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作者:张齐华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中 图 价:¥46.5(7.5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172233
  • 条形码:9787513172233 ; 978-7-5131-722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张齐华老师“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例10个。张齐华教师成名较早,有“数学王子”的美誉。他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不向数学以外的花花世界去寻求课堂的精彩纷呈,要从数学的内质去寻找魅力!”让教学更聚焦于学生“学习力”的生长,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并*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职场生活以及整个人生奠定基础,这不仅是张齐华老师奉行的教学思想,也是广大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 素有“数学王子”美誉的张齐华老师是“是为学习力而教”理论的践行者,特别擅长整合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同时又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用张齐华*朴素的话讲:“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张齐华数学教学的座右铭,也是他每一堂课的真实写照,更是对自己教学生涯的鞭策。从张齐华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是好学、立行、知耻而达到的“智”“仁”“勇”的境界!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目录

总序 寻找中国好课堂/顾明远
序言 “独特·超越”的背后/张兴华
前言 别人没走过的路,便是捷径/张齐华
课例1 简单内容,亦可“复杂化”——关于“可能性”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简单问题为何要“复杂化”
另类声音
对答如流下,是否掩盖了多数人的迷茫(宋洁)
单一的素材,能否承载厚重的学习(马丽丽)
如何让任务的设计面向每一个学生(吴贤)
专家视点
寻找数学学习的“王者之道”(汤雪峰)
课例2 代数思维,岂能“一蹴而就"——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探寻儿童代数思维的真实“通道”
另类声音
储蓄罐,学具or道具(吴贤)
为什么不能是6元(姚晶晶)
留一点空间,让学生提问(宋洁)
专家视点
站在看风景的绝佳处(穆传慧)
对“一粒种子”的揣想与思考(余颖)
课例3 从“僵化定义”走向“结构模型”——关于“认识方程”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方程:从概念走向模型
另类声音
冗长的导入,真的有必要吗(宋洁)
细节,是否需要细致斟酌(姚晶晶)
素材单一,如何建构饱满认知(李勤)
专家视点
重模型建构展思想魅力(陈惠芳)
课例4 如何让百分数“会说话"——关于“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为百分数教学寻找“另一种可能”
另类声音
教师“精巧”,学生“迷茫”(姚晶晶)
名人名言——励志还是挖坑(宋洁)
过度流畅的背后,是否隐匿了什么(吴贤)
专家视点
如何让百分数说话(宋煜阳)
“学本”课堂:路在何方(叶柱)
课堂不止眼前的苟且(陈洪杰)
课例5 “创造"还是“告知”——关于“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让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
告诉,亦可创造有价值的课堂
教学反思
一个人的“同课同构”
另类声音
精致设计背后,是否是学习的缺失(李勤)
从情境回归现实,没那么简单(马丽丽)
反思,可否再深入一些(吴贤)
专家视点
小溪泛尽却山行(刘志强)
淡妆浓抹总相宜(汤雪峰)
课例6 “好策略”需要“好的问题"——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突破,是为了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另类声音
空间,真的越大越好吗(姚晶晶)
练习,如何体现策略教学的目标定位(马丽丽)
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李勤)
专家视点
一节“准、深、透、高”的数学课(周卫东)
课例7 我们的学生“会提问吗”——关于“我有问题吗”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概念课”
另类声音
为提问而提问,真的好吗(吴贤)
提问,真的越多越好吗(马丽丽)
学生不会提问,症结究竟在哪里(李勤)
专家视点
吹响“提问研究”的前进号角(顾志能)
课例8 让素养落地,而不是留在云端——关于“圆的认识”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让课堂绽放新活力
另类声音
“粗糙”的圆,是否更能凸显圆的本质(马丽丽)
从“学生疑点”到“教材重点”有多远(李勤)
定量刻画,生活经验也可以成为“助推器”(宋洁)
专家视点
妙手设计妙语理答(武昆)
比卓越更卓越(陈洪杰)
课例9 把抽象的概念“画出来”——关于“认识负数”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画”出来的负数
另类声音
别让分享成“空享”(李勤)
现实含义,能否由学生来赋予(宋洁)
变动的地面,真的好吗(姚晶晶)
专家视点
由“画负数”引发的思考(张新春)
让“数学化”在数学课堂落地生根(王永)
课例10 自己建构的,才是“真知识”——关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的思考、行动与围观
观课指南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
教学反思
确定学与教的适宜位置
另类声音
如果换个位,思维是否更有温度(马丽丽)
多元对话:不妨“先多元,再对话”(姚晶晶)
新方法,不妨多问一个“为什么”(吴贤)
专家视点
“加减乘除”让数学课堂更美丽(陈刚)
归还空间,让学生自主创造知识(罗鸣亮)
后记

展开全部

寻找中国好课堂:奠基学力 为学赋能·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数学课堂10例 作者简介

张齐华,男,江苏海门人,1997年参加工作,2004年调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一直致力于数学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专题报道,2007年《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其数学课堂系列教学艺术。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并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