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作者:肖富群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5.5(7.7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版权信息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在老年流动人口当中,有一个非就业原因、跟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群体,称之为“老漂族”。本书以“老漂族”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基于北京、南京、郑州、绵阳、佛山五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群体特征为研究基础,从社会适应、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居留意愿、社会福利五个方面探讨“老漂族”的生活状况。研究发现:“老漂族”当中以较年轻、在婚、身体状况较好、省内流动的农村老人居多,“漂龄”较短,多以支援子女和投靠子女为目的,心理适应较差,归属感较低;“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表现一般,流动意愿对社会适应及其大部分维度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的社会认同表现一般,流动目的对社会认同及其大部分维度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表现较好,城乡背景、健康状况、地域融入、心理适应、社区参与等因素会影响其生活满意度;“老漂族”在子女所在地的定居意愿较高,性别、年龄、流动半径、流动目的、“漂龄”等因素对其居留意愿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在子女所在地享受到的福利水平一般,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流动半径、“漂龄”的“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存在群体内部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书提出了改善“老漂族”社会福利的政策建议。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五 研究的意义

**章 “老漂族”: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
一 新闻媒介呈现的“老漂族”形象
二 国内“老漂族”研究的文献述评
三 国外老年人口迁移研究文献述评
四 当前“老漂族”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及其城乡差异
一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尚未明晰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及城乡差异

第三章 流动意愿对“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
一 “老漂族”的社会适应与流动意愿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流动意愿和社会适应的基本状况
四 流动意愿对“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
五 影响“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因素

第四章 流动目的对“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 流动目的与“老漂族”社会认同之间的关联性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流动目的与社会认同的基本情况
四 流动目的对“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影响
五 影响“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因素

第五章 “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生活满意度是老年人口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四 影响“老漂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第六章 “老漂族”的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一 去与留是“老漂族”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居留意愿和影响因素
四 影响“老漂族”居留意愿的具体因素

第七章 “老漂族”的福利状况及群体内部差异
一 “老漂族”福利研究是一个重要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及差异
四 “老漂族”的福利困境
五 不同“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存在差异

第八章 “老漂族”的社会政策议题
一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目标
二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原则
三 创新“老漂族”福利供给方式
四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具体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肖富群,1975年生,湖南永兴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犹他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广西学者。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研究方法、人口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    陈丽霞,1994年生,山东蒙阴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人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