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作者:蔡曙山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76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7.5(7.0折) 定价  ¥1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36308
  • 条形码:9787010236308 ; 978-7-01-02363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对认知科学的研究深入,内容丰富,案例翔实,体现了交叉学科的丰富性,涵盖认知科学五个层级重要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书出版,将对我国认知科学及交叉学科的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本书体例规范,内容丰富,完全与课程教学为依据,在板块设计上有多重考虑,有理论分析,有相关知识介绍,有案例分析,有课后自考题,有延伸阅读,有章后参考图书。不仅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拓宽了原有教材的局限,是水平很高的学术图书和教材。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以人类心智为对象,以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为目标,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创立,采用的是交叉学科框架。2015年以来,本书作者提出心智进化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使认知科学从交叉学科转变为单一学科。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15ZDB017)的很终成果。全书以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为指导,从脑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五个部分共18章,展开对人类心智和认知的研究。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约30轮次的课程实践的总结,资料翔实,成果丰硕,一些研究成果属于抢先发售披露。 本书是“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第二批书目中的一本,按照18周的教学内容安排,易于组织教学,适合认知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领域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用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以上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目录

致谢 丛书总序 导言 **部分 脑与神经认知 **章 认知的神经科学基础 **节 脑与神经系统的进化和基本结构 第二节 脑的偏侧性和左右脑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左右脑的原始功能和脑的进化 第四节 大脑偏侧性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第二章 心智与意识 **节 心智 第二节 心智的进化 第三节 心智与意识 第四节 心智与认知 第三章 心身问题 **节 心身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当代科学的心身问题 第三节 涉身心智与心智哲学 第四节 从心智五层级认知自我与他人 第二部分 心理认知 第四章 感知觉和注意 **节 感觉 第二节 知觉 第三节 错觉 第四节 注意 第五章 表象和记忆 **节 表象 第二节 记忆 第三节 表象与认知 第四节 动物有思维吗 第三部分 语言认知 第六章 语言:人类认知的基础 **节 符号的动物 第二节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语言加工和符号学的三分框架 第四节 语言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第七章 句法加工和语句结构 **节 自然语言的句法结构 第二节 传统逻辑的句法结构 第三节 一阶逻辑的句法结构 第四节 艺术符号系统和句法加工 第八章 语义加工和意义理解 **节 指称和意义 第二节 真值函数语义学 第三节 模型论语义学 第四节 形式语义学 第五节 对不能言说的应该保持沉默 第九章 语用加工和语言交际 **节 语言的意义在于应用 第二节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第三节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 形式语用学 第五节 语用交际模型及其应用 第四部分 思维认知 第十章 概念与认知 **节 思维的起点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节 概念问的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加工 第五节 概念隐喻 第十一章 判断与认知 **节 思维的基本单元 第二节 直言判断与逻辑方阵 第三节 复合判断 第四节 判断的加工 第五节 判断隐喻 第十二章 推理与认知 **节 思维的核心能力 第二节 解释前提的推理 第三节 扩充前提的推理 第四节 推理的加工和心理逻辑 第十三章 决策与认知 **节 认知科学的新宠 第二节 理性的决策和非理性的决策 第三节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 第四节 卡尼曼的双系统加工理论 第十四章 无意识思维 **节 意识和无意识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第三节 无意识的心智 第四节 无意识的认知 第五部分 文化认知 第十五章 自然、文化与文明 **节 自然与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文明 第三节 老子的自然文化观 第四节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 第十六章 科学、哲学与宗教 **节 科学认知 第二节 技术认知 第三节 哲学认知 第四节 宗教认知 第十七章 人类去向何方 **节 认知科学的终极问题 第二节 文化的发展与失落 第三节 创新和毁灭的发明 第四节 先进文化引领人类前进方向 后记 我的认知科学之路 附录一 廿载一觉认知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清华大学一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创建发展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历程回顾 附录二 蔡曙山认知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项目成果 附录三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附录四 本书图片来源一览表
展开全部

认知科学导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蔡曙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和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界联席会议顾问专家;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协理(Assessor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History&Philosophy of Science/Division of 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IUHPS/DLMPS,2007-2011);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Coun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miotics Studies,IASS/AIS,2004--2007);国际符号交际学会会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ology Institute,ICI)。著有《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1998)、《语言、逻辑与认知》(2007)、《自然语言形式理论研究》(2010);主编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Proceeding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2011)、主编Mind and Cognition(2014):译著《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类能力》(2010)等多部。在国内外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中国知网》全文选用80多篇。研究领域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