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上海话的腔与调

上海话的腔与调

作者:畸笔叟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739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55.4(6.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61.6(7.0折)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上海话的腔与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523101
  • 条形码:9787553523101 ; 978-7-5535-231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上海话的腔与调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用作者自序里的话说,“对上海话乃至世界各地方言的未来,一点也不乐观起来”,“这么好玩的东西,就这样没了,有点可惜,不如我来留她一留”。作者写方言随笔,“抱定宗旨,不去爬所谓的学术宝塔”,而是把上海话的故事都解散了来写,“就像学生子早操结束,不再立正排齐,突然可以三三两两,勾肩搭背,一路有言笑”。他从语言这一众人都感兴趣的角度入手,进而表现上海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特性,为“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张本。 本书作者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有关海派文化的写作,能够记录下往往会被普通人忽略,但一经讨论,又能引起众人共鸣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细节。这么好玩的上海话,一经这么好玩的文笔写出,使阅读者有如在看老一辈滑稽名家表演的上海独角戏,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上海话的腔与调 内容简介

作者畸笔叟,真名郑健,资深媒体人,策划过《东视广角》《今日印象》《闲话上海滩》等多档知名电视栏目。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篇名大都即为上海话惯用语,但并非只是语词解释,而有更为丰富的表述,大都是具体的故事背景中,将词源追溯、词义变迁、使用场景等一一道来,于语言的变化中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全书按篇名首字字母排序,并附有上海话惯用语检索表。能让老上海人产生共鸣,亦有助于新上海人在学习上海话的过程中了解上海文化,进一步融入上海。

上海话的腔与调 目录

A 阿王炒年糕 “阿”字打头的叫品 B 白相官 白相与白相人 百年前的街头对白 百年前的歇后语 “摆”字的老上海话 扳会 “浜瓜”还是“崩瓜”? 贬称99种 C 钞票里的切口 车垃三 “撑家当”与“掼家生” 吃别人家的出汗 吃豆腐 吃素碰着月大 出道 厨房间里的动词 “触祭”及其他 “戳”字不出口 绰号里的上海话 D “打横”小考 “大大弗大大”及其他 大舞台对过 “大兴轰”及其他 到苏州去 “等席子”及其他 电车里的老上海话 垫刀头 “吊八斤”与“五斤狠六斤” “顶”与“底” 斗地主里的老上海话 “堆老”与“慑气” F “发糯米嗲”及其他 犯关 “饭塥头”及其他 饭吃过了否啊? “饭”字的老上海话 角多老娘钿 覅哇啦哇啦! 弗罢 G 隑隑 杠棒陛了门背后 骨头轻 棺材 “鬼”字的老上海话 跪搓板 轧出老娘有饭吃 H “喊魂”及其他 漶浴 “花”字的老上海话 “滑头”与“滑脚” “黄伯伯”与“唐娘娘” 吓人 J “机关枪打棉花毯”及其他 “脚”字的老上海话 借一借 “筋”字的老上海话 酒醉的老上海话 卷铺盖 K 开大新 开伙仓 “开年礼拜九”及其他 拷浜 L “老虎窗里掼炸弹”与“六缸水浑” 老克勒 老势势 “老爷”与“二爷” “老逸客”白相“小散乱” “老”字打头的老上海话 “冷”字的老上海话 拎弗清 落帽风 M 美女哪能喊法 面孔 面孔难看哪能讲 模子 N “捻弗开”与“拿不出手” 廿三祭灶,倭豆咬咬 “娘冬菜”和“娘希匹” 娘舅 侬讲得好 “弄”字的老上海话 P 派斯米 盘迓猫猫 “跑”字的老上海话 “配模子”和“拉场子” “皮”字的老上海话 Q 棋牌里的老上海话 “前世”与“投胎” 枪篱笆 “腔”与“调” 敲定 缲边模子 翘辫子 穷人先出世 球戏里的老上海话 R “饶”字的老上海话 “日脚”及其他 “肉”字的老上海话 S 三字经式的老上海话 三字经式讲毛病 三字经式讲人体 三字经式宁波话及其他 “商量北寺塔”及其他 上只角 神抖抖 “势”字的老上海话 收骨头 “四时八节”及其他 “塑料铅桶”及其他 算盘里的老上海话 T 台面 淘浆糊 提手旁的老上海话动词 童谣 “头”字的老上海话 投五投六 “推扳”及其他 “暾”与“氽” 拖、多、破、磨、露 脱忒链条嗰猢狲 W 无事不登三宝地 X 鲜格格 “香蕉苹果马铃铛”及其他 小辰光的老上海话 “蟹”字的老上海话 “寻”字的老上海话 Y 眼睛地牌式 眼眼调 洋泾浜 洋泾浜的宁波小调 洋盘 “洋”字的老上海话 要死快了 爷叔 野鸡 一辔不瞀,先浸笋干 有数 远开八只脚 Z 张家姆妈叫一声 “赵”与“嘲” “猪五杂六”及其他 逐落羹 转弯分大小 做人十大窍坎 “做生活”与“吃生活” 上海话惯用语检索表
展开全部

上海话的腔与调 节选

借一借 上海话的“借一借”也很好玩,全国人民都讲“打方向盘”,只有上海人讲“借”。 除了*普通的“朝左面借”“朝右面借”以外,还有“稍许借一眼眼”或“再借过去点”呢,凸显上海人的精到与细腻。 从“借方向”又延伸到“借地方”: 比如会车的时候,可以“上街沿(人行道)借一借”; 又比如掉头的时候,可以“厂门口借一借”。 当然,也免不了有“侬借错地方唻”的尴尬时刻。 查“借”字,**义便是:暂时使用别人的财或物。 地盘,当然也可以视为财物的一种。 因此上海人的这个“借一借”是很有内涵的。 首先是有“公共意识”,我的车压着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朝左面借”还是“朝右面借”,都是借的别人的地,于是就有了敬畏,甚至会诚惶诚恐。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有些车子和行人经常罔顾其他车子和行人,大模大样,慢慢吞吞,手机打打,野眼望望,就完全不是在“借”的地盘上行走的意思,好像马路就是他们家的打谷场一样。 其次,既然是“借一借”,那就要按时还,这叫“契约意识”。 所以很多差头司机,尽管为了生意会乱停车,但也总还是关照乘客快一点,因为那地盘毕竟是借来的。 事实上很多车主的素质比差头司机差了不止一个头。 我就经常看见有些穿着入时的女车主将自己的豪华车胡乱地停在马路边,斜斜的,既不完全靠边,车尾又占着机动车道,任凭后来者怎么摁喇叭,就是油盐不进。 那架势,那眼神,也根本没有“借”别人地盘的意思。 上海人对“不是你家你又不挪窝”的人有个贴切的说法,就叫做“赖脚皮”。 再次,既然是“借一借”,便是有求于人,总要和颜悦色些,不好“狠三狠四”,吃相难看来兮。 于是就会主动礼让,至少也要做到招呼在先,这便是“文明意识”。 不知道从哪一年哪一天起,人们开始先讲“道理”了,讲“行车优先权”了,只要占着一点道理的边,就不再“借”,而是“抢”了。 必须指出,“借一借”丝毫也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而是一种“得理也饶人”的境界。 更重要的是,“借一借”还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是“借”,之前总要先格格山水,看看人家脸色。 这里,我要借用一下土方车的例子。 前些年,上海的土方车小转弯压死人的惨案一度屡见报端。 当然,我不得不先谴责一下开土方车的肇事司机们,并对无辜被夺去的生命(很多是孩子)表示遗憾。 而我想说的是,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外来务工者。当然,肇事司机也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外来务工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城市文明还不太熟悉。 开土方车的司机会认为,我小转弯是天经地义,不需要看信号灯之红绿。 骑自行车或开助动车的人也会认为,我绿灯直行是天经地义,其他车和人都该让我。 结果呢,天经地义加上天经地义等于天崩地陷,死的死,关的关。 如果大家头脑里都有一个“借一借”呢? 我小转弯是借,我绿灯直行也还是借,借别人之前,都先看一看别人的脸色如何? 这一看,就已经逃出生天。 “借”字在这里,直是千金难买! 不要不服气,大城市的人就是会少犯这种算不上高级的错误。 并非他们智商更高,而是更早听说各种状况,更多类似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更早懂得“借一借”的好处。 素质就是习惯,文明也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时日,会有代价。 所以,城市文明建设毕竟不等同于城市硬件建设,大马路摩天楼你可以后来居上超越之,但城市文明的积淀就好比树的年轮,后来者很难追上的,羡慕死了嫉妒死了恨死了也没用。 可惜的是,现在,上海的“借一借”文明也已经堕落到只停留在口头上了。 即便新的交通规则规定,机动车在斑马线前要让行人,但我们更加常见的,还是“抢一抢”“逼一逼”“冲一冲”“歪一歪”。 诚然,城市文明的发展也不是永远直线上升的。 就像沪股指数,我们曾经到达过6000多点的高度,现在不照样在3000点上下徘徊么?!

上海话的腔与调 作者简介

畸笔叟,真名郑健。老三届,插过十年队,务过五年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1984年起,服务广播电视媒体凡28年。曾经打造过沪上知名电视栏目《东视广角》《今日印象》和《闲话上海滩》。著有散文集《上海穿堂风》《上海野狐禅》《上海小日脚》《上海壁角落》和《上海名堂经》《上海有声色》《上海有嚼头》,以及短篇小说集《红土纪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