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作者:车凤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39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8.0(6.2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101816
  • 条形码:9787572101816 ; 978-7-5721-018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本书特色

《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而“人”与“言”,正是“信”的关键所在——言而有信,所以为人。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崇尚诚信,“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两千年前就已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之一;而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的美德。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守信和失信的故事,有的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有的温暖动人,给人以慰藉启迪;也有一些给人教训,引人反思。本书中的二十个诚信故事,会带你们走进先哲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以史为鉴。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优秀精神品质“信”为出发点,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选取数十个相关故事,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字风格进行创作,使之富于趣味性与可读性。同时每篇精彩故事的结尾都附有国学名师的智慧导读,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好地领悟故事的背景、主旨,以及如何将故事中体现的精神特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并配有相关经典诗词名句链接,以丰富学生的国学积淀与文化素养。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目录

前言
一 诚信立德
季子挂剑:跨越生死的承诺
一诺千金的朱晖
华歌:事非宜,勿轻诺
李勉:比金子更可贵的是信义
鲁宗道的正直与坦诚
二 诚信立人
曾子:下不欺人,上不欺天
郭仅:童叟无欺,是为守信
陈太丘:靠谱才有好朋友
皇甫绩:实事求是,勇于承担
晏殊:德才兼备,取信于人
三 诚信立业
颜回:心正所以身正
退避三舍晋文公
礼贤下士燕昭王
“四知先生”杨震
陆元方卖宅
四 诚信立国
幽王误国:烽火戏诸侯
魏文侯:以德服人,诚信为本
乐正子春:信誉才是国之宝
十三将士归玉门
唐太宗与死囚的约定
展开全部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节选

“信”是什么?从它的写法可以看出,人言为信,是指对人许下了诺言就要去践行。然而,有一种承诺,虽深藏于心并未宣之于口,却也要尽*大努力实现它。《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故事,叫作季子挂剑。 季子(公元前576年一公元前484年),姬姓,名札。他是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小但也*为贤能的一个,因其封地在延陵,也被人称为延陵季子。当时吴楚两国交恶,吴国亟需联络各国,季札被委以出使的重任,以联络诸侯。就在这次出使路上,发生了“季子挂剑”的故事。 公元前544年,季札离开国都姑苏(今江苏苏州),一路北上前往鲁国的都城曲阜,沿途**站就是徐国。徐国国君听闻延陵季子将要经过,便早早遣人前去迎接。徐君是个慷慨好客的国君,他热情地邀请季札一同宴饮。素有豪侠之气的季札,也心怀感激地欣然入座。宴席上,二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皆感叹知己难遇。酒过三巡,徐君突然看到了季札腰间的佩剑,只见此剑剑身通体纯黑,剑鼻的玉饰透亮而温润,虽然尚在鞯中,却隐隐传出龙吟虎啸之声,剑柄上隐约刻着篆文。徐君赞叹不已,试探地问道:“这柄剑……莫非就是传说中欧氏所铸的宝剑?” 徐君本是爱剑之人,平生观剑无数,可这样精美的剑,还是**次见到。季札解下佩剑,横放在几案上,抚剑笑道:“这柄剑确实出自欧氏门下,不过并不是欧老先生所铸。欧老先生年纪大了,这几年不常铸剑。可喜的是,他外甥正跟随他学习铸剑,颇得真传,这柄剑就是他外甥所铸。” 徐君注视着那柄欧氏剑,不禁感慨道:“原来如此!素闻欧老先生铸剑之名,也听说过他乃孤介之士。孤平生观剑无数,也不曾见过欧氏剑,不料今日竟然有幸一睹,这真是一柄含德之剑,极配季子您的仁德啊!”季札看徐君对这把宝剑如此倾心,淡然一笑道:“徐君既然如此喜爱这把宝剑,不妨舞剑一试,若是顺手,便是这把剑也与您有缘。” 徐君喜出望外,双手捧过宝剑,拔剑出鞘,寒光闪闪,挥舞几下,剑气凌厉。徐君不禁感叹:“这样的宝剑,实在是天下无双!”说罢,便双手奉还给季札。季札看徐君盯着宝剑时恋恋不舍的眼神,心中暗自萌生了一个想法。 相聚几日之后,季札便继续出使各国。他先到了鲁国,观看周王朝的礼乐,随后又去了齐国、郑国、卫国和晋国,与各国的大夫宴饮唱酬,并以卓越的洞察力预测了各国局势,在各地都留下了美名。 转眼间,季札出使各国已一年有余,于是启程返回吴国。在归国的路上,他又特意从徐国经过,想要谒见徐君。然而刚进徐国都门,他便发觉城里肃静了许多,街上少有行人,大家面露戚容,沿街的酒肆里更是不见有人唱歌奏乐。他预感不妙,赶紧拦下路人询问情况。 原来,徐吴两国修好,触怒了一向视吴国如寇仇的楚国。年初时,楚国挥师攻徐,徐君亲征,不幸战死沙场。 听闻此言,季札痛彻心扉,立即觐见新即位的徐国国君,诉说来意,凭吊故人。让新君没想到的是,行完祭拜之礼,季札突然解下身上的佩剑送给他。 新君见他送上如此精美的宝剑,大为惊愕。季札的随从也连忙阻止:“这是我吴国欧氏一族打造的宝剑,是您作为使臣的身份象征,怎么可以拿来送人呢?”徐国新君也连连推脱:“季子,使不得,使不得!您的好意心领了,这可是您随身佩带的宝剑,叫我怎承受得起这番厚意?” 季子面色凄然道:“我并非是要拿这柄剑当吊问的礼物来安慰您。可能您不知道,当初我出使各国时,曾来过徐国,那时尊君尚在,他是个爱剑之人,平生观剑无数,可唯独不曾见过欧老先生所铸之剑。当时他看到了我的佩剑,喜欢得很。我那时还要去谒见上国,依礼当佩宝剑,所以不曾赠给他。尽管如此,我心里早已想着回来时送给他了。没想到我出使回来,他却……与我阴阳两隔了……” 说到这里,季札哽咽了起来。新君闻言,也不胜伤感。季札接着说:“徐君是我的知己,这把宝剑,我早已心许给他。当年席上,我看他舞剑是那样潇洒快意,就算现在他已经走了,我也不想背弃原来的想法,我不能欺骗自己的内心,更不能对徐君不信!”说完,他长叹一声,将宝剑郑重地递给了新君。新君黯然伤神,扶起了季札并对他说:“孤明白您的心意,但先君不曾有遗命,孤也不敢贸然接受,请季子见谅。要不,您去墓地看望他吧!”季子噙着眼泪点点头,重新佩上宝剑,前往墓地。 怀着对故人逝去的无限悲恸之情,季札屏退随从,独自一人来到徐都的郊外。城北的高冈上荒草凋零、寒柏森森,往日宴席上的觥筹交错、礼乐歌舞,都已变成过眼云烟,只听得孤雁哀鸣、秋虫唧唧,萧索凄凉,好不感伤!徐国历代国君的坟墓错落其间,季札一时寻不到故人的墓冢。彷徨之际,猛然从东边吹来一阵狂风,苍劲的树枝迎风猎猎地颤动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季子一惊,回身向风来处望去,却不意望见了老友徐君的墓。他缓缓走上前去,解下佩剑,挂在墓前的树上,伤感地说:“徐君,季札回来看您了。这把宝剑与您有缘,黄泉之下,希望您的灵魂依旧

故事里的中国精神-信的故事 作者简介

车凤,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在校开设《儒道经典与人生智慧》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著有《中国新闻媒体社会治理功能研究》一书,曾在《光明日报》雅趣版开设专栏。近年来为多家国学教育机构、书院、房地产企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曾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