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作者:孙卫卫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3(7.2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829974
  • 条形码:9787516829974 ; 978-7-5168-2997-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西游记》貌似存在诸多谜团,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本书并非“大话”或“戏说”,而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注重感悟《西游记》的人生意蕴,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经典著作的力量。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内容简介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 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为什么打不过许多妖怪? 唐僧**次取到的为什么是无字之经? 为什么筋斗云正好也是十万八千里? 何为云路,又何为本路?…… 《西游记》貌似存在着诸多谜团,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本书并非“大话”或“戏说”,而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着重感悟《西游记》的人生意蕴,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经典著作的力量。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目录


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石猴?3

“蛊惑仔”的春天8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16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3

悟空,悟的什么空?32

真假美猴王43

斗战胜佛的炼成51

从花果山到灵山66

僧本江流儿71

前世难回首77

玄奘这一生80

沙僧和白龙马的启示85

八戒为什么总要分行李散伙?91

如来佛的“顶层设计”99

八戒也有争先时104

孙悟空为什么打不过很多妖怪?113

不要瞧不起小人物120

悟空、八戒的兄弟情125

西天路上欢乐多130

唐僧为什么要护短?135

两个“问题少年”的命运145

有情有义的妖怪152

若将容易得,必作等闲看159

木仙庵的温柔163

这一生,谁都不容易168

孙悟空为什么又叫孙行者?173

李玉英还是李翠莲?178

唐僧该不该打诳语?184

孙悟空不是那么好做的194

谁看到的才是真的?200

孙悟空和唐太宗的“向死而生”205

唐僧能取到“真经”吗?211


展开全部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节选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 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结果可想而知:悟空偷桃,搅乱了蟠桃大会。 谁不知道猴子爱吃桃呢?虽说孙悟空不是一般的猴,可他毕竟还是猴子。 而且,那桃还不是普通的桃子,它是蟠桃,专门招待贵宾用的。不用说,这桃子肯定比普通的桃子味道更好。更要命的是,这桃子还有特殊的功用:*差的一千二百株,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较好的一干二百株,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好的一千二百株,人吃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第五回) 这玉皇大帝让一只猴子去看管播桃,不是和让猫去看管鱼塘一样吗?你这不等于是把做好的肉包子往狗嘴里送吗? 所以就有人说,吴承恩在这里其实是讽刺统治者,说他们有眼无珠,不会用人。 孙悟空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首次上天被封了个“弼马温”,他后来得知品级后弃官而去,回到花果山。这时,独角鬼王来归顺,还送了他一件赭黄袍,并问他在天上担任什么官职。悟空便说:“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后来天兵天将围剿,托塔李天王的先锋巨灵神打上门来,孙悟空也是对他这么说:“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第四回) 玉帝不会用贤,似乎板上钉钉了。 可是,玉皇大帝何许人也?他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天上的众神众仙,海里的龙王水族,阴间的阎王判官,都在他的官辖之内,他是群神之首;佛道两家虽有争持,也对他俯首称臣。你说他不会用人? 而且,通观整部《西游记》,我们也没看出其他地方能反映玉帝不会用人的,甚至对玉帝一句怨言都没有。如来佛很厉害,却也是真心佩服玉帝。在收服孙梧空时,孙悟空要玉帝把位置让给他,如来佛就非常维护玉帝,他对孙悟空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第七回)看来,玉帝非常得人心啊,并非悟空说的那么昏庸。 也有人说,玉帝之所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是因为蟠桃快没了,蟠桃树上不结桃了,所以故意让孙悟空去偷吃,然后让孙悟空顶罪,为自己取消蟠桃大会找台阶。这个理由纯属戏说,原著中找不到征何证据。而且也不能成立。蟠桃真的没了吗?或者,蟠桃越来越少,玉帝不想再让神仙们来吃了,有限的桃子自己独享?非也。在如来佛制服了孙悟空后,神仙们又举办了隆重的“安天大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当然还有玉帝和如来佛本人。而正是在这次大会上,王母娘娘亲自去摘了一些大桃奉上,这些蟠桃“半红半绿喷甘香,艳丽仙根万载长。堪笑武陵源上种,争如天府更奇强。紫纹娇嫩寰中少,缃核清甜世莫双。延寿延年能易体,有缘食者自非常。”(第七网)忽么能说没有蟠桃了呢?如果玉皇大帝真的想以此为借口取消蟠桃宴,又怎么会在“安天大会”上让王母娘娘再次奉上如此诱人的蟠桃呢? 所以,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必定另有理由。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孙悟空二次上天要做齐天大圣的时候,玉帝是怎么安排的。玉帝答应了孙悟空的请求,封他做了齐天大圣,还特地给他建了一座齐天大圣府。但是请注意,以往对付孙悟空这样的妖猴,玉帝总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诸如应该怎么办啊、哪里缺个管事啊等,然后“依卿所奏”。而这次他没有,当即就命“工干官”去盖房子去了。而且,关键的关键,他让人把齐天大圣府建在什么地方呢? 蟠桃园旁边! 可见,他早就有所打算了。而且,应该早就派人考察过了,蟠桃园旁边是可以盖房子的。 那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故意引孙悟空上钩,然后加罪于他。二是磨炼孙悟空的心志,看他能不能抵挡住诱惑。 两种都是“故意”,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是恶意,一是善意。 “故意引孙悟空上钩”貌似很像,但细想之下,也不成立。 因为玉帝没必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为了让鱼上钩,以便拿到犯罪的证据,可孙悟空已经是一个罪犯了。他搅闹龙官,勾销生死簿,还弃官而走,天庭已经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带兵去擒他,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事,再给他安一个罪名呢?孙悟空的罪已经够大的了。再说了,前面派李天王等去拿他没拿住,就算他以后再犯罪了,就一定能拿住吗? 那么,只能说这是玉帝的一片苦心,他要磨炼孙悟空,拯救孙悟空。 可能许多人接受不了:这是不是把玉帝想得太好了?他在我们眼里可一直是个昏君啊。 为什么说玉帝是出干善意、是要磨炼悟空的心志呢?我们不妨来看齐天大圣府的编制。 大圣府下设两个司:安静司和宁神司。 是的,就是要让孙悟空“安静”“宁神”。因为他上蹿下跳、到处惹事,初出茅庐却心比天高,所谓“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四回)。 玉帝不仅给他建造了大圣府,让他在这里安静、宁神,而且还“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第四回)注意,这里说得很清楚了,是要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如果能够守着蟠桃园,却抗拒了诱惑,这对悟空的心性修持该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做过所谓的“糖果实验”。他到幼儿园里的一间教室里,在几十个孩子面前的桌子上都放上了糖果,并且告诉孩子,一会老师就出去了,20分钟后才能回来,你们可以吃糖果,但是如果马上吃的话,就只能吃一颗,而如果20分钟以后再吃的话,老师就会再奖励一颗。结果,有的孩子马上就吃了,而有的孩子抵抗住了诱惑,等到 20 分钟以后才吃。多年以后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能够抗拒诱惑的孩子,更加独立、自信,成绩也更好。 可见。是否能抵挡诱惑,对人生也有重要的意义。 入住齐天大圣府以后,悟空虽然不管事,但是品级不低,跟许多“领导”都能攀上话了。于是他便整天会友游官、交朋结义。和那九耀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象,河汉群神等,都称兄道弟的,今日东游,明天西荡,好不快活。蟠桃园就在他家旁边,他不可能没看见。但或许因为他还不知道蟠桃的美味和功效,或许因为他还没来得及闲下来。反正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悟空没动过蟠桃的心思。 这一天,天师许旌阳启奏,说孙悟空到处闲逛,容易生事.*好还是给他一件事做做。意思就是说,孙悟空在齐天大圣府,做个“不管事”部长不行,还是让他管点事才好。 我们可以推理,这也是玉帝授意的。估计当初建造齐天大圣府的选址,玉帝也是派许天师去考察的。 玉帝很快就答应,而且,也没有问问大臣们到底哪里缺人手,马上就对悟空说,那你就去管蟠桃园吧。 以悟空嫉恶如仇又喜欢弄通显手段的性格,让他去降妖怪*合适不过了,玉帝却让他去做蟠桃园的园长。 当然,这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先让悟空住在蟠桃园旁边,再让他管理蟠桃园。 以前只是蟠桃园的邻居,现在却成了自己的家;以前蟠桃园有别人看管,进出显然也不方便,现在却成了它的主人,进出随意,来去自由。 倒要看你还能不能忍得住! 此时的悟空,正是年少轻狂的时节,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欲取欲求。 他当然忍不住,他也不想忍,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孙悟空终于还是没有通过玉帝的考验。他把桃子吃了个不亦乐乎,还定住七仙女、哄骗赤脚大仙,进而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后被如来佛挥动巨掌,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这下,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地安静宁神了。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

孙卫卫,男,现居南京,主要从事高校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领域亦有涉猎,自称是一个“行走在思与诗的边缘”的人,另著有《照亮——让我们灵魂觉醒的哲学智慧》《看见——电影中的哲学》,发表论文、杂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