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2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220595
  • 条形码:9787570220595 ; 978-7-5702-205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理论哲学家埃斯波西托后期代表作审视并解构传统人与物的二元坐标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内容简介

人与物的关系是什么?身体如何改变这种关系?本书中,作者认为,从身体出发,而不是从事或人出发,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考虑两者的地位。 从一开始,我们的文明就建立在严格、明确的人与物的区别之上,建立在人对物的工具性支配之上。这种对立源于古罗马,并延续至整个现代社会。在我们当下的优选市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人与物的矛盾。尽管这一区别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明确和必要的,但在法律、经济和技术实践中,我们不断看到的是观点的逆转:某些类别的人正在被事物同化,而某些类型的事物则呈现出个人特征。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以其一贯的严谨态度,认为存在着一条从这一悖论中解脱出来的路径,这条路径由建立在身体上的新观点构成。无论是人还是物,身体都成为重新思考支配我们哲学、法律和政治词汇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决定性因素。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目录

**章 人001
占有001
区分010
一分为二019
用及滥用026
非人032

第二章 物040
物之虚无 040
Res[物]047
词与物054
物的价值060
Das Ding[物]069

第三章 身体077
身体地位077
身体之力 084
让身体存在095
物的灵魂106
政治身体116

展开全部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节选

如果人类经验*初就有建立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就是人与物的区分。物是人的对立面,因此我们不是物——这一信念在我们的感知和良知中根深蒂固,胜过其他一切信念。尽管这个观念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再自然不过,但是它其实是长期规训的结果。这个规训过程贯穿和塑造着古代与现代历史。古罗马时期的法学家盖尤斯(Gaius)在他的《法学阶梯》(Institutes)中,明确区分出人与物这两个范畴,并把它们与诉讼行为一道设定为法律议题。实际上,人/物之分是当时的人们早已普遍接受的准则,盖尤斯所做的不过是赋予此准则法律价值。自古罗马时期开始,到现代社会的各种法典,人与物的区分一再重现,成为奠定其他一切思想(不仅法律,还有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等)的隐含基础。这条分水岭划开了世界,把生命分割在相互对立的两个界域——要么在人的这边,要么在物的那边,此二者中间没有任何连接部分。 然而,人类学研究却告诉我们有不同的情况:有这样的社会,人与物是同一世界的一部分,他们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在那里,人(humans)尚未受到人格装置(the dispositif of the person)的塑造,物也远不只是人们所拥有的工具或物品之类的私有财产,而更像是一层纱网,人们通过这层纱网相互发生关系。这样的社会不同于后来的社会。后来的社会生活被分割成了宗教、经济、法律等不同语言。而在人类学研究的这些社会里,人们在实践中相互连接,把物视为活生生的生命,认为物有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值得人们特别的关爱。要想理解这样的社会,我们不能只从人的角度思考,也不能只从物的角度思考;我们需要从身体的角度来考量。这样的地方充满着情感,物与人水乳交融,物成为人的某种存在象征,成为人的物质延伸。要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你可以想想某些艺术作品,或者某些技术产品,想想它们对于今天的我们意味着什么。这些物品似乎自身具有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和我们相通。 古代社会与当代经验的平行本身就证明一切都不会消失,都会在历史中留下痕迹,只不过它们会以不同的形态再次出现。同时,这也表明这样一个事实:现代社会虽然汇聚传承了希腊哲学、古罗马法和基督教思想,却并未穷尽无限可能性。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长期对立,它们的二分模式现已日渐衰微,裂隙行将出现。随着知识进步,技术物(technological objects)更加服务于人,可是,它们越是体现出某种主体生命,我们就越无法压榨它们、奴役它们。与此同时,人类个体也不再是那个曾经的单子。如今通过生物技术,人的体内会驻留来自他人身体的物质,甚或是无机材料。因此,人的身体已成为流动的通道,或者精致的操作系统,通过它发生的连接越来越无法简化为二元逻辑。 长期以来,人类经验被压制(而且压制还会继续)在幽闭的二元关系之中。在从身体的视角探寻出看待人与物的不同路径之前,我们还必须重新勾勒出这个二元坐标。如此做的原因是,身体恰恰是被排斥在这个二元坐标之外的。当然,实践领域内没有发生这种排斥——践行总是身体在行动;权力领域内也没有发生这种排斥——衡量权力要看它有多大力量能够控制身体的生产。然而,在知识领域内(尤其在法律和哲学领域),身体是被排斥的——知识旨在消除身体的特异性。身体既不属于人的范畴,也不属于物的范畴。长期以来,身体摇摆于二者之间,找不到自身稳定的位置。无论在古罗马的法律概念中,还是在基督教神学思想中,人从未与他的肉身——也即活生生的身体——同延共存。同样,在西方古代和现代哲学传统中,物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去肉体化”(decorporealized),消散于理念或词语之中。上述两种情形中,人与物的基本区分一再出现,因肉体不同而彼此分离。

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人文科学译丛) 作者简介

作者: 罗伯托·埃斯波西托(Roberto Esposito,1950—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现任教于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理论哲学教授,他对“共同体”“免疫”“人格”等概念的思考在当今生命政治哲学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影响,著有《非政治的范畴》《共通体:共同体的起源和命运》《免疫:生命的保护与否定》《生命:生命政治与哲学》《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等。 译者: 邰蓓,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及文学批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