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8.1(7.2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110390
  • 条形码:9787571110390 ; 978-7-5711-103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本书特色

“永远的黄河丛书”从自然、人文和治理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基本情况和她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本书是其中的《百折不挠》分册,主要讲述了黄河的人文历史。内容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适合学生和大众阅读。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内容简介

本套书从自然、人文和治理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基本情况和她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百折不挠》主要讲述在黄河滋养下人类文明的诞生以及黄河两岸农耕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背后的历史,朝代更迭、古都文化以及在历史进程中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对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塑造。探寻黄河文化作为民族之根和魂的含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内容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适合学生和大众阅读。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目录

**章 黄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节 旧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址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址
第三节 口耳相传的远古神话
第二章 连绵不绝的黄河文明
**节 追寻农耕文明足迹
第二节 文字:述说文明的起源
第三节 黄河科技文明: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第三章 黄河岸边的百家争鸣
**节 道法自然的道家学派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儒家学派
第三节 智慧纷呈的墨家、法家、兵家
第四章 黄河滋养的千年古都
**节 八水绕城:西安
第二节 千年帝都:洛阳
第三节 黄帝故里:郑州
第四节 殷商故都:安阳
第五节 城摞城:开封
第五章 流淌着的黄河记忆
**节 寻觅黄河岸边的瑰宝
第二节 黄河文化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不朽的诗词经典
第六章 海纳百川奔腾向前
**节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第二节 黄河流域内多元文化融合
第三节 黄河文化的传播扩散
第四节 新时代的黄河精神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节选

二、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包括位于灞河岸边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个地点。蓝田猿人生活的年代大约在距今115万年至65万年前。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的猿人上下颌骨化石、头骨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在对蓝田猿人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1982年,蓝田猿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猿人前额低平、较宽,眉脊粗壮隆起,头骨骨壁极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仍保留不少似猿的特点。蓝田猿人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石片、石球等。这些石器打制粗糙,但其中的刮削器已有直刃、凸刃、凹刃、复刃等形式,表现出石器的打制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另外,在化石层里还有几处灰烬、炭屑,说明蓝田猿人会使用火,这是又一处人类用火的实物证据。 和蓝田猿人同时生活在这一带的动物有40多种,其中有可供人类捕食的食草动物,也有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的凶猛野兽,如中国缟鬣狗、野猪、三门马、葛氏斑鹿、剑齿虎、短角丽牛、猎豹、大熊猫、剑齿象、爪兽、水鹿、巨貘、毛冠鹿、猕猴等。 根据对动物群的构成和蓝田猿人生活时期红土层的研究推测,当时此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山上林木茂盛,山前水草丰茂。蓝田猿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下了人类历史上灿烂的一页。 三、大荔人遗址 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凭借着简单的工具~一木棒、石器猎取食物,捕获猎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经过漫长的年代,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进化。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生活的年代大约在距今23万年至18万年前。大荔人头骨化石骨壁比较厚,颅顶低矮,眉脊粗壮,前额后倾,颧骨不高,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属于早期智人类型。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渭河,在滋养大荔这片沃土和人民的同时,孕育了大荔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2001年,大荔人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人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大多是石片和石核,制造时以锤击法为主,偶尔用砸击法,打制技术比较原始。石器组合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次之,还有少量的石锥和雕刻器。 在大荔人遗址,除了发现的大荔人头骨化石,还有大量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犀牛、肿骨鹿、斑鹿、马、河狸、野猪、野牛、普氏羚羊等动物化石,还有鲤鱼、鲇鱼、蚌、螺等水生动物化石。发现的植物孢粉化石不多,有蒿、菊、藜、松、柏、云杉等。从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判断,大荔人生活时期当地的气候比较温和,也可能有点干燥。 四、丁村人遗址 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岸边的丁村曾经因丁村人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丁村人生活时代距今约lO万年。 丁村人化石以3枚古人牙齿化石和1块小孩的顶骨化石为代表。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几块化石,它们为考古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信息,曾轰动世界。3枚牙齿的形态特征都与现代黄种人相近而与白种人相差较远,其发达程度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顶骨后上角的形态表明,该个体可能具有印加骨,这是与北京猿人相近的特征。这些都为中国古人类进化的连续性提供了证据。 丁村人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球、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一般都较大。*具代表性的石器为三棱大尖状器,因其具有显著特点,因而又叫“丁村尖状器”。丁村人用这些石器狩猎野兽、采集野味野果,在汾河两岸生息繁衍。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丁村人遗址出土的器物越来越多,构成了一套丁村人打制成的石器,其中有生产类的,也有生活类的。 当时的气候温和,林木茂盛。汾河河谷宽阔,河两岸林木葱郁,岸边生长着茂密的蒿草、野菊,森林中有狼、狐、獾和熊,鹿、羚羊、犀牛、象、野马、野驴、野猪出没于河边,青鱼、鲤鱼等在汾河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五、灵井“许昌人”遗址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西北约15千米的灵井镇。灵井“许昌人”遗址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2007年,灵井遗址出土了古人类的头骨化石,根据惯例,此次发现的猿人被命名为“许昌人”。这一发现人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灵井“许昌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发现,“许昌人”头骨穹隆低矮、脑颅扁平,具有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县猿人等的原始共同特征。同时,“许昌人”还呈现向现代人过渡的重要特征,如头骨变薄,头骨结构呈现纤细化,脑容量增大,眉脊较为纤细等。 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原始牛、普通马、披毛犀、野猪、马鹿等20余种,出土的动物骨骼中不少有刻画、砍砸等人工痕迹,另外,还出土大量石器、骨器、早期陶片等,如细石器、牙制工具和雕刻艺术品。这对于研究东北亚细石器的传播与发展、细石器的制作技术和华北地区陶器的起源等,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对探索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等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P6-9

“永远的黄河”丛书-百折不挠 作者简介

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是黄委会治黄宣传的专业部门,其主要宣传媒体和手段有电视、报纸、互联网络等新闻传媒,又有图书、期刊、志书的出版,还有文博展览展示。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方针、路线、政策、承办黄委重大治黄项目和活动及日常工作的新闻宣传报道;负责有关黄河治理开发、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及相关学科科技图书及黄河流域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社科类图书出版发行;治黄科技、综合类期刊地出版发行;治黄文物的收藏与成果展示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