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画室风景

作者:薛原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本书正在团购: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画室风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523613
  • 条形码:9787515523613 ; 978-7-5155-2361-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画室风景 本书特色

对于作家来说,往往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和一本书可以透露作家的底气。对于一位画家来说,往往一间属于自己的画室和一幅画也同样透露画家的底气。同样都是一间自己的房子,都是在耕耘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呈现的都是探索者的精神世界和属于心灵的家园风景。

画室风景 内容简介

《画室风景》关注当下中青年画家创作群体,精选30位画家及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位画家作品进行赏析、解读,并配以相关图片,如工作照、画室照,尤其是代表性作品。走入当代画家的画室,走入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世界,记录与画家的邂逅,聆听某一次画家的讲演……客观呈现当下画家职业生活和艺术创作状态。通过对画家、画室以及作品的赏析,走进中国现代画家的人生世界,才是这部小众图书的主旨所在。

画室风景 目录

题记

丁立人:没有爱便没有艺术

靳尚谊:创造中国特色的油画美

孙建平:画布上的人文情怀

姜衍波:画布上的音符

黄 菁:画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搏斗

唐鸣岳:从“利玛窦之窗”到《说文解字》

管朴学:寻找朵朵焰火

朱春林:春天还是如期而至

刘 慨:寻找“陌生”美

宋海永:城市里的拾穗者

沈 童:寻找别样的风景

李伟松:往事里的沧桑风景

陈祖晓:阳光下自由生长

梁修熙:一间看海的画室

曲宝来:如梦如幻的风景

宁 雷:城市印记与印象

管君章:西部的诱惑

张海珍:工坊里的色彩

冷旭芝:营造自己的桃花源

沈光伟:春在枝头已十分

肖舜之:速写山水赋心曲

王春生:渲染内心的宁静

杨志良:笔墨里的散淡

张风塘:播下自己的信念

马 澜:淡定的波澜

许雅柯:浮山窑里的青花梦

李宏文:喧哗人群里的孤独

陆 尚:为消逝的风流造像

一 飞:八小时之外的画室阳光

许宏泉:折枝安寄漂泊的乡愁

刘 墨:纸上烟云写沧桑

唐吟方:南朝人物晚唐诗

王 犁:凝固的春色

陈 纬:魏晋风月文人梦

朱豹卿:营造灵魂安息的港湾

跋·关于油画的印象或记忆


展开全部

画室风景 节选

丁立人:没有爱便没有艺术 1952年至1954年,作为山东大学海洋水产专业的一名学生,丁立人在青岛鱼山路的山东大学度过了两年大学校园时光。当时的山东大学,还没有迁往济南。但丁立人的学业仍停在了“大二”,他第三次辍学,与前两次辍学为了追求艺术不同,这次辍学是为了爱情……在青岛的两年大学生活,青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已时隔60多年,但提起青岛,已90岁的丁立人仍对青岛的街道、青岛的海、青岛的老建筑赞赏有加—— 关于丁立人,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介绍,可以简述如下: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海门镇。南京大学生物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山东大学水产系肄业。上海理工大学美术设计学院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材料系兼职教授。 这样的介绍,在简洁的文字里,其实过滤掉了复杂的况味,也遮蔽了丰富的内容。用今天的话说,丁立人在学生时代属于“问题学生”:南京大学生物系读到大二,因为想学艺术,依照当时的学校规定,不能换专业,若想学艺术专业,只能退学重考;结果丁立人考取了南京大学艺术系和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绘画系,*终他选择去了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绘画系,也就是今天杭州的中国美院。结果他去杭州只上了三个月,就因不满模式化刻板枯燥的素描教学,转身离去。在家里自由画画,但觉得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有谋生的本领,才能保证自己的绘画。于是,他第三次考大学,这次选的专业是水产养殖,又考取了当时还在青岛的山东大学水产系。但是,这次到了大二,他再一次离开学校去了天津——这次是为了退学回天津养病的女友……从丁立人求学时期的履历,可以看出他率性而为的个性和不计后果的选择。 丁立人又是幸运的,而立之年的他,凭借自己的美术专长,在上海落脚于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以画昆虫标本为职业工作。这种工作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磨炼——与崇尚绘画自由相比,画标本却不能有半点的自由发挥,必须一丝不苟地逼真地画出昆虫的外貌形态……几年下来,丁立人还做过美术老师,从事过玩具设计和家具设计。在这些与艺术相关的职业工作之外,他一直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画自己想画的画。用他的话说,兴趣和爱好产生的巨大动力,也影响和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在丁立人看来:“没有爱便没有艺术。” 1979年8月,即将跨入半百之年的丁立人**次参加画展——与几位画友在上海黄浦区美术馆的联合画展,他送展了20幅重彩人物画。同时,他也成为高校里教授美术设计的老师。很快,1982年,他又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个人美术作品观摩展。1989年,他的个人美术作品展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2018年,“回归之心——丁立人美术作品展”于浙江美术馆举办。 2019年,“奔九?回家——祝贺丁立人90岁回家乡美术展”于浙江省台州市博物馆举办。 由此可以看出丁立人从50岁到90岁的艺术历程。 2019年12月28日,作为桂林花桥美术馆跨年度名家邀请展的丁立人作品展开幕,画展上主要展出了丁立人在2019年的*新创作的100多幅作品,画展主题是《人与兽,猴与蝗》,用丁立人自己的话说,他的这些新作的主题,就是“回到《西游记》,回到童年的梦想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一位艺术家不倦的艺术创作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20年1月17日,“西游南行——丁立人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丁立人的作品,涵盖重彩、油画、版画、水粉、剪纸拼贴、综合材料乃至立体造型的木雕、石雕等各个门类样式。他的绘画之路主要是自学,用他自己的话说:“美术可以自学。自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取什么舍什么,进行大胆探索。只有自学,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自我完成。自学有助于自己风格的形成。” 丁立人说,人脱离不了时代,人依赖时代。时代会铸造人,给每个人打上时代的烙印,并使人顺应这个时代。 适应了这个时代,人便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并成长,时代是人成长的摇篮。时代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对于人来说它又是恢宏、无限的,因为人的需要有限。时代既然容许人生存,它就能让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存方式。“让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存方式”,其实是丁立人用几十年的自我生活来加以验证的。 丁立人说,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出生的人,他的童年智识的启蒙是听大人讲《西游记》开始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是他人生的**课,就像在他的脑子里开启一扇窗,让他看到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比眼前世界新奇得多,精彩得多,一个有趣而好玩的世界。丁立人八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天台山,在国清寺里住了三个月,天天画画,画的全是佛殿里的诸佛菩萨。画的同时得知他们的名称与他听过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对上号,一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他好像处于《西游记》小说之中,同唐僧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来到天台山国清寺……正是童年的印象,给了他一生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 除《西游记》之外,给丁立人的童年进行艺术启蒙的还有看乡村演戏。丁立人说,他家乡的地方戏真是不少,戏看多了,故事情节连同唱腔和表演细节都会铭记在心。小时候,丁立人喜欢拉琴,琴师伴奏时所拉的曲调、过门也都很快地学会了,并且拉得很溜,遇到琴师不在时,他还可以替代他们,成为戏班子的候补,跟着他们巡演…… 丁立人之所以与戏有缘,与戏班子接触频繁,还同家庭有关。丁家是个大宅门,年轻的父母爱玩好客,一时亲朋好友文艺爱好者云集丁家聚会。母亲爱越剧,父亲爱京剧,舅舅他们爱话剧,家里三个剧种同时并存同时活动。 《西游记》和乡村戏剧成了丁立人受用一生的艺术乳汁,他描绘的家乡山村和舞台上的戏曲人物,笔底蕴含着他对童年记忆和幻梦的依恋与憧憬,更是一件心事——“画画老实说不是画对象,是一件心事,是把心里的事表达出来。” 丁立人说,他的人生轨迹不是单线,更不是直线。这都是个性决定的,他喜欢弯路、岔道。道路曲折迂回,人生经验丰富,他要丰富,注重体验。过程比目的更重要,他要过程,目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好,目的是离得越远越好。这也体现在他的年轻时期,譬如,他爱画,就画个没完。如果他喜欢其他的,也会情不自禁地去投入。 丁立人确实是这样。他说,读中学时,有一个阶段他对生物产生了兴趣,他考大学时便去读生物系,读得还挺起劲,但他的性格属于感性,不属于理性。他不是分析、研究型的,而是创作、表现型的。正是这个原因,他离开理科,又回到艺术。 可是,他又是一个不安定的人,不安于一点,只有变才能搞出多样题材,多个画种,多种图式。在他看来,人生短暂,墨守成规,守株待兔,终生画兰画竹太单一、太乏味、太没意思了。他画过古代小说里的人物,画过诸佛菩萨,但他不可能被故事中的人物和寺庙里的菩萨固守, 他不会一直画下去,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要画的事物。不仅画题丰富多彩,还有造型材料,表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于是,他扩大了题材,除了古代人物,还画今人,画山水、静物、动物。材料也不限于纸本绘画,油画、版画、水粉重彩、剪纸拼贴、综合材料乃至木雕、石雕,等等,他都涉及。 “路是人走出来的,漫长的人生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也是走出来的,走,要有方向,但不可能有现成的路。这好比夜行者,朝着灯火走,不会在黑暗中摸索。 至于具体如何走法,或快或慢、或曲或直、或跳或跑不做限定,无法统一,视自己的需要。有时慢比快好、曲比直好,意外的获益都在常理之外,不可知的总比可知的多,目的性越强越达不到目的。道路,我作如是观,人生我作如是观,艺术我更作如是观。” 丁立人如此说。

画室风景 作者简介

薛原,《青岛日报》副刊编辑,读物博主,头条文章作者。喜欢在书房里发呆,“不知道是我在看书还是书在看我”。 作者始终关注中国现代作家与画家的散文、随笔、专题,以及其他,是一个为读书的兴趣而随意阅读和写作的人。爱好文学、文史、文艺、文字,浸淫中国传统书画多年,擅长书法、国画,尤喜泼墨画,最喜画葫芦。 著有《文人谈》《闲话文人》《画家物语》《带一本书去未来》《海上日记》《检讨:旧档案里的中国海洋科学权威》《南海路7号》和长篇小说《蓝桅杆》等。编有《独立书店,你好!》系列(第1季、第2季、第3季)和《如此书房》系列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