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版权信息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本书特色

★充满人情味的多元社区日渐衰落,千篇一律的连锁品牌入驻,城市的记忆正在消失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1961年写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探讨纽约西村的魅力从何而来——小而有变化的街道景观,多样化职业、阶级与种族的居民,文化上的多样流派。50年后,本书作者彼得·莫斯科维茨大学毕业回到纽约,发现自己长大的西村面目全非:中产家庭的住宅变成了高级公寓,熟悉的食品店变成了陌生的咖啡馆,琳琅满目的各色古董店铺被连锁品牌商店所取代……充满童年回忆的建筑被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闻所未闻的财富象征。天价房租迫使他搬离西村,在郊区辗转安身;然而在每一处新的居住地,同样的剧情都在重复上演。他被自己长大的社区驱逐,又在新的安身之地扮演着驱逐他人的角色。 ★打碎文化与消费偏好选择的谎言,发现城市不再宜居的真相 ——房租不断上涨、连锁品牌入驻、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在地文化逐渐消失——这就是缙绅化:旧社区在重建后因地价及租金上升,吸引高收入人群迁入,原有的低收入者不得不迁往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生活。但这并非缙绅化的成因,而是征兆。精品咖啡爱好者和个人房产投资者都无需对此负责,真正操控了一切的是政策自上而下的倾斜,为城市的更新铺路搭桥,资本追逐着利润紧随其后,共同打造缙绅化的温床,*终达成群体驱逐,让城市更有利于资本的积累而非普通人的生存。 ★深入分析美国四大城市变迁动线,回顾纽约西村50年变化始末,致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彼得·莫斯科维茨以美国四座大都市——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纽约——为例,逐一分析其城市格局与人口结构的变迁根源所在。政府与财团的共同规划,使城市更有利于资本的累积而不利于穷人生存。简·雅各布斯笔下那个充满温情、彼此照应、多元景观的西村不复存在,缙绅化正在造成社区、城市、文化上的巨大空洞。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内容简介

房租不断上涨、连锁品牌入驻、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在地文化逐渐消失——这就是缙绅化:旧社区在重建后因地价及租金上升,吸引高收入人群迁入,原有的低收入者不得不迁往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生活。缙绅化的进程一再深入,未来的城市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公正合理的空间,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书通过对美国四座大都市(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纽约)重大变迁的回溯和分析,指出所谓缙绅化是在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政策倾斜的支持下,驱赶城市中的穷人,聚集更多精英富人,让贫富两极分化的一个过程。资本的大量流入,逼迫原生社区与文化妥协退让,群体驱逐之下,城市从充满回忆的故居变成精致而巨大的空洞。 谁是城市的掌权者?民众要如何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彼得·莫斯科维茨的镜头巨细靡遗,带我们逐一拜访那些负担不起住房的困窘家庭,了解破坏性住宅政策如何在政商联合下被制定出来,揭露了推动大都市缙绅化背后环环相扣的庞大力量。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目录

引言 **部 新奥尔良 第1章 挣扎 第2章 缙绅化如何运作 第3章 破坏是为了重建 第二部 底特律 第4章 新底特律 第5章 7.2区 第6章 白纸状态怎么来的? 第三部 旧金山 第7章 缙绅化的城市 第8章 成长机器 第9章 不平等的新地理学 第四部 纽约 第10章 挽歌 第11章 纽约不属于人民 第12章 反击 结语 许一个不被缙绅化的未来 致谢 注释
展开全部

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理想国纪实系列) 作者简介

彼得·莫斯科维茨(Peter Moskowitz) 自由记者,毕业于汉普郡学院和纽约大学新闻研究院,为《卫报》(Guardia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新共和》(New Republic)、《连线》(Wired)、《石板》(Slate)等多家媒体供稿。曾任职于美国半岛电视台。现居纽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