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2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8.3(7.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版权信息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形态教材,配有丰富资源;侧重于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实际工程应用,突出思维方式的引导,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测和反馈,提升读者知识掌握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教材考虑技术先进性与教学适用性,以体系化的方式将电路基本概念和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层层展开。配套的电子资源和微课,可充分满足信息化时代读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实际工程应用,突出思维方式的引导,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测和反馈,提升读者知识掌握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除了不同难度等级的课后思考题之外,还解析了执业资格考试中相关的部分问题,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练习。配套的电子资源和微课,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读者自学的高效性。 本教材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电路等相关课程使用,也可作为参加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中电路部分的复习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读者阅读。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目录







第1章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1.1.2电路模型


1.1.3电路的状态


1.2电压、电流的方向


1.2.1电压和电流的定义


1.2.2参考方向


1.2.3电位


1.3电功率


1.3.1电功率的定义


1.3.2电功率的应用


1.3.3电功率应用举例


1.4电路元件


1.4.1电阻元件


1.4.2电感元件


1.4.3电容元件


1.4.4理想电压源


1.4.5理想电流源


1.4.6电路中的受控电源


1.5欧姆定律


1.5.1无源支路的欧姆定律


1.5.2广义欧姆定律


1.6基尔霍夫定律


1.6.1名词解释


1.6.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本章小结


第1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2章电阻电路和独立电源的等效变换


2.1等效变换及其原则


2.1.1二端电路(网络)


2.1.2二端电路等效的概念


2.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1电路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2.2.2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3独立电源的等效变换


2.3.1理想电源的串并联等效


2.3.2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本章小结


第2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1电路的基本概念


3.1.1KCL的独立方程数


3.1.2KVL的独立方程数


3.2支路电流法


3.2.1支路电流方程


3.2.2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3.2.3支路电流法的特殊情况


3.3网孔电流法


3.3.1网孔电流方程


3.3.2网孔电路法的应用


3.4回路电流法


3.4.1回路电流方程


3.4.2回路电流法的应用


3.4.3回路电流法的特殊情况


3.5结点电压法


3.5.1结点电压方程


3.5.2结点电压法的应用


3.5.3结点电压法的特殊情况


3.6本章小结


第3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4章电路定理


4.1叠加定理


4.1.1叠加定理的内容


4.1.2应用叠加定理的注意事项


4.1.3叠加定理的应用


4.2替代定理


4.2.1替代定理的内容


4.2.2替代定理的应用


4.3电源等效定理


4.3.1戴维南定理


4.3.2诺顿定理


4.4*大功率传输定理


4.5特勒根定理


4.5.1特勒根定理1


4.5.2特勒根定理2


4.5.3特勒根定理的应用


4.6本章小结


第4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5章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5.1动态电路的概念及其初始条件


5.1.1动态电路


5.1.2换路


5.1.3初始值的应用


5.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1零输入响应


5.2.2零输入响应的应用


5.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1零状态响应


5.3.2能量关系


5.3.3零状态响应的应用


5.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5.4.1全响应


5.4.2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5.4.3全状态响应的应用


5.5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5.1三要素的概念


5.5.2三要素法的应用


5.6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5.6.1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6.2零状态响应的三种情况


5.6.3二阶电路暂态分析的应用


5.6.4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7本章小结


第5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6章相量法


6.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6.1.1正弦交流电的方向


6.1.2正弦波的特征量


6.1.3正弦波特征量的应用


6.2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方法


6.2.1正弦波的表示方法


6.2.2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


6.2.3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应用


6.3复数及其运算


6.3.1复数的表示形式


6.3.2相量的复数表示法


6.4正弦量的相量法运算


6.4.1相量的复数运算


6.4.2相量的复数法应用


6.5本章小结


第6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7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1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7.1.1电阻电路


7.1.2电感电路


7.1.3电容电路


7.2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


7.2.1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7.2.2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分析


7.2.3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7.2.4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7.3功率因数的提高


7.3.1问题的提出


7.3.2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7.3.3问题与讨论


7.4本章小结


第7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8章互感电路的计算


8.1互感


8.1.1互感的概念


8.1.2耦合系数


8.1.3耦合电感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8.1.4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8.1.5同名端的应用


8.2耦合电感的等效


8.2.1耦合电感的串联


8.2.2耦合电感的并联


8.2.3耦合电感的T形等效


8.2.4受控源等效电路


8.2.5电感去耦等效的应用


8.3互感电路的计算


8.4本章小结


第8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9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9.1网络函数


9.1.1网络函数H(jω)的定义


9.1.2网络函数H(jω)的物理意义


9.2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9.2.1RLC串联谐振的条件


9.2.2RLC串联谐振的特点


9.3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9.3.1RLC并联谐振的条件


9.3.2RLC并联谐振的特点


9.3.3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谐振


9.4本章小结


第9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10章三相电路


10.1三相电路概述


10.1.1对称三相电源


10.1.2三相电源的连接


10.1.3三相负载及其连接


10.1.4三相电路


10.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0.2.1基本概念


10.2.2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10.2.3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10.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3.1YY连接


10.3.2Y△连接


10.3.3电源为△接


10.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5三相电路的功率


10.5.1三相功率的计算


10.5.2三相功率的测量


10.6本章小结


第10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11章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11.1非正弦周期信号


11.2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1.2.1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的条件


11.2.2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的方法


11.2.3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的应用


11.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1.3.1三角函数的性质


11.3.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


11.3.3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平均值


11.3.4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11.4含有非正弦周期信号电流电路的分析


11.5本章小结


第11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12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2.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2.1.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2.1.2典型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12.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2.2.1线性性质


12.2.2微分性质


12.2.3积分性质


12.2.4延迟性质


12.2.5位移性质


12.3拉普拉斯逆变换


12.4线性动态电路的运算电路


12.4.1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


12.4.2电路元件的运算形式


12.4.3RLC串联电路的运算形式


12.4.4运算电路的应用


12.5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12.6本章小结


第12章思维导图


习题


第13章二端口网络


13.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3.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3.2.1Y参数


13.2.2Z参数


13.2.3T参数


13.2.4H参数


13.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3.3.1Z参数表示的等效电路


13.3.2Y参数表示的等效电路


13.4二端口的连接


13.4.1级联


13.4.2并联


13.4.3串联


13.5本章小结


第13章思维导图


习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电路理论(微课视频版) 作者简介

王晓辉,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师,《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理论》、《建筑供配电与电气安全》等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曾获北京建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北京建筑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主持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了《电工与电子技术》在线视频公开课以及《电路理论》和《建筑供配电与电气安全》等课程移动在线课程的建设,发表多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