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作者:曹伯韩 著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12.2(2.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4.3(5.4折)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7024253
  • 条形码:9787557024253 ; 978-7-5570-2425-3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作者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结合了中国传统学术与现代西方学术的分类体系,介绍了国学基本门类的基础知识。其中许多在民国时期被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已属高深,比如佛学、理学等内容,我看得也似懂非懂。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并非抱残守缺、敝帚自珍,把所谓国学神秘化、高深化,而是站在世界学术和现代学术的高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学的发展方向、学习和研究国学的意义所在,态度客观平实,却又见解高妙。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内容简介

《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适合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上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阅读。本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目录

序 / 1

编 例 / 01

**章 概 说 / 001

一 所谓国学 / 001

二 国学在清代 / 002

三 国学的分科 / 004

四 国学的派别 / 006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 008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 009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 010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 011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 012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 013

第二章 语 文 / 015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 015

一二 所谓小学 / 016

一三 六 书 / 017

一四 字形的演变 / 019

一五 字义的演变 / 020

一六 训诂学 / 022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 023

一八 方言学 / 024

一九 字音的变迁 / 025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 026

二一 双声叠韵 / 027

二二 反 切 / 028

二三 四 声 / 029

二四 声韵学 / 029

二五 字 母 / 032

二六 韵 部 / 033

二七 古音之推定 / 035

第三章 古 物 / 037

二八 金石之学 / 037

二九 殷墟发掘 / 039

三〇 甲骨之学 / 039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 041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 042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 044

三四 古物与古书 / 044

第四章 书 籍 / 047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 047

三六 版本之学 / 049

三七 校雠之学 / 050

三八 章句之学 / 051

三九 目录之学 / 052

四〇 图书分类法 / 053

四一 辑佚及辨伪 / 056

四二 类书及丛书 / 057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 059

第五章 经 学 / 061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 061

四五 《易经》 / 063

四六 《书经》 / 064

四七 《诗经》 / 065

四八 三 礼 / 066

四九 《春秋》 / 068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 069

五一 经之传授 / 070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 072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 073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 074

五五 清代的经学 / 075

五六 经学的扬弃 / 077

第六章 史 地 / 079

五七 所谓正史 / 079

五八 正史的内容 / 081

五九 编年史 / 082

六〇 纪事本末 / 083

六一 别 史 / 083

六二 政 书 / 084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 086

六四 学术史 / 086

六五 史 评 / 087

六六 地 理 / 089

六七 历史哲学 / 090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 091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 092

第七章 诸 子 / 096

七〇 诸子的学术派别 / 096

七一 儒 家 / 098

七二 道 家 / 100

七三 墨 家 / 102

七四 别墨及名家 / 103

七五 法 家 / 104

七六 兵家及其他 / 106

七七 王充之学 / 107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 108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 110

第八章 佛 学 / 113

八〇 初期的佛教 / 113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 115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 117

八三 小乘诸宗 / 118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 119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 121

八六 佛学与儒学 / 123

八七 因明学 / 125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 126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 128

第九章 理 学 / 129

九〇 宋明理学的产生 / 129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 131

九二 张载及二程 / 132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 134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 137

九五 浙东学派 / 138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 139

九七 王阳明之学 / 139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 142

九九 理学批判的*高发展 / 144

一〇〇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 146

第十章 诗赋词曲 / 148

一〇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 148

一〇二 *早的诗总集 / 149

一〇三 楚 辞 / 151

一〇四 赋 / 152

一〇五 乐 府 / 153

一〇六 五言诗 / 155

一〇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 156

一〇八 唐 诗 / 158

一〇九 李白、杜甫 / 159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 160

一一一 词 / 162

一一二 重要词人 / 163

一一三 散 曲 / 164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 166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 166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 168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 169

一一七 六朝文 / 170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 172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 173

一二〇 所谓古文义法 / 175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 176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 178

一二三 文艺论评 / 179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 180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 182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 182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 184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 186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 187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 188

一三〇 宝卷、弹词、鼓词 / 189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 190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 192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 194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 194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 195

一三五 数 学 / 197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 199

一三七 医 学 / 200

一三八 应用技术 / 201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 202

一四〇 艺 术 / 202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 203

一四二 音 乐 / 206

本书参考书目 / 210


展开全部

大师国学经典书系:国学常识 作者简介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学家,曾任香港《华商报》翻译、桂林《自学》月刊主编、昆明《进修月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国语文》编委等职。著有《通俗文化与语文》《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文法初阶》等语言学专著,《国学常识》《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中国近百年史十讲》等文化普及读物。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