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作者:李鸿杰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中 图 价:¥27.5(5.5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694606
  • 条形码:9787512694606 ; 978-7-5126-946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本书特色

高考作文命题倾向与新课标的要求都驱动我们的写作视野指向现实生活。写作教学与训练也要多多地取材现实生活。生活有多宽,评论就可以有多宽。本书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除了到位的思维引导,还提供了大量的例文和丰富的场景,从身边的目见耳闻到媒体的新闻热点,从师生日常所用教材、学习生活的教室,到街头现象、民生琐事、国际形势、全球气候,更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会使语言产生真正的工具感。本书不是临阵磨枪的应试作文辅导,而是给中学生朋友们提供的一份长期有效的心智训练地图。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内容简介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出的10堂议论文写作课,内容囊括认知能力的提升、生活素材的积淀、价值观的稳定、观念的融合,思维逻辑的梳理,从课堂上应机逗教的实操到教师的下水作文示范,行文亲切自然,内容丰富,方法具体。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唤醒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生活临在感,引导他们主动输入广泛的社会生活见闻觉知,输出真实的社会生活意见,力图引导这一阶段的同学们,能够在应试作文的框架下,写出言之有物、情理并胜的优秀作文。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目录

第1课 “你怎么看”真的是“你”怎么看吗…………………… 1   1.1 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 ……………………………………………… 1   1.2 认知有多重要 ……………………………………………………… 7   1.2.1 今觉认知浅,当时却惘然 …………………………………… 7 1.2.2 东西方大不同………………………………………………… 8 1.3 如何提高认知水平 ………………………………………………… 10  1.3.1 谈“方法”前,先明确“观” ……………………………… 11 1.3.2 归纳、演绎与辩证 …………………………………………… 18 1.3.3 几个实用性建议……………………………………………… 19 第2课 从身边开始“看”………………………………………… 21  2.1 从课桌上开始 ……………………………………………………… 21  2.2 想过教室为什么朝南吗 …………………………………………… 26  2.3 关于邻居 …………………………………………………………… 27  2.4 小区的大事:电瓶车、宠物狗、垃圾分类 ……………………… 33  2.4.1 你与电瓶车同乘过电梯吗 …………………………………… 33 2.4.2 小区里的垃圾分类…………………………………………… 35  2.5 你还能买儿童票吗 ………………………………………………… 36 第3课 如果我们走上街头 ……………………………………………… 40  3.1 街上的落花 ………………………………………………………… 40  3.2 下雨天的洒水车 …………………………………………………… 43  3.3 街头的人与人 ……………………………………………………… 46  3.4 药店的促销 ………………………………………………………… 47  3.5十字路口那些事 …………………………………………………… 48  3.5.1 你那里还有中国式过马路吗 ………………………………… 49  3.5.2 换位思考:当你今天骑电瓶车,明天开汽车 ……………… 50  3.5.3 已经没人再聊共享单车了…………………………………… 51  3.6 时尚其实是时代的烙印 …………………………………………… 54  3.7 街市生活观察与思考的途径与策略 ……………………………… 55 第4课 生活可以有多宽 ………………………………………………… 57  4.1 年轻真好 …………………………………………………………… 58  4.2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 ……………………………………………… 59  4.3 电影话题 …………………………………………………………… 61  4.4 其他热点事件 ……………………………………………………… 63  4.5 马上就冬奥会了 …………………………………………………… 65  4.6 不放假的纪念日 …………………………………………………… 67  4.6.1  国际博物馆日………………………………………………… 67  4.6.2  教师节 ………………………………………………………… 70  4.7*宽的是2017年的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 ………………………… 75 第5课 该不该管闲事 …………………………………………………… 77  5.1 人脸识别:给不给脸的问题 ……………………………………… 78  5.2 个人特别的生活方式该不该受指责 ……………………………… 79  5.3 上海的烟花与铅山的红灯 ………………………………………… 82  5.4 考上北大凭什么不让上 …………………………………………… 83  5.5 心疼的只是金子吗 ………………………………………………… 88  5.6 就是不入戏,怎样 ………………………………………………… 91 第6课 关于“人”“文” ……………………………………………… 96  6.1 博物馆话题 ………………………………………………………… 96  6.2 “有用与无用”的话题 ……………………………………………… 98  6.3 传统文化话题 …………………………………………………… 102  6.4 明星、偶像、英雄话题 ………………………………………… 104  6.5 大时代中的普通人话题 ………………………………………… 107  6.6 性别话题 ………………………………………………………… 108 第7课 我们是在技术时代 ………………………………………………111 7.1 技术哲学与技术文化 …………………………………………… 111  7.1.1 技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 113 7.1.2 算法世界 …………………………………………………… 116 7.1.3 软件bug与人性黑洞 ……………………………………… 117  7.2 技术与时间 ……………………………………………………… 118  7.2.1 时间都去哪儿了 …………………………………………… 119 7.2.2 生活中的时间事件………………………………………… 120  7.3 高考作文命题已经与“技术时代”“技术文化”触碰 ……… 120  7.4 作为信息获取的媒介的手机 …………………………………… 125  7.5 作为“问题”的手机 …………………………………………… 127 第8课 别忘了大自然 ……………………………………………………131  8.1 《杂草的故事》 ………………………………………………… 131  8.2 《树的秘密生活》 ……………………………………………… 132  8.3 《种子的信仰》 ………………………………………………… 134  8.4 《游隼》 ………………………………………………………… 135  8.5 《海边的房子》 ………………………………………………… 137  8.6 从爱默生到Alex ………………………………………………… 139  8.7 试试读后感写作 ………………………………………………… 141  8.8 生活中的“自然沉思” ………………………………………… 143  8.8.1 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难题 ………………………………… 143 8.8.2 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 144 8.8.3 尊重遥远地区的遥远性 …………………………………… 145 8.8.4 怎样救助动物才算是爱 …………………………………… 145 8.8.5 沙蒿治沙,有其利也有其弊……………………………… 146 第9课 逻辑面前,没有复杂的事 ……………………………………148 9.1 概念问题 ………………………………………………………… 148  9.2 相关与因果的问题 ……………………………………………… 151  9.3 充要条件问题 …………………………………………………… 153  9.4 几个常见的逻辑“谬误” ……………………………………… 157  9.4.1 诉诸权威的谬误 …………………………………………… 157 9.4.2 诉诸传闻的谬误 …………………………………………… 159 9.4.3 诉诸传统(经验)的谬误………………………………… 160  9.5 逻辑工具综合运用示例 ………………………………………… 164 第10课 写作,从片段开始 ……………………………………………168  10.1 论证体现在段落中 ……………………………………………… 168  10.1.1 举例论证 ………………………………………………… 168 10.1.2 类比论证 ………………………………………………… 170 10.1.3 道理论证 ………………………………………………… 172 10.1.4 比喻论证 ………………………………………………… 172  10.2 事件关注与短评 ………………………………………………… 173  10.3 语录体、微评论 ………………………………………………… 174  10.4 适合片段训练的作文题 ………………………………………… 179  10.4.1 尼采的话 ………………………………………………… 180 10.4.2 克尔凯廓尔的话 ………………………………………… 180  10.5 简单的复合材料作文的片段练习 ……………………………… 181  10.5.1 三则格言 ………………………………………………… 181 10.5.2 两则格言 ………………………………………………… 182  10.6 传统感悟类材料作文题依然适合练手 ………………………… 183  10.6.1 苦与乐 …………………………………………………… 183 10.6.2 康德的话 ………………………………………………… 184 10.6.3 船吸效应 ………………………………………………… 184 附录一 2017~2021年高考作文题“下水文” ……………………186  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 186   书店的灯光………………………………………………………… 186  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题………………………………………………… 188  写给未来——关于18岁的所“遇”与所“与”………………… 188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190   相“距”,是为了不“离”……………………………………… 190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191   由弱图强,强而恒强……………………………………………… 192 附录二 2020~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评析与范文 ……194  2020年新高考Ⅰ卷……………………………………………………… 194    “主题先行”背后,是“思辨”与“逻辑”的要求…………… 195    附优秀范文两篇      相“距”亦相“联”,我们共向前………………………… 200 因“疫”而生的“距离”终让我们心相“联”…………… 202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204    由此及彼,展纵“思力”……………………………………… 204   附优秀范文两篇    由弱图强,避强返弱,恒强而兴…………………………… 209 行健自强,强而恒强………………………………………… 210 附录三 2022年**季度热点专题及范文 …………………………213  专题一 北京冬奥会相关话题………………………………………… 213   具含蓄之情怀,创“点面”之精彩……………………………… 214 以冬奥为点,展示*美中国……………………………………… 216 “可以燎原”的浪漫……………………………………………… 217 欲善其事,器仅为辅……………………………………………… 219 交融的科技与比赛,凝聚了进步与飞跃………………………… 220 让存在的意义于世间浮现………………………………………… 222 在接纳不完美中靠近完美的彼岸………………………………… 224 于蹉跌处拥抱生活………………………………………………… 225 莫问英雄归何处,且敬奋斗以掌声……………………………… 227   专题二 社会生活话题 ……………………………………………… 229    选项优化,选择才更如人意……………………………………… 230 民智开自求选择,产业强自揽人才……………………………… 231 要“进厂”,先“出新”………………………………………… 233 一枚螺丝钉的选择………………………………………………… 234 立足情境看历史与现实…………………………………………… 237 情境下的营销……………………………………………………… 238 文“创”无界,现实有界………………………………………… 239 柔肩担重任,巾帼长动人………………………………………… 241 “感”人之辉,“动”我之心…………………………………… 242 牵住这世间情思…………………………………………………… 243   专题三 文化、科技、艺术等话题…………………………………… 245    共情文化内核,激发文化活力…………………………………… 246 评价转换,不只审美疲劳………………………………………… 247 废话文学并不“废”……………………………………………… 249 当我们在说废话时,我们听见了什么…………………………… 250 认识到“圈”在,再谈破圈……………………………………… 253 莫谓思考费时间,只恐经验双刃剑……………………………… 254 后记 …………………………………………………………………………256
展开全部

高中议论文写作10课 作者简介

李鸿杰:民盟盟员,语文高级教师。《济南时报》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社刊模范指导教师。著有《书写的困惑:汉字九讲》《解读的困惑:绝句十四讲》《卷帘看:中国诗画读记》。著作获第四届“奎虚图书奖”,入选“百班千人”全国中小学生寒假推荐书目。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在《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发表论文10余篇,在《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发表文章6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