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作者:厉以宁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1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112.1(6.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124.6(7.0折)定价  ¥1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03640
  • 条形码:9787100103640 ; 978-7-100-10364-0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本书特色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共6卷8册,是中国著 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先生在经济史系列著作的文集,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先生的《希腊古代经济史》《罗马-拜占庭经济史》《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这五本著作研究了西方文明世界经济的几乎全部发展过程,包括了从封建社会之前到封建社会的建立以及解体、资本主义起源、调整以及出现病态的发展脉络,并将经济的发展同政治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反映了厉先生对经济发展史的深入理解,为我们展开了经济发展的宏大的历史画面。此外,还收入了厉先生在经济史领域论文的合集《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本文集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先生在经济史领域研究的脉络和思想。 按照厉先生所言,前五本著作都是根据他多年以来学习西方经济史的读书笔记、讲义和手稿整理出来的,《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则收入了他自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经济史领域的一些论文、学术报告以及讲演稿的合集。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模式,具体论述了西欧封建社会中的集市贸易和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等。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资本主义起源:一个历史难题
**节 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解
一、对资本主义的不同解释
二、私人雇佣关系仅仅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一
三、原生型的和非原生型的资本主义
第二节 研究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方法论探讨
一、商品货币关系
二、产权
三、新教伦理
四、市民意识
第三节 原生型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四个基本概念
一、体制外的权力中心
二、体制外的异己力量
三、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
四、制度的调整

第二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的集市贸易和城市的兴起
**节 集市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封建领地的纯粹自给自足经济不可能长久维持
二、集市贸易的产生
三、集市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流动与集市平等原则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
一、城市成长的自发性
二、西欧的中世纪城市:制度分化的产物
三、商业意识和宗教观念的调和

第三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对商品货币关系的限制和反限制
**节 封建主阶级对商品货币关系的限制
一、关于利息和利息率水平
二、关于土地买卖和人身买卖
三、关于商品经营的范围和课税
第二节 小商品生产者防止自身两极分化的措施
一、开业的限制
二、规模的限制
三、技术上的限制
四、经营方式的限制
第三节 城市为防止市民内部贫富差距扩大而采取的措施
一、反暴利措施
二、反高利贷措施
三、济贫措施
……
第四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章 西欧封建社会中体制外异己力量夺取政权的过程
第六章 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研究所引起的思考(上)
第八章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研究所引起的思考(下)
引用书刊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节选

  城市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济贫的措施。上面提到的官办当铺也可以算做济贫的措施之一。济贫的主要对象是真正的穷人,包括无业的人和乞丐。按照教会的教义,济贫是一种善事,值得提倡,因此一些城市都设立了慈善基金,由人们捐献,作为施舍费用。城市当局的任务是管理这些资金,负责救济费的发放,并对之进行监督。每个行会也有自己的慈善机构,照顾本行业的病人和遭到意外不幸的穷人。一些城市中还设立了救济院、济贫院,收容无家可归的穷人。  罗雪尔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中曾就济贫政策的历史作了分析:"济贫救护政策历史中的根本思想如下:(1)当家族、组合、公共团体等紧密团结的时候,这些团体有力量维持它们的贫穷的成员。一旦国家使这些团体失去它们的政治作用,在济贫救护工作被削弱而且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就得自己承担这项工作。(2)在贫穷还不显著的情况下,即当它在政治上还不显著的时候,济贫救护工作可以委诸民间的自由的慈善团体。但如这种慈善行为已感不足,国家就必须代以强制规定并集中办理的慈善措施。"①这段分析适用于西欧封建社会中城市的济贫措施。城市当局一方面依赖行会等团体来进行济贫工作,另一方面自身又担负起集中办理的济贫措施,目的都是为了使城市的秩序得以保证。  在这里还需要注意到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城市中的乞丐问题。当时城市中有很多乞丐,"乞丐是次于市民和农民的一个具有重要社会职能的特殊阶级。一方面,贫穷和行乞与请求的恭顺本身具有宗教的价值;另一方面,义捐是基督教仁爱的必要事业,义捐者可以借此得到主的恩泽"①。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有人行善捐钱,有人乞讨,乞丐的存在为乐善好施的人提供了行善的机会,而行善活动的存在又使得乞丐人数不断增多。城市当局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因此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直接给处于困境中的贫穷市民以帮助或给予救济费,或者无息、低息借钱给他们,以免他们去乞讨或沦为真正的乞丐。  第二,以各种强制手段来阻止外地乞丐流入本城乞讨,*简单的办法就是一经发现就驱逐出境。  第三,设法收容或安置本地的乞丐,禁止他们沿街乞讨。  城市当局这样做的另一个考虑是:避免城市正常的工商业活动受到乞丐的骚扰,避免城市给外来的商人以不良的印象,以及避免有钱的人家因此而不愿在本城安家。要知道,在城市逐渐发展起来以后,原来住在乡村里的贵族也纷纷迁入了城市,他们感到乡村的生活比较枯燥、单调,而城市的生活则比较丰富,城市中还能买到奢侈品,而当他们搬到城市里来居住以后,就成为城市中的作坊的重要顾客。这样,城市当局对乞丐的各种措施也就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联系在一起。城市当局的这种考虑是有道理的。因此,给乞丐发"行乞许可证"的做法一直维持很久,直到公元1517年,伦敦还发放行乞许可证,大约发给了1,000人。①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 第3卷: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作者简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12年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双重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另外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