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9(7.0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027815
  • 条形码:9787576027815 ; 978-7-5760-278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本书特色

《洁净与危险》作者又一力作,深入社会肌理,重思风险问题。
风险感知在何种程度上是私人化的?
眼前的世界是危险还是安全?
新风险裹挟新名词而来,而旧风险也并未消退,面临□□□□之挑战,人类去往何处?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风险的社会科学视角以期带来启发。当今人类社会似乎面临着靠前之挑战,新的风险挟新的名词而来,而旧的风险也并未消退。此时,我们更需要重思风险问题。为什么某些风险会更为突出?公众对风险的认知仅仅是个体的看法还是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塑造?玛丽道格拉斯批判了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看待风险的偏见,认为并不存在一种科学中立的风险观念。怀着对于个体和社会认知的关切,她运用跨文化比较来探究人们对风险的感知与选择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同时她也关注风险的规责问题,试图揭示风险的道德意涵。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目录

导 言1

**章 风险可接受性中的道德议题
贫穷者风险益盛22
后代的权利25
向道德原则致敬27

第二章 一个新分支学科的诞生
风险的定义42
公众的风险意识44
风险–收益47
批判“风险–收益”50
批判生态学方法52
自世界的行动者模式内部看风险规避54
自然原因56
应对57

第三章 风险感知
自我豁免63
记忆研究65
教育的缺陷66
原始思维70
归因理论72
价值综合征74
基础性方法76
选择性注意81

第四章 选择与风险
圣彼得堡游戏93
风险的五年探索期:在新效用框架下95
阿莱悖论98
复杂性104
社会阶级的冒险106

第五章 自然风险
灾害研究111
好奇心的社会控制115
合理性结构122
职业忠诚123
督查机构129

第六章 可信度
显著性133
风险转移135
感知疾病139
赌博140
合理伤亡141
犯罪受害者142
谣言143

第七章 寻求风险与“安全**”
启发法158
人生机遇的感知162
文化行为建模163

第八章 制度约束
关注不幸171
规模效应173
感知的制度约束177
道德承诺180

第九章 编码风险
宇宙阴谋在中非195

参考文献203
致 谢221
展开全部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节选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之间的界限总是在分配责任的社会过程中不断被划定。这一界限也因此永远处于争议之中,波澜起伏、毫不稳定,反映着当前的文化偏见。首席法官罗斯·伊丽莎白·伯德(Rose Elizabeth Bird)*近抗议说,面对允许土地所有者“仅仅对大自然放任自流”就能逃避所有责任的规则,“我们应当摒弃人为条件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区别……因为这规则蕴含着不公”。正是基于这种规则,马布里一家拥有土地的公司以不能对所有自然灾害负责为由,拒绝承担山体滑坡损毁房屋的责任(《洛杉矶时报》,1981年12月21日)。“正如上帝之作为与人类之作为于概念上是相互结合的,意图、意外与事件之间的这些区别也是如此”(Kates,1977:56)。伯顿、凯茨和怀特(Burton,Kates,and White,1978)一直认为“危险,从定义来看,是种人类现象”。费斯科霍夫等人(Fischhoff et al.,1978)也如此认为,不过,这么说可比将它考虑进后续分析中要容易得多。

即使危险被定义为“无力应对的事情”,这也仍然是处于行动者模式下。不过这个定义至少将物理原因和物理后果这二者与理性主体的应对能力衔接起来。这更接近感知理论,因为它允许从关于应对手段的预期中,生发出危险性的质(quality),况且,对思考风险可接受性来说,感知理论是必需的。

自我豁免

国家产品安全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Product Safety)的经验表明,消费者情愿在价格上稍加节约,也不愿多花一点点钱来提升安全性。熟悉感似乎给了生活在洪泛平原上的农民(White,1952)、烟民以及交通道上的行人和司机信心;那些生活在核电站附近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担心辐射的危险(Guedeney and Mendel,1973);工程师和机械师也往往对自己的技术过于自信(Slovic,Fischhoff,and Lichtenstein,1981)。在一些高风险职业中,收益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和熟悉度(Lee,1981)。不过,熟悉感也常常在以另一种方式起作用(Slovic,Fischhoff,and Lichtenstein,1980)。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往往被忽视。而在概率标尺的另一端,*罕见、低概率的危险也总是被淡化。将这些倾向放到一起来看,个体似乎切断了他对极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感知,这使他眼前的世界看上去比实际的更加安全;同时,个体也切断了他对低概率风险的兴趣,遥远的危险随之消失不见。对于具有良好生存适应能力的物种来说,忽略低概率事件似乎是非常合理的策略。对所有低概率的灾难一视同仁不仅会分散注意力,甚至会导致危险的对于焦点的丧失。从物种生存的角度看,如果自我豁免意识能让人在危险中保持冷静、勇于尝试,不因失败的迹象而失衡,那么这种意识也是适应性的。这无疑是人类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之间一个有趣的区别。也许,一些有关社会行为演化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可检验的命题——信心的社会来源,以及过度自信对人类的巧妙影响。

是时候正式检验一下人类了,看起来他们并不擅长理性思考,记忆力也很薄弱且不稳定。

记忆研究

记忆研究高度依赖语言,但人类的记忆和认知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言语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动物实验室中开展的众多与人类失忆症相对应的实验,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纳达尔(Nadel,1980)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类的记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语言相关联。人类对危险的部分反应根植于我们的动物本性中。这就是与人类的风险感知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之一。此外,人类记忆研究也表明,我们不能通过研究记忆的弱点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就像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的著作《记忆》(1980)那样,它更多谈及的是我们为什么会遗忘,而不是我们如何记忆。后者似乎明显是任意的。

就人类的记忆而言,事物的存储与检索取决于人们对注意力的控制,而注意力又取决于社交信号(social signals)和社会压力,因此这意味着,问题已经转向正确的方向,关注个人对社会经验的编码。

心理学家建议那些知道风险究竟是什么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与普罗大众进行更好的沟通上。然而,通常那些明智的建议,比如这个例子中的风险教育,并未取得振奋人心的成绩。

感知疾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风险的感知和对疾病的感知很相似,可能都受到应对能力、责任感和互惠性的标准化感知的直接控制。在家人与邻居之间应该与谁商议?应该选谁做内科医生?后者的□□和可信度从何而来?在医学社会学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研究探讨编码这些问题的社会过程。采纳病人角色的个体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治疗集体的成员,并且自己获得的建议取决于该集体的网络特性(network characteristics)(Boswell,1969;Henderson,1935;Jantzen,1978;Fox,1980)。

*顽固的赌徒拒绝接受冒险的指责,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玩的不是运气而是技巧。

赌博

比起赌赢的金额,赌徒们声称他们更重视赌友的技巧。英国的研究也表明,经常参与各种几率游戏的玩家宣称成功的秘诀在于技巧而不是运气(Downes,1976;Zola,1964)。

一个人越孤立,他的社交网络就越脆弱和分散,他的决定就越不会受到公众审查,他所能接受的风险标准也就越能够由自己来设定。但是,只要有社群存在,风险的可接受标准就要经历辩论,并在社会上得到确立。这项活动构成了定义社群的基础。

一个社群会利用它共有的、积累的经验来确定哪些可预知的损失*有可能发生,哪些可能的损失*为有害,以及哪些损害可以预防。社群还构建了行动者的世界模型,以及判断不同结果是严重还是微不足道的价值尺度。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相关资料

这种将风险视为一种社会构建现象的观点,是对风险分析既有研究的一种创造性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补充。
——《自然》杂志

作者提出“风险认知的文化理论”,认为人们对危险的抱怨不应该被视为表面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去发现什么形式的社会组织正在被捍卫或被攻击。
——《纽约时报》

精彩绝伦的作品,影响深远,读起来令人愉悦。
——阿马蒂亚·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精) 作者简介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理论家,代表作包括《洁净与危险》《自然象征》《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等。她也是最早对工业社会风险感兴趣的人类学家之一。她的框架名为“文化理论”,解释了人们为何害怕不同的风险,并将他们的行为与他们所属群体的文化联系起来。

译者简介:
熊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兴趣:风险、金融化、制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