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作者:恽代英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50894
  • 条形码:9787559650894 ; 978-7-5596-5089-4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本书特色

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曾经有人说过一句笑话:灰布大衫就是Y君(恽代英)的商标。五四时代在武昌听过Y君**次演讲的青年们,后来在上海某大学的讲坛上又看到Y君时,首先感到亲切的,便是这件灰布大衫。这一件朴素的衣服已经成为他整个人格的一部分,这从不变换的服装又象征了他对革命事业始终如一的坚贞和苦干。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恽代英,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他是暗夜中秉烛的先行者,是迷雾中呐喊的民族脊梁。在革命早期他心怀家国,一心投入救国各项事业,积极引导知识青年思想觉醒。在被捕后,他仍旧不屈不挠地坚守着革命信仰。他的革命精神在如今仍有着广泛影响。 ★《少年中国》是恽代英的经典文集,他为中国青年从哲学角度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中国走革命道路的本质,同时,也强调了教育对少年中国发展和中国青年成长的影响。本书对提高当代青年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内容简介 《少年中国》是恽代英的一部作品集。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思想论著,其中z具特色的部分主要表现在早期对哲学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探讨,以及后来对改造中国之革命道路的探索等多个方面,如《论信仰》《怎样创造少年中国》《学术与救国》《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社会性之修养》堪称中国近代宝贵的思想财富。本选集从中精选出10余万字,力求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恽代英在哲学、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及其思想演化、发展的过程。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目录

义务论

怀疑论

文明与道德

自讼语

社会性之修养

思考力之修养法

我之人生观

我之人生观(续)

论信仰

学问与职业一贯论

一国善势力之养成

怀疑论

致少年中国学会同人

怎样创造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学会的问题

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

青年与偶像

知识经验与感情

做人的**步

《中国青年》发刊词

怎样才是好人

青年工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答问七则

青年*急要了解的是什么?


展开全部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节选

  怎样创造少年中国? (一九二〇年七月、九月) 若中国还有存在的价值,我想怎样创造少年中国,总应该是有志的人值得讨论的问题。自然这个问题是太大太宽泛,一则非浅薄如我的所能解决,再则谈起来非三言两语可以包括干净;但我究不能不做这一篇文,是什么原故呢?我的意思:**,想唤起同志的少年,对于这问题的注意;第二,想引起比我这更正确更有效力的研究;第三,我盼望从这里发现创造少年中国合当的途径,我们找着我们的路走,庶几可以不为外界潮流所眩惑所纷扰,这样便可以于短些的时间,用简捷有效些的力量,早些求少年中国的实现。 我们要郑重声明的,若创造少年中国是一件急切需要的事,那便凡为中国人的,人人应恳切的觉得他肩背上有这一个负担。我们少年中国学会诚然是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而结合的组织,然而这不过是把我们普遍应有的任务,加一番认识;我想亦不至有人承认创造少年中国是少年中国学会单独负担的任务。其实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亦许我们少年中国学会是没有负担这任务决心的,亦许我们是没有负担这任务实力的;然只须这任务是应当负担,比我们有决心有实力的人,越是要大些的努力,来负担这任务。所以我这篇文,或者我做这篇文的意思,终不能不祷祝他能惹起一般同志的注意,越是学会以外的同志,越盼望多惹起些注意。假如有不赞成我们学会的人,越盼望多惹起些注意。因为创造少年中国,原是大家的事。 至于学会以内的同志,我自然盼望大家更要多分些精神,讨论我们事业的根本问题。我的意见固然未必值得几多讨论,但是我提出这个问题,或总可以值得大家的审虑。我想我们学会的宗旨,固然规定的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但是这些话还是太宽泛了。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创造事业面前,占怎样的一个地位?我们要怎样预备?从那里着手?这处处是我们的问题。即令我这不是完全正确的话,说应该惹起大家讨论这问题的注意。 我每做一篇文,常痴想这一篇文在社会上要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然而亦许是我的口才短了,亦许是我的意见寻常了,亦许是我人微而言轻了,虽亦抱一腔热血,下全副力量,说几句我能够说的话,然而那个结果,正如石落大海,几乎亦不配特别看出一点波浪。我因而预想这一篇文的结果,大概亦只是这样罢了。但是假令我真不配说这些话,盼望配说这些话的人,亦来开几句口。假令我们的读者,看人家文字,从不肯切己的审虑,便令审虑了亦从不肯便下力反躬实践;那吗,我不能不望他这一次换一种态度,读这一篇文。我不是要拿他糟蹋我们《少年中国》月刊的篇幅,更不是拿他来糟蹋我们读者的光阴。我是盼望总能至少有些地方引起大家审虑,引起大家力行。中国不是没有改造的希望,但是要用聪明些的法子,坚决些的力量,去改造了。不然,亦许会来不及改造,或者改造要用大几倍的力量,多几倍的困苦。我真有无量的热心,请可爱的《少年中国》月刊读者,无论会员非会员,为中国乃至为自身,在这个时机中,多注意这个问题。 我这一篇文,分为下列诸方面的讨论:(一)为什么要创造少年中国;(二)创造少年中国的分工与互助;(三)创造少年中国与群众生活的修养;(四)创造少年中国与学术的研究;(五)创造少年中国与个人生活问题。以下便逐一讨论了。 (一)为什么要创造少年中国? 亦许有些人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心目中久已没有什么国界,所以亦没有什么中国;所以他对于创造少年中国很冷淡,以为无关重要。其实呢,只要明白世界大势的人,今天或者亦不至仍拘守着狭隘的国家主义,说什么爱国是人类*终的义务;岂独无政府主义者是如此想。然而我以为创造少年中国,究竟是真有志的少年人人有的任务。是何故呢? 中国诚然永远不应发什么做世界主人翁的痴想,亦不应想做无论那别一国或别一民族的主人翁,然而用这同样的理由,我们亦不很可以知道,中国是一样不应做那一国或那一民族的奴隶吗?我们不应该让中国亡国,亦犹如我们不应该让中国人受资本家的掠夺一样。何况今天的事,亡国与受资本家掠夺,是一件平行的现象。我们讲人道,是企求人类平等的幸福。所以我们不愿人家受掠夺,亦不愿自己受掠夺。若我们一天天走受掠夺的路,却谈什么无政府主义,这只是割肉饲虎的左道,从井救人的诬说。 我不必表明我不是国家主义者,而且我亦深恨一般国家主义者以防御为侵略的代名词,使世界人种发生许多嫌怨争哄。我又不致如一般主张报仇雪耻的热心人,想追溯几百年的往事,发生一个“愿比死者而洒之”的嗔心。但是我的意思,确见没有让中国亡国的道理。就人类权利说,无论那一国那一民族没理由做我们的主人翁,做我们的掠夺者;我们诚然不应该奉行自己国内那些政治家的建功立业的野心计划,但我们亦不应容许别国那些政治家把我们做他成就功业的牺牲品。所以我们要求人类与我们平等,亦要求我们与人类平等。 就人类义务说,今天全世界正开始了他的大改造事业,进步些的各民族,都在这旗帜的下面做功;我们亦不应该不努力担任我们应担任的一部分。所以无论奴隶或其相等阶级,不但是我们不甘忍受的,亦是不应忍受的,而且亦是不容忍受的。因为我们要站在人类水平线上,同时与各民族的觉悟者携手,努力前进。这不但是一个不应受剥夺的权利,亦是一个不容逃避的义务。 或者有些人热心而走到厌世途径上的人,他亦会承认中国人是劣种,是要受淘汰的,是不应不受淘汰的;所以他说世界的前途,或者诚然是庄严灿烂,但是这里面没有中国人的一分,因为有许多证据,中国人是太庸懦昏愚了的,中国人只配做奴隶,只配受人家的蹂躏鱼肉。这样的话,实在不是没有几多理由,而且亦有几多机会逼得我亦作这样想;但是这里有两个应注意的地方:一,试问欧西文明国民,是如何的优种呢?二,试问中国国民性,是不是绝对不能改造?所谓欧西文明国民,我虽接触得不多,然而以目所见,耳所闻,书籍所记载,看起来,下层阶级,一样同中国人是卑污猥琐;即谈到缙绅先生,眼光短浅,操守寻常的,亦不能说是一个很少的数目;然而他们先觉的人,把改造之责自任,努力奋斗,亦便一天天有些成功。看这样便知道,我们用不着妄自菲薄,我们一样可以担负我们分内的任务。至于国民性的改造,这是现在各国先觉努力的对象。Le Bon说:“德意志的国民性,不过是半世纪人为的创造。”固然德意志的国民性,不是我们想达到的创造目的,不过总可以证明人力在国民性上的功效。只怕我们不努力呢!天下事岂有不可为之理? 我国自命为先觉的人,诚然有几多次改造国民性的企谋,但是都失败了。或者有人要以这为中国事不可为的铁证。但是人都是一样的,中国人不至于独是劣种;而且就中国历史说起来,黎民于变,化行俗美,亦显然见中国国民性是有改造可能性的。我们企谋的失败,不应该归咎国民性的不可救药;宁要归咎于我们品性上的弱点,方法上的错误。我们应该研究这弱点与错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法子补正,这便是这篇文讨论的范围。我想这真是我们当面的一个问题,这问题得了正当解决以后,改造的企谋便不会失败了。 假如我前面说的话确乎不错,那便见得创造少年中国是应当的,是不得不然的,亦见得是可能的。然则真有志的青年,可以看清了,拿稳了,向这一条路上勇猛前进了。 什么是少年中国,我想这里恐怕不能大家是一样的意见。有的人说,我们要教我们这老大的中国返老还童;所以创造少年中国是Rejuvenation的作用。有人说我们要教我们这时代落伍者的中国适应于方来的少年世界,所以创造少年中国,是Adaptation的作用。然而这两种意见,是可以并行的。我们可以说创造少年中国,原同时包含这两种作用。因为非返老还童,无以适应于少年世界;亦非适应少年世界,不能返老还童。因为少年世界,便是充满了活力的世界,是人人机会平等,本能的发展具足而圆满的世界;中国只有能适应于这个世界,才真算是返老还童。所以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以适应于少年世界为目标,求少年中国的实现。换一句话说,便是以求中国的返老还童为手段,而达到创造适应于少年世界的少年中国的目的。 (二)创造少年中国的分工与互助 一个真心要创造少年中国的人,他自然要觉得有联合同志的必要;因为实际上的创造事业,不是一个人从一方面做得成功的,亦不是几个人从几方面做得成功的。若不是各方面同时并举,不但不能成就全部创造的事业,便那一方面或几方面亦决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我们打开眼睛一望,便知道中国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现在一般热心的人,他看了一件要做的事,便去做一件;这件事没有完成,又看见别一件要做的事,便又去做别一件;所以弄到疲精竭力,仍然眼巴巴望着许多要做的事,实在再无力量做了;亦眼巴巴望着手里已经揽着的事,实在再无力量比现在做好些了。每每甲便竭全力做了许多事,然而没有一点功效;又劳乙用同样的力再做;又劳丙用同样的力再做;这样的人,我们自然只好佩服,但是不能不可惜他于社会毫无效益,否则亦是只发生了不应那样小的一点效益。何以只能发生这一点效益呢?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把各种纷歧的事业分开了,便力量越小了。这是我们应引为鉴戒的事。 但亦不容易便说是这一个人的错,每每这一个若不做某事,那件事便没有人做了;所以有许多人虽然明知他所做的事业太纷歧了,然而想丢亦不忍丢。但是我们细想,这是什么原故发生这样现象呢?**,是我们没有同力合作的修养,所以不惯与人家在一件事上携手进行。我们常太信靠了自己,太不信靠了人家;我们总盼望人人都要与我一样,有一点不如我,甚至不过仅仅是与我不一样,我便不满意了,便不信靠他了。这样,所以我们总觉得每事都得自己去做。固然照眼前的事看起来,不可信靠的人,亦实在太多了,难怪他要这样想;不过便有可以信靠的人,他亦仍然会像这样待他,使人家不能不生些反感,乃至不肯帮助他,这可要怪他自己呢。第二,是我们平日没有协力分功的预备,所以纵然在求学时代,亦曾有些知己知彼的朋友,然而一到做起事业来了,非感觉得朋友不能为我之助;便感觉得所有的朋友都只出于一途,在这一方面嫌人多了,在别一方面却又没有人去做应做的事。人类的心,每易倾向于党同伐异。主义不同的人,固然好彼此攻讦,便是所学学科不同,亦每每没有同学一种学科的亲密。由此,所以我们的朋友,每是出于一途。及有一种事业到手里来的时候,才知道一个事业不能不靠多方面的力量,然而别方面的朋友以前多半是疏远冷淡的,而且以后亦还会是疏远冷淡的,自然他们彼此是不能热诚的互助了。即就同学一种学科的朋友而说,亦还有些品性才能上的弱点,平日没有切磋琢磨的机会,到了共事的时候,因而这弱点越发暴露,不但无助于一个事业,甚至于还有害于他。这时我们固然亲切觉得能共事的人太少了,其实还怪我们平时完全没有一种协力分功的预备。我们平时既没有预备一般将来披肝沥胆以共图天下事的朋友,事到头来,胡乱的拉拢来一般乌合之众,又怎怪他不合手呢?

百部红色经典:少年中国 作者简介

恽代英,字子毅,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杰出的领导人,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19年,组织领导武汉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同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传播新文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并主编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1927年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秋以后相继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