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作者:宋方强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575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5.0(4.3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7877194
  • 条形码:9787557877194 ; 978-7-5578-771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内容简介

  危重病是指各种危及患者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的疾病。随着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救治。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介绍了急危重症中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以各个系统为基础,介绍了每个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的诊断、处理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等。全书力求突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和了解急危重症患者特有的诊治思路、重点基础理论和诊治方法与护理措施,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希望《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能成为各级临床医生诊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得力助手。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内容丰富、简洁明了、贴近临床,是一本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著。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目录

**章 呼吸系统急危重症
**节 急性呼吸衰竭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三节 重症肺炎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第五节 重症哮喘
第六节 哮喘持续状态与猝死
第七节 肺栓塞
第八节 呼吸危重症机械通气治疗

第二章 消化系统急危重症
**节 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
第二节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第三节 肝性脑病
第四节 门静脉高压症
第五节 急性重症胰腺炎
第六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七节 暴发性肝衰竭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第三章 神经与精神系统急危重症
**节 高血压脑病
第二节 癫痫
第三节 帕金森
第四节 周期性瘫痪
第五节 阿尔茨海默症
第六节 血管性痴呆
第七节 脑损伤
第八节 颅内血肿
第九节 急性脑出血
第十节 癔症

第四章 循环系统急危重症
**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三节 肺动脉高压

第五章 泌尿系统急危重症
**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

第六章 风湿免疫系统急危重症
**节 痛风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七章 妇产科急危重症
**节 急性官颈炎
第二节 急性盆腔炎
第三节 前庭大腺炎和前庭大腺囊肿
第四节 外阴阴道炎
第五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六节 黄体破裂
第七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八节 急性羊水过多

第八章 儿科急危重症
**节 小儿厌食症
第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
第四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三节 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及预后评分系统
第四节 MODS的防治原则
……

第十章 休克
第十一章 常见急危重症的高压氧治疗
第十二章 烧伤瘢痕畸形的修复
第十三章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
第十四章 外科急危重症护理
第十五章 中毒的急救护理
第十六章 理化因素及临床危象所致疾病的急救护理
第十七章 肿瘤的病理诊断及放化疗护理
第十八章 血透室护理
第十九章 常见烧伤急危重症及并发症的护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节选

  《实用急危重症诊疗与护理》:  (三)非类固醇消炎药  非类固醇消炎药常见的有阿司匹林、舒林酸、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保泰松等。通过直接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损伤黏膜。其是弱酸脂溶性药物,在胃酸环境下溶解成非离子状态,药物使黏膜的通透性增加,破坏黏液碳酸氢盐的屏障稳定性,干扰细胞的修复和重建。非甾体抗炎药(NSAID)进入血液循环后和血浆清蛋白结合,抑制环氧合酶-1(COX-1)活性,导致内源性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削弱胃黏膜屏障对侵袭因子的防御能力。  (四)胃黏膜防御机制的障碍  正常的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包括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丰富的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生长因子等。当外界的食物、理化因素和酸性胃液损伤上述屏障后,可导致溃疡的发生。  (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胃排空加快,十二指肠的酸负荷增加,导致黏膜受损,诱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存在胃排空的延迟和十二指肠一胃反流,影响食糜的推进速度,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  (六)遗传因素  消化性溃疡患者一级亲属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单卵双生儿患相同溃疡病者占50%,因此遗传特质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因素之一。  (七)环境因素  本病具有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季节性,在美英等国,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在日本则相反,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溃疡的好发季节。  (八)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可影响胃酸的分泌,例如愤怒使胃酸分泌增加,抑郁使胃酸分泌减少。  (九)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疾病  有些疾病的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密切相关的疾病有胃泌素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储积病、肝硬化、尿毒症、肾结石等。  二、临床表现及特征  (一)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多表现为中上腹部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1.疼痛部位  患者多数以中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胃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偏高处,或剑突下、剑突下偏左处。胃或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可放射致背部。  2.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疼痛多呈隐痛、钝痛、刺痛、灼痛或饥饿样疼痛,一般可以耐受,剧烈疼痛提示溃疡穿透或者穿孔。  3.疼痛的节律性  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可有明显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发于两餐之间,持续到下次进食时,表现为“饥饿痛”,个别患者由于夜间胃酸偏高,可发生“夜间痛”。胃溃疡的疼痛发生不规则,常在餐后一小时内发生,经1-2h缓解,下次进餐时再次出现。  4.疼痛的周期性  反复发作时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秋末至春初季节常见。  5.影响因素  疼痛受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时加重,休息、进食、服用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和缓解。  (二)体征  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的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于溃疡的位置基本一致,有消化道出血者可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可确定溃疡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结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判断溃疡的良恶性以及分期。日本内镜学会将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表现分为3期:活动期(A期)、愈合期(H期)、缓解期(S期)。  2.X线钡餐检查  钡剂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所造成的龛影是诊断溃疡的直接征象。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缘整齐。四周皱襞呈放射状向壁龛集中,直达壁龛边缘。  3.Hp检测  对消化性溃疡进行Hp检测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应该在排除近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等药物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史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初步依据,根据本病的具有的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部疼痛等,可做出初步诊断。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是确诊手段。鉴别诊断如下。  1.胃癌  两者的鉴别比较困难,除病史和报警症状外,主要依靠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2.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胃灼热、上腹部饱胀不适等。内镜检查呈正常或仅为轻度的胃炎。  3.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  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位于右上腹部、并放射致背部,伴发热、黄疸的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不典型者可通过腹部超声或者ERCP鉴别。  4.促胃液素(胃泌素)瘤  促胃液素(胃泌素)瘤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由于胰腺非B细胞瘤分泌大量的促胃液素(胃泌素)所致,肿瘤往往较小,生长慢,多为恶性。大量的促胃液素(胃泌素)可致胃酸的分泌量显著增高,引起顽固的多发的溃疡,异位溃疡,易发生出血、穿孔、多伴有腹泻和明显消瘦。胃液分析、血清促胃液素(胃泌素)检查和激发试验有助于促胃液素(胃泌素)瘤的定性诊断。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