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23cm 页数: 518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520453
  • 条形码:9787569520453 ; 978-7-5695-204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政治地理与聚落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及其局限 ; 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与商业网络 ; 民国时期粤省树胶业研究等。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目录

历史经济地理

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及其局限

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与商业网络

广西的踏犁及流传原因、影响探析——以河池市大化县为例

传统华人家族“堂”的运作——以广东华侨商人家族企业的传承为个案

盛于斯衰于斯:跨国危机之中的广州湾潮州会馆(1941-46)

汕头招商路与招商局争易潮海关查货厂地段案——从汕头市南海路复名招商路说起

民国时期粤省树胶业研究

民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历史地理史料价值与信息提取——以1947年《汕头指南》为中心

民国时期山东华侨与祖国的实业建设

抗战复员后侨产纠纷档案所见广州房地产投资的一些问题

作为网络的南海——以南海渔民的跨海流动为例

历史政治地理与聚落地理

南朝萧齐巴州设置以及废省原因探析

萧梁时代的岭南统治与土著人群

岭南腹地时期广西的地域开发与政区设置

清中期广西瑶人分布的地区差异(1723-1820)—兼论前近代的族群差异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广东的水道测绘研究

“海丝之路”背景下的闽粤橡胶移民(1840-1949)

民国时期惠州城市建设问题初探

森林、公路与港口:环境史视野下的民国海南城乡互动

华侨领袖与侨乡的互动关系及其困境探析——以李光前和南安芙蓉乡互动为例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得失浅议

南海断续线内海南诸道整体性的历史地理认识

暨南大学图书馆藏《越南地舆图说》考论

14—15世纪越南神话传说中的国家谱系构建与意象再诠释

历史文化地理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角杯与安阳王入水传说之关连猜想

宋代广西科举考试兴盛的原因探析

明末张燮寄赠戴燝端砚背后的故事——端砚与世界大航海时代及其海洋文学渊源考

浅谈槟城大伯公信仰的形成与嬗变

马潮之间的信仰网络:以马来西亚槟城明福善社为例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节选

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及其局限 关于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学界多基于以合浦、钦州为港口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对外交往开展的视角,专注于岭南地区海陆贸易交通路线的考察,对于汉唐时期地方社会秩序等在该地区商业贸易中的影响,并未引起相当的注意。笔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就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背景、表现并结合朝廷经略方针、地方社会秩序分析其局限性。 一、汉唐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商业发展背景 (一)地理位置优越 广西北部湾地区位于广西南部,面向东南亚,合浦、钦州分别有南流江、钦江等江河汇流入海,具有江海联运,开展水上交通的便利。该地区以北,西江水系以梧州为中心沟通广东与广西,通过黔江主要支流柳江经红水河可达贵州等地。海上航线东可达广州、福州;向南近可至交趾,远可通印度、斯里兰卡。广西北部湾地区可通过南流江过桂门关入北流江,溯桂江、漓江,过灵渠连通湘江水系抵达中原。汉唐之际该地区作为沟通广州、交趾两大港口的重要纽带发挥着积极作用。交趾、广州两地,“藏山隐海,珍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隋书·地理志》载:“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中唐以前,受远洋航海技术限制,海上船只大多沿海岸线航行,且中途需要停泊补充给养,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交、广海路必经之地,也是中原入交趾*便捷的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 (二)本地珍异资源丰富 百越之地一直以来被认为拥有众多奇珍异宝,秦始皇征讨越人,就有“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的因素。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汉末,占据交州的士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琉璃)、翡翠、瑇(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这里谈到的“奇物异果”,大多产自交州,一部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入此地。“夫物以远至为珍”,这些内地罕见的奇珍异物为富豪权贵所尚,在“钻山石而求金银,没深渊求珠玑,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翡翠,求蛮、貊之物以眩中国”的奢靡风气下,拥有广阔的市场。汉代长安贵戚“从奴仆妾皆服葛子升越,筩中女布细緻绮縠,冰纨锦绣。犀象珠玉,虎珀瑇瑁,石山隠饰,金银错镂”。自汉代始,奇珍异物等奢侈品消费在社会上层中较为普遍,此类商品生产、运输渐成规模,为世人瞩目。 广西北部湾地区盛产珠玑、犀、象、玳瑁、荔枝、龙眼等“奇物异果”,与“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的广州类似。《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上遗合浦圆珠珥。”合浦珍珠自西汉以来就被认为是稀世珍品。除了作为名贵饰品,珍珠也可入药,东晋陈延之《小品方》中有“通草散”,“通草(半两)、真珠(六铢)、矾石(一两烧)、细辛(一两)。右四物,捣末,以绵裹,如枣核,沾散如小豆,并绵头内鼻中,日三,取差”,此方可疗鼻中塞肉,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方》中有更多将珍珠作为药材的记载。广西北部湾地区有许多果、蔬、木等资源,可供食用、药用等。例如孙吴薛莹《荆扬以南异物志》载:“龙眼,如荔枝而小,圆如弹丸,味甘胜荔枝。苍梧、交趾、南海、合浦皆献之,山中人家亦种之。”晋徐衷《南方草物状》载:“兰子藤,生缘树木,正二月花色,四五月熟实,如梨赤,如雄鸡冠,取生食之味淡泊,出交趾合浦。”《南方草物状》还记载:“合浦有菜,名优殿,以豆酱汁茹食,芳好,可食胡面。”胡面又称胡饼,自汉末颇为流行,合浦优殿菜、豆酱汁是与胡饼搭配的美食。合浦桂树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晋人郭义恭《广志》曰:“桂出合浦,而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类自为林,间无杂树。”《三辅黄图》曰:“甘泉宫南有昆明池,池中有灵波殿,以桂为柱,风来自香。”唐代钦州贡“高良姜”,“高良姜,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唐刘恂《领表录异》记载:“蛤蚧,首如蛤蟆,背有细麟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子榕树中……里人采之鬻于市,为药,能治肺疾。” 该地区有众多水产品,其中不乏珍馐,颇为时人所重。晋刘欣期《交州记》载:“有一湖去合浦四十里,每阴雨日,百姓见有铜船出水,又有一牛在湖中,以鸡、酒为祭便大获鱼。”《南方草物状》载:短头细黄鱼,以九月中因秋风而变成鹑。上圃吏民捕取,盐炙食,滋味肥美,出交趾、合浦郡。”《南方草物状》又载:“番鸠生海边土穴中,里民常以腊月正月捕食,味如蟹,得过十余,不可复食。合浦、交阯、九真有之。”晋人刘渊林注左思《五都赋》“鼊鲭鳄,涵泳乎其中”时提到“鲭鱼,出交趾、合浦诸郡。”梁武帝萧衍之弟萧宏奢侈异常,“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所幸江无畏服玩侔于齐东昏潘妃,宝屧直千万。好食鲭鱼头,常日进三百”,可见鲭鱼颇为社会上层人士所重。《岭表录异》中记载了众多岭南地区特产,仅水产品就有跳??、黄腊鱼、鲎鱼、乌贼鱼、比目鱼、??头鱼、竹鱼、鸡子鱼、魿鱼、鳅鱼、鳄鱼以及螺、虾、蟹、水母等。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 作者简介

吴宏岐: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生态环境变迁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黄忠鑫: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郭世强: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