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作者:王锐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318980
  • 条形码:9787547318980 ; 978-7-5473-1898-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本书特色

1.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聚焦于近现代大变革时期中国政治思想的转型与突破。通过深入分析不同政治与文化立场的学者,包括章太炎、钱穆、吕思勉、陈独秀、李大钊、嵇文甫、胡绳等的政治观、历史观、□□观,勾勒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变迁的基本脉络。

3.宽广的历史视野,细微的史料爬梳,清晰而不乏深度的论述理路。从三个基本要素,分辨衡量众多政治思想流派:对于中国与世界基本状况的认识,有效解决复杂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与不同群体沟通的能力。

4.明确的实践趋向和现实意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意识是:探索在当代语境下,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思考国家治理问题,进而寻找“新的政治”。

5.典雅装帧设计。封面采用特种纸印制、烫金工艺,内文使用全木浆双胶纸,值得珍藏!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作者聚焦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型,深入分析不同政治与文化立场的学者如何从对时代变局的认知出发,阐释、评析、检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力图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的古今连续性与扬弃性呈现出来。

全书分为章太炎的思想遗产、传统的能动性、寻找“新的政治”以及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四个主题——而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意识,则是尝试探索在当代的语境下,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如何梳理中国传统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思考国家治理问题,以及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前言

本书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作者聚焦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型,深入分析不同政治与文化立场的学者如何从对时代变局的认知出发,阐释、评析、检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力图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的古今连续性与扬弃性呈现出来。

全书分为章太炎的思想遗产、传统的能动性、寻找“新的政治”以及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四个主题——而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意识,则是尝试探索在当代的语境下,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如何梳理中国传统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思考国家治理问题,以及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目录

自序:“政治能力”从何而来?



一、章太炎的思想遗产

1.历史国情与制度设计

□.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认同

3.风俗良莠与政治兴衰

4.章太炎对民初政局的批评及其内在困境



二、传统的能动性

1.《地球新义》与廖平的中外形势论

□.钱穆的历史教育论表微

3.钱穆的“政治史学”

4.吕思勉的中国政治变迁论



三、寻找“新的政治”

1.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

□.李大钊“新中华□□主义”的理论意涵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古代民本思想

4.《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的启示



四、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

1.儒法传统与中国古代政治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何以可能?

3.重思清末的地方自治

4.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



后记
展开全部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相关资料

本书“履正而行”,对一系列近代政治思想史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基源式解读,在史观上尤具反思与开拓之力,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基础。

—— 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王锐的新作《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意在从思想史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特征。既重视梳理革命思想的历史,也着眼于分析革命与传统之间的扬弃关系。

——萧武,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履正而行: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作者简介

自序:“政治能力”从何而来?



一、章太炎的思想遗产

1.历史国情与制度设计

□.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认同

3.风俗良莠与政治兴衰

4.章太炎对民初政局的批评及其内在困境



二、传统的能动性

1.《地球新义》与廖平的中外形势论

□.钱穆的历史教育论表微

3.钱穆的“政治史学”

4.吕思勉的中国政治变迁论



三、寻找“新的政治”

1.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

□.李大钊“新中华□□主义”的理论意涵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古代民本思想

4.《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的启示



四、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

1.儒法传统与中国古代政治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何以可能?

3.重思清末的地方自治

4.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



后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