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带你读懂清明上河图
¥12.0¥29.8这就是京剧(2022总署推荐书目)
¥12.2¥35.0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52.8¥69.0制作进行:一本书让你彻底了解动画制作
¥16.3¥45.0如何写影评 (插图修订第8版)
¥17.2¥45.0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46972
- 条形码:9787559646972 ; 978-7-5596-4697-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本书特色
本书完成于1987年,原名《艺术创造工程》,乃是余秋雨在八十年代开设的一门同名重点课程的讲稿,篇幅不大,却能将古今中外对艺术的至高认知溶于一炉,既有奥义,又有实例,既是入门,又是总结,极有分量而又十分好读。
本书预设的读者是中国艺术家,而中国艺术家大多缺少理论习惯,因此书中尽量讲述实例,故意重点选取近代以来创造意识特别强的法国,请法国的艺术家一一论述创造的理由。为了形象、完整而又动态地说明理论问题,书中又列举了诸多欧洲当代电影。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内容简介
◎余秋雨“学术四卷”第三部,历时数年,亲自修订,定制定稿纪念版。
◎余秋雨学术生涯的至高杰作,写给所有中国艺术家的。
◎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两个成功秘诀,它们的背后都潜藏着两大隐秘结构,即“无结论的两难结构”和“半透明的双层结构”。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目录
引论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一 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二 半透明的双层结构
本论 艺术创造论
**章 艺术本性
一 培根的定义
二 一种纯粹而孤立的创造
三 创造的说服力
第二章 艺术眼光
一 不是历史眼光
二 不是政治眼光
三 不是道德眼光
第三章 人生意识
一 人生况味
二 人生命题
第四章 哲理品格
一 从整体到哲理
二 传统名作的现代困境
三 艺术哲理示范
第五章 未知和两难
一 平庸作品验证常识,伟大作品探索未知
二 两难结构解析
第六章 集体深层心理
一 深层潜意识
二 “集体无意识”
第七章 直觉
一 直觉也能深刻
二 直觉是灵感的“黑箱”
三 发现式直觉和顿悟式直觉
第八章 造型
一 直觉需要变成艺术形式
二 情感的直觉造型
三 让哲理直观
四 “佛像效应”
五 内容不是问题,形式才是
第九章 象征
一 符号象征
二 寓言象征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节选
中外多数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都在研究常规。虽然它们也会频频举出一些伟大作品的例子,但也只是借用它们的名声来说明常规。
常规,对于科学、医学、法学、社会学来说都非常重要,但对艺术创造来说,这是平庸的另一种说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所记得的那些文艺理论条文,有哪几条不是对平庸的说明?你看:
“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又是心灵的反映”;
“文艺是情感的产物”;
“艺术典型应该超越真实形象”;
“艺术典型大多具有性格特征”;
“美追求平衡,但有时也可以打破平衡”;
“美追求完整,但有时也可以打破完整”;
“动静结合才是美”;
“虚实结合才是美”;
……
这些话都没有错,但讲了等于没讲,因为一切失败的作品也都符合这些教条。
遗憾的是,这些空话和废话是我们文艺教学的主流内容。
现代派文艺一旦被概括成理论,也产生了差不多的毛病。那些理论话语初听起来很新鲜,但通过几十年的空洞重复,也就变成了一种表层概念。结果,模拟多而创造少,即便有创造,也已无涉伟大。
我坚信伟大是有秘密的。对艺术来说,伟大作品的成功秘密,除了创作者的人格原因外,也不排除方法上的原因。我花费七年时间仔细钻研了世界上十四个国家在美学、艺术学上的主要著作,并进而研究古今伟大作品,尤其是近一百年来的现当代伟大作品,终于发现,这些作品背后都潜藏着两大隐秘结构,并由此建立了我自己的艺术创造论。
我有关伟大作品隐秘结构的理论,建立于一九八五年。当时我正为海内外多所大学讲授《艺术创造工程》,这个理论也就渗透其间。讲课教材出版后在文化学术界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台湾地区也立即出版了,而且由几家文化层级较高的出版社一版再版,尽管当时海峡两岸还没有开始文化交流。
教材的题目后来改成了《艺术创造论》。
对于课程之外的读者来说,教材总是显得有点沉重。因此,有必要把那两大隐秘结构用*浅显、简略的方式从书中勾勒出来,作为“核心论述”,便于大家快速了解一个大概。
我要讲述的两大隐秘结构为:
一、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二、半透明的双层结构。
下分述之。 一、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以它们谋生,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
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凡·高、毕加索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
这并不是说,杰出的艺术家在没有把事情想清楚之前就可以胡乱投入创作。更不是说,人们可以容忍艺术作品*后呈现出一团混乱和迷糊。
恰恰相反,伟大作品不清晰、不简明的意涵,正是艺术家想得*多却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的所在。世上想不出答案的问题很多,但其中却有那么几个,一想就会搅动身心,卷入巨大的人生疑问,而且可以肯定,古人也曾经这么疑问,后人也必然会继续这么疑问。伟大的艺术家只要发现这样的地方,就会倾注自己*大的精力开始创作。
创作的起点是两难或几难并存,此耶?彼耶?是耶?非耶?十分为难;
创作的结果也是两难或几难并存,此耶?彼耶?是耶?非耶?继续为难。
在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在“艺术创造论”的课程中选用一些实例来阐释两难结构,效果很好。史上一切*重要的艺术理论都必须通过实例来阐释,这连高深的里格尔都不能例外,而且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吃力,所举实例有一半比较勉强。在他之前,莱辛用一座雕塑《拉奥孔》来阐述美学课题,似乎做得更经典。我对自己阐释两难结构的实例是满意的,容易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艰深的学理,因此在这篇引论上也不能省略,愿意从更高视角上重新进行简要叙述,读者可以对照阅读。 **个例子,德国布莱希特的剧作《伽利略传》。
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至少有两种常规选择:
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
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
这两种选择,不管哪一种,都有主题思想,都有正确结论,而且都有可能写得精彩动人、气魄宏伟。但是,布莱希特都放弃了,他故意选择了一个*为难的结构。
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这对意大利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极严重的打击。教会赦免了其死罪,把他流放到了北方森林的一个小木屋中,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们也从道德和友情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学生们在争论:对人生而言,两点之间*近的距离究竟是直线还是曲线?
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如果说当时屈服是可以原谅的,那也不对,因为正是他的屈服,使整个科学界一蹶不振了很长时间,这中间不知有多少可能出现的成果被压抑了。那么,结论究竟何在?
没有结论。
只要出现了一种类似于结论的意见,立即就会遭来同样力度的反驳。显然,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而且坚信这种苦恼必将传之后代,没有出头之日。
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高贵……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作者简介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9.8¥23.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2.3¥24.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1¥39.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3.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