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8开 页数: 77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1.6(5.2折) 定价  ¥10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42462
  • 条形码:9787519042462 ; 978-7-5190-424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卷”按照历史发展分为六编,本编的时间跨度是2000-2018年,可以称为“新世纪的民间文学理论”。此为本编第1卷,专门收入“总论性”的文章。总论是解决民间文学作为学术专业和学科门类的研究,是指把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讨的成果,主要提供研究民间文学的理念、核心概念和视角、视野、维度等学术工具,大致相当于英文folkloristics(理论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民间文学作品分属众多的体裁,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民间小戏等等,对于各种体裁及其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部分,所以“理论卷”在“总论”之后将是各个体裁的专论成果。  “新世纪”是这个时期的民间文学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其标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先后冠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于2000年前后在世界舞台上展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此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资源。民间文学界也积极参与,在这个项目的落实中发挥了学术引导的作用,做出了专业服务的贡献。在一定的意义上,新世纪的民间文学理论也就是非遗保护时代的民间文学理论。非遗保护为民间文学活动不仅提供了时代氛围、政治和行政条件、社会资源和知识需求,而且提供了学术的新理念、新价值、新事业、新方法以及新的技术手段。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目录

概述
凡例
总论,引言

**部分 综论
一 时代与国情
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
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
二 学科史启示
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
胡适的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中国新文学之源——重解胡适的民间文学观
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
钟敬文“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的再认识
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研究
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
党性民间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思想争论
马克思恩格斯民间文学思想的再阐释
三 “非遗”语境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
非遗保护热潮中的民间文学
“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语境”和“非遗”主导下的民间文学研究——以2009年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为例
……

第二部分 基本理念:对象与学科
第三部分 理论范式
第四部分 传承发展
展开全部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节选

  民俗学以“生活世界”为其研究范畴,而“生活世界”研究的核心就是对置身于“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研究。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日常生活是*值得注意的**实在”,“是从*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常行动和其看待行动的思考模式出发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中所发生的行动”,它关注普通行动者的日常实践,这与民俗学的“生活世界”研究视域及关注对象具有一致性。**,常人方法学关注普通人,它不再将“人”看作是“文化结构的傀儡”,而是认为“社会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社会教育的普通行动者,实际上就是社会的主人,是现实的客观社会的真正建构者,也是现实社会实在的诠释者”,强调普通行动者即“人”的重要地位,这与20世纪90年代在民俗学研究界有关“民”与“俗”的讨论中形成的关注民俗文化主体的研究取向具有相似性。第二,常人方法学不仅关注普通人,而且将普通人看作是具有行动力的个人。一方面,行动者以日常社会的理性程序,自然地按照既定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去行事,不加思考地不断重复和展开他们的言行。另一方面,他们又以大量重复的习惯性动作和行为规则,创建他们自身所生活的社会世界。这也与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中关注民俗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自我丈化建构中的重要性具有一致性。可见,常人方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关注主体,与当前民俗学研究旨趣即关注民俗文化主体及其“生活世界”研究具有内在一致性。常人方法学在日常生活及其社会行动者“人”的研究上,已经做出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实践,其理论与研究策略在当前民俗学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就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的研究策略而言,常人方法学研究中使用的“破坏性试验”“会话分析”及“陌生化”研究方法也对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常人方法学认为,日常生活具有表面的自然性和“想当然性”,因此在研究日常生活时,需要发现日常生活内在的结构和过程,而其中*关键的就是发现“普通人”行动的意义,而所谓的日常生活则在“普通人”的行动中得以自我呈现。由此,常人方法学在研究中主张采用“破坏性试验”“会话分析”及“陌生化”等策略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加以研究。  首先,就“破坏性试验”研究策略而言,常人方法学使用与规则结构等不相符的研究策略,让被调查者进行规则打乱之后的行为实践,力图发现规则和结构破坏之后,个人如何依据自身的行动力和解释力重建规则和规范。就规则和结构研究而言,民俗学关注民俗生活的结构模式如何在俗民群体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延续与传承,同时也关注涵括了规则和结构的民俗生活,关注民俗文化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自我调适与变迁。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民俗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而“破坏性试验”就是对此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民俗学、人类学研究者常常对已然逝去的民俗文化扼腕叹息,而那些置身于民俗文化变迁“现场”的俗民群体却对变迁显得十分坦然。究其原因,俗民群体即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始终对民俗文化之变迁即常人方法学所说的规则与结构的“破坏”“中断”等,具有群体内部的自我解释力和说明力。同时,那些导致民俗文化变迁的力量,即常人方法学所谓的日常生活的“破坏者”“入侵者”等,在俗民群体日常生活的话语构建中也获得了应有的“新”的意义与阐释。“新”的意义与阐释获得的过程,就是文化自我调适与变迁发生的过程。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对“破坏性试验”研究策略的运用,一方面,在宏观上来看,可应用于对俗民群体总体变迁的考察,在对“规则”“结构”“破坏力”“中断”等关键词的探讨中,寻求俗民群体文化总体传承与变迁的路径,并从中考察俗民“普通人”在社会结构与文化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从微观上来看,“破坏性试验”研究策略也可运用于对某一具体民俗文化事象如节日、仪式、禁忌等的考察,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对“破坏性试验”田野技巧的使用,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不仅能够了解某一文化事象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传承与变迁的历程。而且还能发现不同社会情境下在规则和结构下的俗民如何行动,而俗民行动又如何运用和“玩弄”规则与规范为自身服务,并将其合理化以达到重新解释和重构结构与规则的目的,以建构和维持其日常“生活世界”。在“破坏性试验”研究策略的使用中,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不再是循规守矩、在日常生活的规则与结构中丧失行动力的人,而是活动于日常生活的规则和结构中,对规则与结构既不断破坏又不断恢复、不断选择也不断舍弃、不断解构也不断建构,是一个鲜活的具有十足行动力的“人”。由此,社会结构及其秩序在日常生活“普通人”的能动性社会行动中得以延续和维持。其次,依前文所述,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民俗学者的具体调查研究中,对抽象的俗民群体“生活世界”的研究将具体化为对生活于“生活世界”中的文化主体“人”的行动实践及其连带的具体社会事实的研究。换言之,“生活世界”自然存在,但对“生活世界”的研究却需要观察、研究及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及其能动性行为实践,因此,民俗学田野调查尤其是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调查方法的运用,就成为俗民日常“生活世界”研究的关键。而此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常人方法学所谓的“会话分析”。常人方法学的“会话分析”,注重发生于经验环境中的从事日常活动的人们的实际谈话,不仅关注谈话的外在环境特征,如谈话发生的具体场景、文化区域、参与者的社会身份等,而且更关心谈话的内在环境,即语境问题,如谈话中的语言选择、话语顺序、插话等谈话本身的结构。对此,民俗学日常生活世界研究能够与其形成有益对话。我们知道,民俗学田野调查需要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俗学者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进入”,以获得“地方性知识”,理解俗民主体的“生活世界”,而这就需要在田野调查及研究过程中运用“会话分析”策略。我们知道,“会话”或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有效的方式,而“人”始终是能动的,他可能是谦虚的,也可能是自夸的。民俗学者以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获得的资料,其中“人”的“会话”与述说乃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文化主体的“会话”所呈现的都是彼时彼地情境下的“话语事实”,但事易时移,此时此地情境下的相同“会话”表述的可能是“另样的事实”。基于此,民俗学研究应当充分注意被调查的文化主体的能动性,鉴别不同情境下文化主体的“会话事实”及其“场景表述”,分析民俗文化主体日常语言表述及会话之下的深层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对俗民本身及其日常“生活世界”的真正认知。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2000-2018) 第一卷(总论) 作者简介

高丙中,1962年湖北出生,先后于1982、1988、1991年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接受祁连休、张紫晨、钟敬文、费孝通诸先生的指导;1996年和2001年先后在美国东西方中心、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做访问学者;1999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个人有所用心的学术领域是文化研究(著有《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民俗研究(出版《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和民族志方法(发表“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等);个人的田野作业关注很多的是民间社会尤其是草根组织在国家时代之后的发育,发表过“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等文章。也读一点新书,但好引用旧文,如韦伯的“合法性”、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文化遗留物”;自己做中国民间社会的研究,但鼓励博士生做海外民族志。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无党派人士。研究方向:人类学民族志、公民社会、文化研究、民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