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典小说课

中国古典小说课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41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古典小说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29375
  • 条形码:9787301329375 ; 978-7-301-3293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典小说课 本书特色

1 周汝昌是新中国红学创始人; 2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是轰动一时的讲座; 3 讲中国古典小说,就是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魅力; 4 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从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感悟大师的妙论; 5 一百五十多幅高清彩图,犹如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 6 既高雅又通俗,在大家相同之处碰撞出生命智慧,让中国古代智慧走进今天的日常。

中国古典小说课 内容简介

周汝昌是中国当代研究古典小说的大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得妙趣横生,极为精彩。这本书就是在他“百家讲坛”讲座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扩充、进一步发挥而成的。本书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主要框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理解小说的意义与价值,以富有特色的启发式、漫谈式语言,对中国古典小说做了详细的解读,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理解多有解构,对中华文化也有现代转换。作者认为“讲小说实际上就是讲文化”,了解一部小说存在的价值,就应该从小说的文化、审美、社会等元素出发,进行综合多视角理解。在提及中国古小说名著的精神内核时,概况《三国演义》体现的是“忠”,《水浒传》体现的是“义”,《红楼梦》的“情”则是*感人至深的,也是*为可贵的。作者指出“三才主义”,即天、地、人“三才”,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的核心思想,人乃“万物之灵”“天地之心”。本书通过“四大名著”让我们走进中国古典小说的多彩世界,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源头、发展、本质、特点等丰富内涵有广泛了解。本书对中华文化多有致意,弘扬家国天下的拳拳之心。本书对于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中国古典小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部难得的作品,也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普及著作。一起重温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让中国古典智慧走进我们的日常。

中国古典小说课 目录

《中国古典小说课》

目录

001 小引

013 **讲 《三国演义》的“义”

017 **节 小说与正史

022 第二节 魅力《三国演义》

032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缺憾

036 讲后小记

047 第二讲 《水浒传》的“忠”

051 **节 《水浒传》里有文化

063 第二节 《水浒传》的好汉与女人

071 讲后小记

079 第三讲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

083 **节 从语言说到其他

090 第二节 “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

095 第三节 《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遗憾

101 第四讲 《西游记》的“真”

105 **节 历史上的“真”唐僧

110 第二节 《西游记》《红楼梦》的相通

116 第三节 “金箍棒”的前世今生

123 讲后小记

131 第五讲 《红楼梦》中“情”

135 **节 《红楼梦》解

144 第二节 从哪里切入《红楼梦》

184 第三节 《红楼梦》的特殊笔法

190 第四节 《红楼梦》的“情”为何物

198 第五节 “四大小说”的地位

201 讲后小记

215 第六讲 《红楼梦》之“本”

219 **节 曹雪芹其人其书

251 第二节 《红楼梦》中人

290 第三节 说不完的《红楼梦》

332 第四节 《红楼梦》的比较欣赏

360 第五节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399 第六节 文化经典《红楼梦》

411 讲后感言


展开全部

中国古典小说课 节选

第六讲 《红楼梦》之“本” 第六节 文化经典《红楼梦》 每当与外国访问者晤谈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特色,*好的——既*有趣味又*为便捷、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红楼梦》。 这说明了我的一种基本认识——《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的呢? 我是说,从中国明清两代所有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够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 大家熟知,历来对《红楼梦》的阐释众说纷纭、蔚为大观——有的看见了政治,有的看见了史传,有的看见了家庭与社会,有的看见了明末遗民,有的看见了晋朝名士,有的看见了恋爱婚姻,有的看见了明心见性,有的看见了谶纬奇书,有的看见了金丹大道……这种洋洋大观,也曾引起不少高明人士的讥讽,或仅仅以为谈资,或大笑其无聊。其实,若肯平心静气,细察深思,便能体认,其中必有一番道理在;否则的话,为什么比《红楼梦》更早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现如此的奇致呢? 正由于《红楼梦》包孕丰富,众人各见其一面,各自谓独探骊珠,因此才引发了“红学”上那个流派纷呈、蔚为大观的现象。而这“包孕丰富”,就正是我所指的广博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显现。 近年来,流行着一种说法——从清末以来,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曰“甲骨学”,二曰“敦煌学”,三曰“红学”。也有人认为把三者相提并论,这实在不伦不类、强拉硬扯。但是,我却觉得此中亦深有意味,值得探寻。何则?“甲骨学”,其所代表的是夏商盛世古文、古史的文化之学;“敦煌学”,其所代表的是大唐盛世的艺术哲学的文化之学;而“红学”呢,它所代表的则是清代康乾盛世的思潮世运的文化之学。我们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分为上述三大阶段,这三大阶段又反映为“三大显学”,倒实在是一个天造地设的伟大景观。思之绎之,岂不饶有意味?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红楼梦》之所以为文化小说者,道理遂更加鲜明显著。 那么,我既不把《红楼梦》叫做什么政治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性理小说……而独称之为“文化小说”,则必有不弃愚蒙而来见问者——你所谓的《红楼梦》中包孕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究竟又是些什么呢? 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少说也已有五千年了。这样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在此镜中,我中华众生的真实相,锋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等的慧眼,这是何等的神力!真令人不可想象,不可思议! 我的意思是借此说明——虽然雪芹好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上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 在《红楼梦》中,雪芹以他的彩笔和椽笔,使我们历历如绘地看到了中华人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饭、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礼数相接、如何思想感发、如何举止行动。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情趣、他们的遭逢、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担当、他们的头脑、他们的心灵……可以一一地从《红楼梦》中、从曹雪芹笔下,寻到*好的、*真的、*美的写照! 中华民族面对的“世变”是“日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光彩与境界,都是不应也不会亡佚的——它就铸造在《红楼梦》里。这正有点像苏东坡所说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所以我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 《红楼梦》几乎家喻户晓,问其何书耶?非演“宝黛爱情”之书乎?人皆谓然,我则曰否。原因安在?盖大家对书中“情”字之含义范围不曾了了,又为程、高伪续所歪曲,所惑乱,故而误认,曹雪芹之“大旨谈情”,男女之情耳。其实这是一个错觉。原来在曹雪芹书中,他自称的“大旨谈情”,此情并非一般男女相恋之情。他借了对一大群女子命运的感叹伤怀,写了对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待的巨大问题。他首先提出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已然明示读者——此书用意,初不在于某男某女一二人之间,而是心目所注,无比广大。他借了男人应当如何对待女子这一根本态度的问题,抒发了人与人的关系亟待改善的伟思宏愿。因为在历史上,女子一向受到的对待方式与态度是很不美妙的,比如《金瓶梅》作者对妇女的态度,即是著例。假如对待女子的态度能够有所改变,那么人与人——不管是男对男、女对女、男女互对的关系,定然能够达到一个崭新的崇高境界。倘能如此,人生、社会、国家、世界,也就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境地。《红楼梦》正是曹雪芹借宝玉而现身说法,写他如何为一大群女子的命运而忧伤、思索。他能独具只眼,认识到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她们的干才——如熙凤,她们的志气——如探春,她们的识量——如宝钗,她们的高洁——如妙玉,她们的正直——如晴雯……都胜过掌权的须眉浊物不知多少。他为她们的喜而喜,为她们的悲而悲。他设身处地,一意体贴;他不惜自己,而全心为之怜悯、同情、赞叹、悲愤。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没有半点儿“邪思”杂于其间。《红楼梦》是不容俗人以“淫书”的眼光来亵渎的! 宝玉的*大特点是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试看他凡在女儿面前,哪怕是一位村姑农女,也是“自惭形秽”,绝无丝毫的“公子哥儿”的娇贵意识。他烫了手,不觉疼痛,亟问别人可曾烫着?他受严父之笞几乎丧生,下半身如火烧之灼痛,也不以为意,却一心只想着别人的命运,一心只望别人得到慰藉。他的无私之高度,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宁愿自己化灰化烟,只求别人能够幸福,也是同一意境。 宝玉是待人*平等、*宽恕、*同情、*体贴、*慷慨的人,他是*不懂得“自私自利”为何物的人! 正因此故,他才难为一般世人理解,说他是“疯子”“傻子”“废物”“怪物”“不肖子弟”,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宝玉之用情,不但及于众人,而且及于众物。所谓“情不情”,正是此义。 所以我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人、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化著作。曹雪芹——他以小说的通俗形式,向*广大的人间众生说法;他有悲天悯人的心境,但他并无“救世主”的气味;他如同屈大夫,感叹众芳芜秽之可悲、可痛,但他却没有那种孤芳自赏、唯我独醒的自 我意识。所以我认为曹雪芹的精神境界更为崇高、伟大。 很多人都说宝玉是礼教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谈、行动中,确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认。但还要看到,其真正的意义即在于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发挥到了一个“唯人”的新高度,这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我才说《红楼梦》是中华文化代表性*强的不朽之作。

中国古典小说课 作者简介

周汝昌,国当代学术大师、红学代表性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曾任教于四川大学等高校,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古诗词、古典小说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在红学研究中有独到见解,自成一家。著有《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等著作,主编《红楼梦辞典》,整理校对《红楼梦》。作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中国当代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诗人、书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