账户及其结构 45 4.2 记账方法 48 4.2.1 记账方法的含义及分类 48 4.2.2 单式记账法 48 4.2.3 复式记账法 49 4.3 借贷记账法 50 4.3.1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 50 4.3.2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51 4.3.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52 4.3.4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及特点 54 4.3.5 会计分录的编制 55 4.3.6 借贷记账法应用实例 55 4.3.7 试算平衡 64 4.4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68 小结 73 思考题 74 实训题 74 导入案例分析 75 第5章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77 5.1 工业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概述 78 5.1.1 工业制造企业经济业务概述 78 5.1.2 工业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概述 79 5.1.3 会计计量属性 80 5.2 资金筹集过程业务核算 81 5.2.1 资金筹集业务的内容 81 5.2.2 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82 5.2.3 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85 5.3 投资过程业务核算 89 5.3.1 外购固定资产业务核算 89 5.3.2 金融资产 92 5.4 供应过程业务核算 93 5.4.1 外购材料成本构成 94 5.4.2 外购材料涉及的账户 95 5.4.3 外购材料初始入账会计处理 97 5.5 生产过程业务核算 98 5.5.1 经营费用概述 99 5.5.2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核算 100 5.5.3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核算 102 5.5.4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处理 106 5.5.5 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核算 109 5.6 销售过程业务核算 110 5.6.1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依据与方法 111 5.6.2 主营业务收支核算 112 5.6.3 其他业务收支核算 117 5.6.4 税金及附加核算 119 5.7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核算 121 5.7.1 利润的构成 121 5.7.2 利润形成要素核算 123 小结 134 思考题 135 实训题 136 导入案例分析 139 第6章 会计凭证 140 6.1 会计凭证概述 141 6.1.1 会计凭证的含义 141 6.1.2 会计凭证的意义 141 6.1.3 会计凭证的种类 142 6.2 原始凭证 142 6.2.1 原始凭证的含义 142 6.2.2 原始凭证的分类 142 6.2.3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47 6.2.4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48 6.2.5 原始凭证的审核 150 6.3 记账凭证 151 6.3.1 记账凭证的含义 151 6.3.2 记账凭证的分类 152 6.3.3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55 6.3.4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156 6.3.5 记账凭证的审核 158 6.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60 6.4.1 会计凭证的传递 160 6.4.2 会计凭证的保管 160 小结 161 思考题 162 实训题 162 导入案例分析 164 第7章 会计账簿 165 7.1 会计账簿概述 166 7.1.1 会计账簿的概念 166 7.1.2 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 166 7.1.3 会计账簿的种类 167 7.1.4 会计账簿的内容 169 7.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71 7.2.1 会计账簿设置的原则 171 7.2.2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171 7.2.3 会计账簿登记的规则 176 7.3 错账查找与更正 178 7.3.1 错账查找的方法 178 7.3.2 错账更正的方法 179 7.4 对账和结账 182 7.4.1 对账 182 7.4.2 结账 182 7.5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184 7.5.1 会计账簿的更换 184 7.5.2 会计账簿的保管 184 小结 185 思考题 185 实训题 186 导入案例分析 187 第8章 财产清查 189 8.1 财产清查概述 190 8.1.1 财产清查的含义 190 8.1.2 财产清查的种类 191 8.2 财产的盘存制度 193 8.2.1 永续盘存制 193 8.2.2 实地盘存制 193 8.3 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内容 194 8.3.1 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194 8.3.2 财产清查的方法 195 8.3.3 财产清查的内容 195 8.4 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199 8.4.1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原则与步骤 199 8.4.2 财产清查结果的具体会计处理 200 小结 203 思考题 203 实训题 204 导入案例分析 204 第9章 财务报表 206 9.1 财务报告与报表 208 9.1.1 财务报告概述与披露 208 9.1.2 财务报表概述 209 9.2 资产负债表 212 9.2.1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格式 212 9.2.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13 9.2.3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说明 215 9.2.4 资产负债表编制示例 220 9.3 利润表 222 9.3.1 利润表的内容与格式 222 9.3.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24 9.3.3 利润表编制示例 226 小结 229 思考题 229 实训题 229 导入案例分析 230 第10章 账务处理程序 231 10.1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232 10.1.1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232 10.1.2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要求 233 10.1.3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233 10.2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34 10.2.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234 10.2.2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234 10.2.3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43 10.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244 10.3.1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244 10.3.2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244 10.3.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47 10.4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47 10.4.1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247 10.4.2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248 10.4.3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51 小结 252 思考题 253 实训题 253 导入案例分析 256 第11章 会计工作组织 257 11.1 会计法律制度 258 11.1.1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258 11.1.2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58 11.2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260 11.2.1 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260 11.2.2 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260 11.2.3 会计人员的管理 261 11.2.4 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261 11.3 会计监督 262 11.3.1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262 11.3.2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263 11.3.3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264 11.4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268 11.4.1 会计机构的设置 268 11.4.2 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 269 11.4.3 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269 11.4.4 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270 小结 273 思考题 274 实训题 274 导入案例分析 275 第12章 会计职业道德 277 12.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278 12.1.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278 12.1.2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279 12.1.3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279 12.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286 12.2.1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286 12.2.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287 12.3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289 12.3.1 积极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289 12.3.2 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289 12.3.3 慎用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289 12.3.4 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90 小结 290 思考题 291 实训题 291 导入案例分析 291 参考文献 293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