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作者:徐燕婷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73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7.3(5.5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022209
  • 条形码:9787576022209 ; 978-7-5760-222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本书特色

徐燕婷将民国女性词人的创作放到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注重从整体的视角客观评价个体词人的创作成就,展示她们的词集出版及创作、社集概貌。除了对重要词人、词集、词社作深入阐述外,充分兼顾了不同时期其他女词人的创作和作品结集情况。分别对这些之前鲜有人关注的词人生平、词集版本信息和集社情况作了介绍,对她们的词集内容、作品风格等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突显其创作特点和实际价值。通过对女性词人与词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女性词在不同阶段发展流变过程的特征。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民国女性词人的创作放到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注重于对民国女词人的整体性把握,并从整体的视角客观评价个体词人的创作成就。除了对重要词人词集作深入阐述外,充分兼顾了不同时期其他女词人的创作情况和作品结集情况,分别对这些之前少有人关注的词人生平和词集版本信息作了介绍,对她们的创作过程、词集内容、大致风格等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单个词人的考察也能放到民国女词人整体的创作背景下来进行,并通过前后比较,进一步突显其创作特点和实际价值,以求对其所作的历史评价相对公允。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目录

序1
前言1

**章民国女性词人词集概况1
**节民国女性词集不同阶段刊刻情况2
第二节民国女性词集作者的地域分布6
第三节民国女性词集作者的身份构成13
第四节词学教育与民国女性词创作略论16

第二章晚清闺秀词余风的笼罩与突围(1912—1926)24
**节徘徊于低谷期的词集刊刻与群体分化24
第二节轗轲之境与传统闺秀的性情书写
——以许禧身《亭秋馆词钞》为例41
第三节才女遭际与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
——以罗庄《初日楼稿》等集为例57
第四节闺秀名士化与词体的创作实践
——以陈翠娜《翠楼吟草》为例72

第三章新学教育背景中词体的新变与因循(1927—1937)89
**节民国女性词集刊刻的井喷与新旧之变89
第二节闺秀“出走”与淮南三吕的创作殊途
——以吕氏姐妹词集为例113
第三节女性学人词与词体创作的现代转型
——以陈家庆《碧湘阁词》为例131
第四节交游唱酬与官宦闺秀的文学生活日常
——以吕凤《清声阁词四种》为例148

第四章抗战后词坛两极局面之转型与复归(1938—1949)158
**节民国女性词集刊刻的凋零与两极走向158
第二节闺秀的“觉醒”与词中的“侠骨”
——以徐自华词集为例168
第三节时代亲历者与直己以陈的忧患书写
——以汤国梨《影观词稿》为例179
第四节易安才情与学者型闺秀的乱世词史
——以沈祖棻《涉江词》为例188
第五节“灵心写就新词”与融贯中西的探索
——以茅于美词集为例200

第五章群体创作与《寿香社词钞》215
**节寿香社考及女词人概述215
第二节寿香社女词人的雅集与创作223
第三节寿香社女词人创作的传统范式与新变231
第四节诗心渐泯与书窗佳日的闺友唱酬
——以何曦《晴赏楼词》为例243
第五节至情至性与优裕之境的词体创作
——以刘蘅《蕙愔阁词》为例254

结语266

主要参考文献268

后记272
展开全部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节选

后记 2016年初夏,我在博士论文后记中如此写道:“搁笔之际,我静静地倾听从卧室传来的小儿的酣睡声,竟莫名地感动。过往的无数个夜晚,这种声音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与前行的动力。也许潜意识中,我想告诉孩子: 无论生活多忙乱,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规划出一个井然有序的人生来,在鱼跃虫鸣的每一个日子,都可以过得充实而精彩。”五年过去了,当时的感动依旧清晰,只是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犬子已小学毕业,9月将入读初中了。犹记得当年*大的动力是希望在小宝上小学之前,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博士学业,以便后续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当然,事实上后续也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但无论如何,当时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却促使我熬过了那一段万分辛苦但内心却十分充实的日子,而今回首,历历在目。 在一年多的文献资料搜集后,2015年3月15日夜,我“逼迫”着自己无论如何要动笔写作了。因为我是在职读博,繁重的行政工作让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肆意挥霍。所以从那晚起,工作日的每天夜里处理完单位事务,晚9点后便是专属于我的“码字时光”。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只要不用加班,都成了我相对奢侈的思考与写作时间,如此持续近一年。2016年1月26日午夜,我在电脑上敲下博士论文初稿正文的*后一个字,如释重负。我至今都有点难以置信那一年的不知疲倦,每天不足6小时的睡眠,近23万字的写作,白天还得应对接踵而来的行政工作,我想唯一能够解释的应是“为母则刚”。2016年6月,我博士按期毕业,同年9月,小宝正式开启小学生涯。 当然,惭愧的是,尽管毕业之际,我希望尽快完成博士论文的修改并付梓,但也许是已缺乏足够的动力来促成这一工作,再假以行政事务忙碌为借口,虽惠国师曾旁敲侧击提醒过多次,此事终究还是延宕至今。 说到惠国师,也许再多的笔墨也不足以表达我的感谢。2004年9月,我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笔试和面试分别**的成绩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正式师从惠国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初见是在丽娃河畔文科大楼的六楼,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老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印象中,惠国师从未有过疾言厉色的时候,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硕士三年,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为学之道,更多的是为人之道。2007年7月,我毕业留校工作,惠国师依旧对我十分关心,工作上颇多指点。承蒙不弃,在工作五年后,我再度拜入惠国师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能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继续词学与女性文学相关的研究。惠国师与我父亲一般年纪,这十多年来,他在我心中,早已如师如父。我想,这部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书稿的出版,也可算是我向他递交的一份期中作业吧。 书稿出版在即,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学校和中文系的同事、师叔师伯们给了我很多有关论文的指导与建议,有时他们翻检文献时看到与民国女性词相关的材料,会主动发送与我;师弟师妹们在我工作分身乏术时,常替我去各大图书馆核查相关文献资料;硕士研究生熊雪、詹斐然替我承担了书稿部分引文的校对工作……有时我常常感慨,此生何幸,一路走来,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 身陷繁杂的行政事务,我同时也时常感叹,尘世碌碌,所缺唯一方安静的书斋。在这个夏末的午夜,恍若我又置身于五年前那个初夏的夜晚,正在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划上句号。这是一天中*为清静的时光,耳畔依旧传来小宝均匀的呼吸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当我敲下如许文字,也算是向不惑之年的自己致敬。 徐燕婷2021年8月于嘉怡水岸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作者简介

徐燕婷,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兼任CSSCI来源集刊《词学》编委、编辑,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晚清民国词学与女性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一般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月满西楼——李清照传》,合作出版《民国闺秀集》(全八册)、《纳兰词评注》等。并在《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个别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