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途岛奇迹

中途岛奇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3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43.6(5.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8.4(5.5折)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途岛奇迹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68576
  • 条形码:9787020168576 ; 978-7-02-01685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途岛奇迹 本书特色

“难以逾越的中途岛海战纪实之作。”——《休斯敦邮报》 “没有其他作品能像《中途岛奇迹》这样公正、详细、生动地记录交战双方的情况。”——《芝加哥太阳报》 “《中途岛奇迹》对双方参战人员的充分采访,以及故事般精彩的叙述,仿佛让读者置身现场。”——《纽约时报书评》 “丰富的细节,详尽的记述。”——詹姆斯??霍恩费舍尔(历史学家、《巨浪上的舰队》作者)

中途岛奇迹 内容简介

1942年6月,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派出了88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而他们对面的美国舰队,仅有28艘舰艇。即便美国人事先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他们派出去的飞机,仍然被强大的日本海军像拍苍蝇似的击落了。 然而,胜利的天平在短短5分钟内突然倾斜。美国人交上了难以置信的好运,他们以1艘航母、1艘驱逐舰的代价,击沉了4艘精锐的日本航母。 《中途岛奇迹》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作者采访了美日双方的多名指战员,用公正客观的视角,从两千多页的研究资料中还原了战役真相,揭示了偶发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中途岛奇迹 目录

中文版初版译者前言 导言 序 日方主要人物 美方主要人物 **章 “一股新鲜空气” 第二章 “我们应该占领中途岛” 第三章 “日本打了个冷战” 第四章 “铁袖一触” 第五章 “随时有可能再次遭到威胁” 第六章 “要同时追逐两只兔子” 第七章 “得不到休息” 第八章 “你能守住中途岛吗?” 第九章 “上将中的上将” 第十章 “大功告成的时刻” 第十一章 “风险预测原则” 第十二章 “执行重大的使命” 第十三章 “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 第十五章 “时间越来越紧迫” 第十六章 “情绪高昂,信心十足” 第十七章 “起飞攻击!” 第十八章 “我们特别幸运” 第十九章 “甚至连中太平洋都嫌太小” 第二十章 “重大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 “鹰在天使十二” 第二十二章 “有必要发动第二次攻击” 第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 第二十四章 “他们原来在那儿!” 第二十五章 “还是没挡住日本人” 第二十六章 “司令部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第二十七章 “他们终于来了” 第二十八章 “它们几乎全被消灭了” 第二十九章 “烈火熊熊的地狱” 第三十章 “如此惨败” 第三十一章 “我们只剩飞龙号了” 第三十二章 “决心击沉一艘敌舰” 第三十三章 “我们可别再碰上这样的一天了!” 第三十四章 “没有希望了” 第三十五章 “我将向天皇请罪” 第三十六章 “我干吗不睡个好觉?” 第三十七章 “我悲痛万分,不寒而栗” 第三十八章 “庄严肃穆、催人泪下的场面” 第三十九章 “到达目标的中途” 第四十章 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 第四十一章 对美方的分析:指挥英明加“运气好” 第四十二章 中途岛战役的意义——四十年后的评价 附录一 尾注 附录二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三 战斗序列 附录四 大事记 中文版新版译后记 【地图】 图1 太平洋战场(1941—1942) 图2 中途岛(1942) 图3 中途岛之战:中途岛海域空中搜索 图4 机密阶段 图5 机密第二阶段 图6 攻击机群航迹图
展开全部

中途岛奇迹 节选

第四十章 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 许多参加过中途岛海战的日本人很快就把这次惨败看作一场噩梦:炸弹在猛烈爆炸,烈火在熊熊燃烧,战舰在逐渐沉没,人们在打旋的海水中挣扎。为帝国海军增添荣耀的希望已无可挽回地消失在太平洋的夜色之中。他们在苦苦思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个看似大好的时机突然之间变成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大灾难。为什么?是舰队的问题还是日本海军领导的问题?在中途岛战役开始前,日本帝国的海军就像一群在海洋中游弋的逆戟鲸,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留下的则是死亡和毁灭。在日益扩大的日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在欢呼,称颂山本是卓越的海军天才。 在中途岛问题上,日本人一直比美国人更加内省,这很自然,因为他们打了败仗。确实,在日本,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对这次战役进行检讨。这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该事件进行分析的情况几乎一样。然而日本的研究人员的主要兴趣是吸取教训而不是追究责任。 事实上,就这一研究课题被直接或间接征求过意见的日本人,几乎个个都指出:渊田和奥宫所说的“胜利病”是这一惨败的根本原因。每一个参战人员都应该感到有一种健康、正常的自信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可是由于日本人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这种自信蜕变成了过分的自负和轻敌。 …… 评论者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都认为南云一知道美特混舰队里有一艘航母,就应立即派飞机攻击美舰队,而无须考虑飞机上挂的是鱼雷还是炸弹,也无须考虑有没有截击机掩护。这种做法也许风险很大,但是事实证明,南云这样谨慎反而风险更大。渊田和奥宫确信,当时山口催促立即发动进攻是正确的。在雾岛号上开会时,持批评态度的飞行员也持这样的看法。他们说,如果当时立即发动进攻,“即使我们的航母受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我们的损失也会比实际遭受的要轻得多”。换句话说,即使美国人袭击航母,日本人的飞机也已经升空,不会在甲板上束手待毙。 …… 第四十一章 对美方的分析:指挥英明加“运气好” …… 对美国来说,破译JN25密码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源田和他的同僚已经估计到海军密码总有一天会被破译,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美国人已经将其破译,并能像他们一样完整地译读。源田认为美国人“认真努力,尽量获取有关日本的情报”,这是美国获胜的原因之一。宇垣则怀疑美国人在发现攻略部队之前,可能就获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但他从未想到密码会被破译,至少他在日记中没有提到这一点。倒是一些低级军官比较敏感,他们私下里认为美国人一定是破译了他们的海军密码,否则他们绝不可能使用3艘航母从侧翼向我们的舰队发起集中攻击”。 …… 当然,如果尼米兹没有接受罗奇福特对形势的估计并据此采取行动,“海波”所提供的情报就毫无用处。这也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标志——相信和信赖自己的参谋人员,有效地使用专家。尼米兹早已摆脱了陈旧的“博物馆情结”的束缚。这种心理状态曾使许多情报专家钻进了死胡同。他们纯粹为了贮存数据资料,而不是将其付诸实际应用。尼米兹对情报的观念是动态的:事实是高品位的矿石,有待仔细筛选,然后用提炼出的高纯度金属(准确的情报)锻造出克敌制胜的武器。 由于这一突破,才有了美国后来那些成功的战略。尼米兹获悉日本以南云的航母舰队为前导向中途岛进发后,他不仅知道了自己作战的地点及大致时间,而且知道仗该怎么打。这将是一场空战,因此他把战列舰留在西海岸,不让它们成为战斗中的点缀。他必须让每一艘可用的航母都发挥作用,因此他才要求竭尽全力抢修约克城号,使其能够参战。迅速修复约克城号是一项巨大的成就,是一个带戏剧性的初步胜利。相比之下,日本人在修理翔鹤号和对瑞鹤号进行补充的问题上拖拖拉拉,满以为没有这两艘参加过袭击珍珠港的战舰,他们也能把美太平洋舰队吃掉。 …… 尼米兹没有被朝他驶来的庞大敌舰队吓倒。如果他看到气势汹汹的日本舰队和自己手上的实际力量,把双方的实力进行一番对比,暗自认为这个仗没法打,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可以决定暂时放弃中途岛,把宝贵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驶往西海岸,或让它们收缩到珍珠港或其周围。然而,他采取了迅速果敢的行动,又谨慎地把自己较少的兵力投入与强敌的博弈之中。他知道自己无力与敌正面交锋,就命令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把特混舰队部署在南云**航空舰队的侧翼。他意识到要救中途岛,他的部队就必须从有利的战略位置出发,尽早与敌空中打击力量进行搏杀。在中途岛海战中,美方能有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这样两位有意志、有胆略、全力以赴先发制敌的指挥官,这既是美国人的运气,也是尼米兹知人善任的结果。 …… 奥宫说:“自古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而犯错误少的一方*终获得胜利。”这个多少带嘲讽的评论确实很有些道理。否认美方在中途岛战役中犯过错误是毫无根据的。美方犯的错误非常严重,差一点把胜利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斯普鲁恩斯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交上了好运。”这话看来并非过谦。 源田认为美国人*严重的弱点是“糟糕的鱼雷投放技术”。草鹿公正地批评“这些攻击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的”。 美国人以其先进的工艺而自豪。但是许多事例表明,他们的装备质量差得很。500磅和1000磅的炸弹都没有摧毁敌方有装甲的舰艇,只能“用大大超出需要量的炸弹把目标砸成碎片”。美国航母的飞行甲板极易着火,因为它上面还没有装甲。如果说美国人在这次战役中一定会损失航空母舰,那他们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日本人集中攻击的是已被打得百孔千疮的约克城号。 ……

中途岛奇迹 作者简介

戈登·W. 普兰奇(1910—1980),美国著名二战史专家,马里兰大学历史系教授。二战期间,他服役于美国海军预备队,战后任美国远东司令部驻东京的文职官员,并在麦克阿瑟手下任情报部历史科主任。他创作了包括《我们沉睡在清晨》《燃烧的岛链》《目标,东京》等一系列畅销历史纪实作品。 唐纳德·M. 戈尔茨坦(1931—2017),美国空军退役军官,匹茨堡大学公共与国际关系荣誉教授,被公认为太平洋战争、尤其是珍珠港事件的权威专家。 凯瑟琳·V. 狄龙(1916—2005),美国海军准尉,曾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参与普兰奇与戈尔茨坦的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