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作者:姚啸宇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5.6(6.7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098562
  • 条形码:9787508098562 ; 978-7-5080-9856-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本书特色

以更为整全的视野 深思“政治与教化”这一政治哲学的永恒问题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内容简介

  理查德·胡克是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十分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成为英国圣公会的思想基石,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介绍胡克政治理论的著作。  《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选编了八篇来自西方学界的、较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研究文献,内容涉及理性与启示的关系、教会构建、政教关系等多个方面,既基本覆盖了胡克政治思想的各个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参考价值。  永恒的问题并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在一个文化对抗和精神失落的年代,它会显得愈发紧迫。  共同体乃是不朽之物,我们活在我们的先辈当中,而他们也在继承者当中继续保持着生命。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目录

编者前言
胡克的论战意图
胡克《教会政治体法则》的一贯性
胡克论《圣经》、理性与“传统”
“超自然社会”:胡克笔下的想象共同体
胡克论至高王权
看得见的庄严——莎士比亚与胡克笔下的仪式和秩序
霍布斯与胡克、政治与宗教——对《利维坦》结构的一个评注
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展开全部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节选

  《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惠特吉弗特在第3册中的章节为卡特莱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以至于后者对依托于博学之士权威的一切确证发起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攻击。而卡特莱特在《第二篇答复》中的滔滔雄辩也促使胡克在卷2,章7中做出回应。卡特莱特确信,人的理性在上帝的事务中只具备微不足道的力量,在《圣经》之外,不存在任何权威,即便是那些被恰当声张的“在多数情况下仅由权威和人的信誉高举着的东西……也不能给基督徒的良知带来任何倚靠”(《第二篇答复》,页20)。卡特莱特准确地指出,惠特吉弗特“给一两个人的权威赋予了如此重大的分量,以至于他认为这是他能提供的*佳证明,并将摧毁他对手的抗辩”(《第二篇答复》,页22),这种诉诸权威的方式,恰恰是惠特吉福特乃至胡克之外的其他辩护者偏爱的方式。不出意外,卡特莱特在贬责惠特吉弗特时回到了《圣经》权威的问题:“他应该理解,〔《圣经》〕解释的正确性并不取决于人的权威,也不依赖对它做出这番解释的虔敬博学之人,而在于解释本身要与经文整体彼此吻合。”(《第二篇答复》,页22)  正如我所表明的,章7直接立足于《第二篇答复》较前章节中卡特莱特驳斥惠特吉弗特的论点。卡特莱特谈到,自己更喜欢那些依据理性、而不是仰仗权威的论证:“没有权威的理性是好的,没有理性的权威一文不值——正如此话所言,那些依据理性的论证要胜过仰仗权威的观点。”(《第二篇答复》,页20)我们可以较有把握地坚持说:正是卡特莱特,为胡克指明了回应长老派的方向。卡特莱特暗示,他可以接受依据理性的论证,同时他也拒绝和英格兰教会决裂——这也许导致胡克抛弃了诉诸权威的经典方式,并尽量避免单纯引用博学之士的观点。无论如何,胡克的确致力于权威这一根本问题,自惠特吉弗特的著述以来,这个难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之所以卡特莱特直接从《圣经》着手的解决方案始终没有受到质疑,是因为惠特吉弗特的追随者们(尤其是布里奇斯)仍旧以大量征引博学之士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胡克对卡特莱特的回应十分冗长,请允许我仅撷取其要点着重说明。既然就设计政治体而言,上帝之言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绝对可靠的证据,那么或然性的信念就必须作为政治体的基础,同时,具有理性的人们应当将它视作神圣许可的确证接受下来。卡特莱特主张,自足的《圣经》不依赖于属人的权威或见证,因此《圣经》和释经者可以分离开来,但胡克绝不可能分离二者。在卷1考察圣书的目的时,胡克就强调:为了建立一个政治体,《圣经》必须始终得到解释。而卡特莱特和特拉弗斯这类释经者从《圣经》中推演出长老派的戒律,恰恰证明,相比于那些在《圣经》之外(extrascriptural)取用论点、支持既有政治体的释经者,他们的释经技艺还不够精湛。  因此,“博学之士的判断和意见”必须总是得到遵从。但在解释这条伊丽莎白时代辩护文章的基本准则时,胡克至少在三个要点上超越了惠特吉弗特。首先,他考虑了如何识别*好的“判断和意见”的问题。其次,他分析了此类意见的基础。*后,他还提供了一套论证,证明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政治体有可能反映出上帝的意志。  胡克使教会和《圣经》只在与政治体有关的事务上依靠属人的见证,这让他得以将讨论限制在“人的评价与褒赞”的范围之内。胡克的策略是提醒他的读者,真理是在不同层次的确定性中得到把握的,人的权威只能“在公道所要求的范围内”伸张,“它的触角伸不到更远的地方”(卷2,章7,节6)。属人意见的权力则有“某种力量和分量”“某种价值”“一定程度的可信性”,戴有“某种信誉的头衔”。胡克总结道:“因此我们无法相信,上帝的意志竟会叫我们拒斥属人的权威,将其视若无物。”(卷2,章7,节8)理性的权威已经表明,英格兰政治体一定比新兴的日内瓦体制具有更大的可信性,因为支撑英格兰政府的,不是“单薄的无根之论”,而是“那些世上*博学的神学家”。  ……

新书--政治史学丛编:胡克与英国保守主义 作者简介

姚啸宇,江苏南通人,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典学、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目前已在《甘肃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国外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刘亦凡,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