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3(4.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765754
  • 条形码:9787508765754 ; 978-7-5087-657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吴庆红说了这样一段话来强调临终关怀以及编写本书的意义所在:临终关怀的对象是临终者及其家属,对于临终者而言,临终关怀的意义在于*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安详又不失尊严地走完生命的*后一程。对于临终者家属而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死亡观,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家属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为亲人的离开做好心理准备,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在中国,临终关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内容简介

本书还原临终关怀的现状,将引起读者对临终关怀和生命深层次的思考;从志愿者、关怀对象、当代大学生等角度阐述临终关怀的深刻意义及影响力;真实记录临终关怀对象的顽强意志,是在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用情感伴护的方式为临终关怀对象提供精神上的“拐杖”支持,使之成为该群体在生命*后阶段提高生命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力量。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目录

Part 01/生命之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情之所起,一往情深,因为遇见,所以我们想要伴你同行

用热情与陪伴填补生命的空缺//003

活着是生命的目的//005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007

知是归期,却也笑迎//009

用微笑交换眼泪//011

别把孤独留给老人//013

愿微笑照亮希望//015

温暖你我常伴//017

青春的职责//019

用心筑温暖//021

温暖关怀//023

生命珍贵脆弱,却向死而生//025

美景转瞬即逝,且行且珍惜//027

陪伴使你我坚强//029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031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033

让温暖“常驻”生命//035

只此一生,惜之所有//037

另一个世界的不平凡//039

笃学老叟,请多指教//041

骄阳似火,温暖你心//043

九月重阳,温纯我心//045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047

不负时光,陪伴所爱//049

向死而生//051

改天再忙//053

可爱的人//056

小确幸//058

遇见//060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062

应笑看,月圆月缺,花开花落//064

生命的末班车,我陪你乘坐//066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068

我曾见过夏花般的生命//071

你的善良,岁月不忍欺//073

感召内心深处的那曾经//075

用世间温暖与你相遇//077

心怀慈悲,行如绳墨//079

往后余生,安暖相伴//081

微笑,亦是一服良药//083

超越长眠“零度”的沸腾//085

陪伴,*好的良药//087

陪伴是*好的告别//089

来过我生命的他们//091

白色世界的一抹红//093

触手可及的温暖//095

给心情涂上关怀//097

黑匣子里有微光//099

倾听心的诉说//101

*“痛”的领悟//103

且过且珍惜//105

老有所依//107

生命的老去//109

手握心中暖//111

*美的相遇//113

人间值得//115

信仰生命//117

善始善终//119

暖心之旅//121

花香四溢//123

心暖生命//125

陪伴//127

恒在//129

茶香//131

征服//133

人生主场//135

不负时光//137

内心的暖化//139

我的同乡奶奶//141

心怀祖国,满心珍惜//143

为你倾听 因你倾心//145

暮色蹒跚,幸而与共//147

愿陪您驱散孤独//149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151

待下次花开之时,再相见//153

心态决定幸福//155

乐观是病痛的良药//157

愿时光能缓,让我永远陪伴//159

Part 02/人生之道

用我们的笔,传递你们的声音

奉其一生,素履以往//163

学无止境,乐此不疲//166

将相本无种,幸福需自寻//169

蹉跎一生 心怀希冀//172

浮生若梦,往昔已存,今朝正续//175

喜提乐观,尽如人意//178

外看残酷的现实 内练坚强的内心//181

眼里有甜蜜,心里有幸福//184

淡然处之 强者自强//187

生活可期 笑而以对//190

奉其所有 心怀感恩//193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196

关怀常在,温情承载//199

零距离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202

就此一生,谁无坎坷//205

乐观以对,馨享生活//207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210

趁你还在,趁我还爱//213

无惧岁月,一生乐学//215

一带一路,精神永驻//217

生如夏花,岁月静美//220

亦师亦友 关怀共有//223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226

平凡之叶,朴实无华//229

纵情高歌,乐观楷模//232

Part 03/志愿之说

让世界充满爱

情之所系,望其安康 ——家属陪伴者访谈//237

感悟生命,遇见自己 ——生命关怀志愿者访谈//270

医怀众生,温暖同行 ——医疗工作者访谈//315


展开全部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节选

用热情与陪伴填补生命的空缺 我们活在世上,一生中,金钱、权力、荣誉等其实都不重要,这些如果没有生命作保障,便全等于零,因此生命是每个人所拥有的*宝贵的财富。如果说热情是生命中对他人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和态度的表达,那么陪伴则是生命中*长情的告白,它是有温度、有内容的爱,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好的爱。而我们志愿者所要做的便是用这世上*好的爱来填补生命的空白。 我们来到病房前,看到屋内住着两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在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两位奶奶之前,认为她们和正常的老人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是生病住院罢了。两位奶奶在看到我们之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在我告诉奶奶们我们是来看望她们的时候,她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奶奶们躺在病床上开始和我们唠起了嗑,慢慢地对我们讲起了那些独属于她们的故事,而我们安静地坐在病床旁倾听。我们了解到,一位奶奶年轻时是位老师,桃李满天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怕的疾病让她早早地躺在了病床上。当我们问起她的儿女时,老人的神情一顿。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但是已经十多年没有来探望过她了。因此,我们猜测这位老人已经住了十多年的院,这个猜测后来得到了证实。这位老人的晚年是不幸的,虽然她年轻时是播洒智慧的园丁,获得了一代代学生和来自社会的尊敬与爱戴,却没有得到自己孩子的陪伴。世界上*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一个爱你懂你的人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感动。我们为老人点播了她喜欢的电视节目,老人眼里满含着幸福的泪水。 另一位奶奶似乎是长期瘫痪在床,没有刚刚那位奶奶看起来有精神。可怕的疾病使奶奶的头发都掉光了,我**眼以为那是位老爷爷,差点把她叫成了爷爷,我因此而感到特别愧疚。老奶奶平平地躺在病床上,不动也不发声,异常安静,看得出来她非常虚弱。我突然为这位老奶奶感到难过:在疾病面前,人类总是无能为力!有时候,击败一个人的是其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从护士口中了解到,这位老人年轻时也是老师,她也曾意气风发,可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打磨。我想到,人生本就短暂,生命本就脆弱,年轻的我们也难免会有生病、老去的一天,不禁越发因生命的脆弱而悲伤了。病房里,气氛也变得忧伤起来。 我们为了活跃气氛,模仿脱口秀演员表演节目,插科打诨,病房里瞬间热闹起来。我们来探望老人们之前,特地学了几支广场舞,为了让爷爷奶奶们更加高兴,便跳起了舞蹈来。爷爷奶奶们越发开心,甚至开始给我们鼓掌打节拍。大家的脸上都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我们用热情和陪伴走进老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和他们熟悉起来了。也许是我们的热情打动了他们,又或许他们太缺少陪伴,因此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感到格外喜悦。这些宝贵体验让我明白,有些时候老人更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而并非儿女的成就有多大。而我们的热情带给老人们的点点快乐也让我们感到欣喜。 我突然有感而发,希望天下的儿女,不仅要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伴父母,常回家看看,还要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用自己的热情让父母感到儿女的爱! 志愿者:王晓晓 活着是生命的目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我作为一个医学生*初感悟到的,我也逐渐了解到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遭受疾病的折磨,所以人这一生,免不了要进一次医院。而医院如同一面明镜,照尽世间的人生百态与人情冷暖。 我走进病房,空气中充斥着一股难闻的消毒水味儿。在一张床上,躺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那是一位胃癌晚期患者。虽然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却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更好。我们叫他李伯伯。他是个农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表现出一般人所不曾有的豁达。我们了解到,他是正月里查出来得了癌症,在本该安享幸福的晚年突然横生疾病,这对老人来说非常不幸。刚开始他也感到绝望,但日子久了,他也逐渐豁达了。他对我们说:“你看,人就是来这世上走一遭。我活了大半辈子了,酸甜苦辣都尝过,没什么遗憾了。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不如开开心心的。”由于是癌症晚期,不能做根治手术,只能做姑息性手术,病痛折磨着老伯,他瘦得皮包骨,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老伯跟我说,他年轻时身强力壮很少生病,家里的重活基本都能干,即使到了老年身体也算不错,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想到会得癌症,真是造化弄人。 在治疗期间,李老伯的老伴形影不离地陪着他。从他老伴的脸上,我看出了故作坚强。我知道,她肯定很爱李老伯,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白首不相离”的忠贞,是共同克服困难的决心,是面对人间疾苦的乐观。虽然她很憔悴,但脸上露出的常常是灿烂的笑容。奶奶除了鼓励李老伯外,还会与他聊一些生活琐事,让他放宽心。“你要好好养病,家里不能没有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几句话,饱含着她对老伴的殷切希望。但李老伯只是简短答了句:“知道了。”言简意赅,是安慰,也是无奈。 高中时,我熟读余华的《活着》,感触颇深。“活着”,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却有着难以承载的厚重。你永远不知道噩耗哪天会来临,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志愿活动结束,我跟老伯夫妇告别时,老伯多次嘱咐我注意身体,别拿健康的生命来挥霍,健康是无价的。 对于临终病人而言,你远不知道他们要承受多大的苦痛,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大型纪录片《人间世》里说道:“任何生命都是高贵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让他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医学的干预,以及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满足病人生活的*大目标时,才更合理。” 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活着就是他们的目的,但对于拥有健康身体的我们来说,如何活着才是我们生命的目的。 志愿者:邓琳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志愿者,一听就是一个充满希望与阳光的词汇,因为它带了互助和无私回报的精神来到这个世界。这样一个美好的身份,带着善意与阳光去陪伴一个孤独而忧郁的伙伴,它就是“死亡”。 那天早晨,是我**次参加“临终关怀”志愿活动。我和朋友们乘坐公交车到达了目的地。医院的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这和其他的医院一样,但它却有特别之处,那就是这里热情的爷爷奶奶们让整个医院洋溢着特别的生机。 在这之前,我没有真正看见过这样一个关于“陪伴”的故事。沈爷爷和林奶奶是一对慈祥和蔼的老夫妇。奶奶行动不便,做过医生的爷爷进进出出,负责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我们进门时,刚好看见爷爷在给奶奶盖被子,他笑起来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小心翼翼的神情,满含深情、静静地凝视着奶奶。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定格成了一幅题为“爱”的温馨画面。 爷爷年轻时是一名医生,奶奶是本院护士。结婚以来,两人互相扶持照顾着走过了几十个春秋,从来没有分开过。现在因为奶奶身体没有爷爷好,爷爷便主动担负起照顾奶奶的责任。每天早上爷爷都会问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 有一次我去看他们的时候,爷爷正伏在床边,布满皱纹的手正颤抖着写下奶奶的检查报告数据。爷爷的本子上写下了每一次的数据,虽然爷爷写的数字因为手抖而歪歪斜斜的,但是我觉得上面的每个数字都是这世界上*好看的文字。爷爷一边写一边和我说奶奶的某项指标含量偏高、偏低或正常。当爷爷看到不正常的数据时,就会很担心。虽然他很唠叨,但是他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关心。 爷爷对奶奶的爱不仅温暖着奶奶,也温暖着我。爷爷奶奶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老了能和心爱的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哪里有你,哪里就是家。当你老了,走不动了,陪伴你的依旧是我。这就是所谓的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生活中的陪伴无处不在,老师、家人、朋友、恋人。陪伴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来到医院的我,听了爷爷奶奶们富有年代感却扣人心弦的故事,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爷爷奶奶与我并无任何血缘上的牵连,但是他们却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我们就像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真心地关心着对方。 关怀是一首诗,你的陪伴是对诗的歌颂。默默的陪伴,成了世界上*长情的告白。 志愿者:陈颖

生命的温度: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口述史” 作者简介

吴庆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丽水学院讲师、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丽水市心理卫生协会、丽水市健康管理学会发起人之一,现兼任副理事长、副会长。具有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专业背景,对高龄老人、临终病人有长达7年的服务与研究,曾获志愿服务大赛全国铜奖、浙江省金奖。已出版《青春关怀 心暖生命: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指导手册》。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浙江省一等奖4项、浙江省三等奖4项;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因指导学生“挑战杯”赛事多次获省级以上荣誉,被学生亲切称为“‘挑战杯’金牌教练”。曾获“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丽水市直机关优秀党员”“丽水市科协先进工作者”“丽水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丽水学院大学生最喜爱老师”等荣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