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船在海上

作者:于一爽 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5.9(5.2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船在海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935943
  • 条形码:9787569935943 ; 978-7-5699-3594-3
  • 装帧:68g轻涂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船在海上 本书特色

☆船在海上,写给自由又残忍的普通人生。☆人民文学奖、十月青年作家奖获得者,作家于一爽2022全新短篇小说集。☆9个纤敏与幽深的感情故事,一群活着的人谈论一个死者,摩天轮和远方的来信,面对越王勾践的浮想联翩,丢失身份无处可去的遥远女人,混合杂质的葬礼现场……☆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用真实悲伤和飘渺想象对抗无趣与无聊;浪漫的,又是动摇的,或许才是我们不敢触摸的真相。

船在海上 内容简介

《船在海上》是作家于一爽与读者久别五年后创作的全新短篇小说集,九个情感故事,以纤敏与幽深的感官抚触,语气慵懒又不失精致可爱,细述感情当中的混沌与残缺。缺失鼻子的男替身、激起无形对峙的女性住所、混合杂质的葬礼联想、被人还淹没的小姑之美……现实与理想裂痕中的微小人物,是你也是我。我们像行驶在海上的一艘艘船,在海上,在寻找又在迷失……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各种泡沫与幻象,直到*后才发现一片荒凉。浪漫又动摇,或许才是我们不敢触摸的真相。

船在海上 目录

船在海上

良夜

今晚,吹的是什么风

你是否感到愤怒或者幸福

塌陷

夜奔

古代人全身轻松

朋友,你去过北极吗?

人生何处不相逢


展开全部

船在海上 节选

你是否感到愤怒或者幸福 1 他们乘坐的红色车厢在上升,两个人勾着手坐在一起,下面是不断后移的支架和其他上升的车厢,上面的支架越来越接近,也有一些车厢在下降,看不清其他车厢里是不是有人,透过雾样的玻璃,会发现四周的景物开始变形。 到达顶端的时候开始往下走,顺流而下,加快了,仔细观察这个车厢,四周已经损坏,如果在里面走动或者跑起来,就会“吱呀”作响,两个人只是重复一些细小的动作,勾着手,从小拇指换到无名指,戒指会碰到。因为速度加快了,有风吹进来,雾样的玻璃四周有缝隙,潘静起来把脸贴在缝隙上。不知时间过了多久,手机上的时间静止了,好像上升是一个时间,下降是一个时间,两个时间没有过渡。 越往下风越小,潘静又感到一阵清风习习,她想说出来但说不出来,继续下降可以看清地面了。地上长满了草,风吹着草往一个方向倾斜,潘静感到时间紧迫,躺了下来,车厢里可以坐十个人的样子,她躺下来也绰绰有余,正好有阳光照在眼睛上,对面站着的人糊成一团,随着光晕不断移动。 潘静用手遮住眼睛,就像一片有缝隙的树叶。快到底部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刚才的阳光跟着暗下去,开始是白天然后是夜晚,彼此没有联系,月亮出来了,看上去特别小而且在自转,好像可以被握在手里。又是一阵风,很大,好像世间所有的风都往这里吹,雾样的玻璃被吹得清晰起来。 潘静坐起来,车厢里没人了。探出头去,下面燃烧起来,烟雾看不清,越来越多的火光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看上去比白天更亮,潘静看了很久,从上面看下面,又温柔了起来,有一种声音,有一种光线,因为十分壮观而显得温柔,或者说壮观被巨大的温柔完全覆盖了。又起一阵风,从前面的车厢刮过来,到她的车厢结束,车厢任意摆动,要下降了。继续。又停住。潘静并不害怕,只感觉宁静,风去了下一个车厢,马上又回来,风只在她四周,像海浪,好像城市的上空是一片海,托着她,因为很宁静于是火光不见了,夜晚又出现了。开始起皱,看上去不是夜晚,是容纳了白天的黑暗。 潘静就这样坐着,整个身体觉得特别舒服,身体里感觉有一个主要的自己,还有一个次要的自己。每次都是,次要的自己接受主要的自己的感受。潘静感觉自己刚好需要这样的舒适感。下面的街灯亮了,车厢又往下转动,往下看,东一个西一个,好像是人。这里动一下那里动一下,也有一些一动不动的,潘静盯着他们仔细看。万一他们动了呢?这让她感觉十分有趣。后面越来越清晰了,摩天轮下面是一个小区,有人洗菜、做饭、喝酒,香味扑鼻,还有对话,“咣当”一声,潘静醒了。 2 她感觉自己睡了很久。 醒来的时候她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推开门,刘汉正在做自己的事。 “几点了?”她问刘汉。刘汉没有说话。如果他刚好在做一件自己的事,多半什么都不会说。 她拿来手机,早饭过后又躺了一会儿,现在快中午了。 她没问刘汉想吃什么,因为她知道他多半什么也不会说。 潘静去厨房准备午饭,刚拍了蒜,电话响了,如今,打电话的人不多,就算是诈骗电话她也要接起来听听。 电话里说:“是潘静吗?” “喂?”潘静回了一声。 不是信号不好。 “是潘静吗?我是云南的河源。”电话继续说。 潘静没想起来谁是河源,“喂?”她继续问。 对方也继续:“河源。云南。云南的河源啊。”还加了“啊”字。 潘静放下刀,冲了手,去大屋子继续接电话。刘汉在客厅,小屋子的信号差。 “喂。河源?”潘静问。 “对,云南的。” 潘静说:“哦。” 她实在想不起来自己认识一个来自云南的河源。 “我去年得了脑出血。”河源在电话里说,潘静走到大屋子的阳台,她望下去,街上几乎没有人,仅有的几个人看上去像花生米一样大。住得高望得远,她可以看见一公里之外的摩天轮依然没有旋转。她从搬过来就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旋转,摩天轮掩映在小区间,看上去它们是在完全不同的时间建造的,并且因为某些原因摩天轮一直无法拆除。 阳光很刺眼,她擦了擦眼睛。 电话里的声音变得很模糊,因为她压根儿想不起云南的河源,她想中午熬乌鸡汤,这次她要把鸡先过一遍热水。她看着楼下,走过一段坡道,就是那个小区大门,四周密密麻麻的楼房压住摩天轮,因为这些楼房都是这些年不断修建的,看上去参差不齐。 两边是*常见的杨树,已经发芽了,很整齐。看上去是同一个时间种植的,也是用同一种速度在生长。 中午很安静,因为太高听不见声音,有两三个人在走路,或者说有两三粒花生米在走路,背挺得还很直。潘静感觉有点滑稽。 她抠着手上的倒刺,有一根很完整地被她揪了下来,如果不能完整地揪下来,她会感觉今天不太顺利。接下来,她把整根倒刺放进了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如果感觉焦虑,她就什么都吃。她现在就有点焦虑了,不知道怎么结束这个电话。 “我差点就死了。”河源继续说,“但我很知足,我没死。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潘静拉上一部分窗帘,坐在床沿上。她觉得屁股下面是冷的、硬的,因为大屋子的暖气片坏了,可以说过去的整个冬天,她和刘汉都没有进来过。 阳光很大,好像更多的热量都被挡在玻璃外面,她忽然有点没耐心,云南的河源是谁?谁会叫河源?一定是个笔名,连姓都没有,或者说假名。听上去越来越像诈骗电话了。潘静感觉自己听得还挺带劲。如果是笔名,多半是个作家。潘静认识不少作家,甚至她自己就被一部分人说成是作家,几年前,她准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家,她觉得作家太了不起了,如今,这种感觉不强烈了,是什么不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强烈的感觉在她的心中消失了。就像一座大楼每天坍塌一点点,终于整个儿坍塌了,但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也许这就是人到中年的优缺点。 “你怎么会给我打电话呢?”潘静问。 “我打算午睡,然后就给你打一个电话。” 这番话听上去就像两个人昨天才刚通过电话,仿佛他们每天都会通电话,而且是在午睡前那样惬意的时间,在阳光下,躺在一张被烤得热乎乎的床上。如果没有这个电话,就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午睡。 “那你午睡吧。”潘静说。 自己就像在叮嘱一个多年的好友。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河源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回答:“好。” 两个人又寒暄了一下就挂了电话。其实是潘静先挂了电话。 潘静往外面望,摩天轮被正午的太阳晒得亮亮的,看上去有一种很伟大的感觉。

船在海上 作者简介

于一爽 作家,人民文学奖获得者、十月青年作家奖获得者 已出版:小说集《火不是我点的》《生活别爆炸》《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随笔集《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