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道德经

道德经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8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18.9(6.3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道德经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51596
  • 条形码:9787101151596 ; 978-7-101-15159-6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道德经 本书特色

1. 丰富“三全”体例,大多数章节增加“解读”部分,对本章重要的或疑难的问题加以详细分析讲解。《道德经》用词简洁,不易理解,再加上老子由于逆向思维而产生的一些看似反常的观点,即使有注释和译文,也不太好懂。因此此书大多数章节特别增加了“解读”部分详论本章问题,有的章节涉及问题较多,则分别讲解,以“一、二、三……”做出标识。“解读”的内容相对灵活,主要有本章重要的概念观点、本章历来的难解及争论之处、作者对本章的新解感悟等等,为理解《道德经》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和途径。

□. 用生动的事例讲解抽象的道理。《道德经》所讲道理抽象深奥,“三全本”《道德经》普遍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通过一些贴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解释道理,使读者能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书中要义。比如□□章在讲解“道可道,非常道”时,就举了“拈花微笑”的例子来解释大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第三十六章更连举了老子的老师常摐以舌柔而存、齿刚则亡的例子教育老子,以及刘邦在鸿门宴示弱而保存实力□终战胜项羽、匈奴单于示弱而在白登山打败刘邦三个例子,解释了何为“柔弱胜刚强”。

3.在儒、释、道各家互相比较中体现《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特色。儒家、佛家、道家都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彼此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三全本《道德经》通过比较三家异同,揭示出《道德经》思想的特点。例如第五章通过辨析儒、道两家对提倡仁义的不同态度,说明老庄的一些言论看似在反对仁义,而实际上不仅不反对,而且还去除了带有功利性的“仁义”,以及借“仁义”之名的“假仁假义”“不仁不义”,提高了行仁行义的标准和层次。

4.新意迭出,见解独到。本书译注者在广泛掌握吸纳古今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贴合原文,论证充分,可以说对《道德经》的解读达到了新的高度。例如对于二十章与七十章,一般都将它们看作哲理诗,所以讲解时总有解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本书则将它们定义为抒情诗,这样全章结构清楚,逻辑顺畅,情感连贯,之前讲不清的地方也得到了合理解释。再如第九章对于“功成身退”的解释、第四十八章对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解释,都更为深刻而切实。

道德经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道德经》把人放置于大自然这一无限的时空中去探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提出了许多为时人所忽略的重大问题。在本体论方面,老子提出了其思想体系中的很高概念“道”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德”。“道”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是整体,是客观存在;而“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是个别,是主观存在。在方法论方面,《道德经》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认识到有与无、高与下、前与后、好与坏、善与恶等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中才能出现,并由此提出“无为”方能“无不为”的政治主张。《道德经》治国的核心理念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社会,还提出诸如反对苛政暴敛、保证百姓温饱、维护社会安定等一系列具体的政治措施。《道德经》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引导人们贵柔守雌、和光同尘、知足抱朴,恢复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

《道德经》作为道家很重要的典籍,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儒、道两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仅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品格,甚至对于整个民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的形成,都起到了作用。可以说,不了解儒、道两家,就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因而也无法深刻理解中国的今天和未来。《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道德经》是被译介得很多的中国典籍,已被译为73种语言文字,是英语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和《薄伽梵歌》的书籍,而德国前施罗德甚至呼吁每个德国家庭都应该买一本《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道德经 目录

目录 前言 ……………………………………………… 1 上篇 道经 ……………………………………… 1 一章 ………………………………………… 1 二章 ………………………………………… 10 三章 ………………………………………… 14 四章 ………………………………………… 20 五章 ………………………………………… 24 六章 ………………………………………… 30 七章 ………………………………………… 32 八章 ………………………………………… 36 九章 ………………………………………… 39 十章 ………………………………………… 43 十一章 ……………………………………… 46 十二章 ……………………………………… 48 十三章 ……………………………………… 52 十四章 ……………………………………… 56 十五章 ……………………………………… 59 十六章 ……………………………………… 64 十七章 ……………………………………… 68 十八章 ……………………………………… 71 十九章 ……………………………………… 73 二十章 ……………………………………… 77 二十一章 …………………………………… 84 二十二章 …………………………………… 88 二十三章 …………………………………… 92 二十四章 …………………………………… 94 二十五章 …………………………………… 99 二十六章 …………………………………… 105 二十七章 …………………………………… 108 二十八章 …………………………………… 116 二十九章 …………………………………… 121 三十章 ……………………………………… 125 三十一章 …………………………………… 127 三十二章 …………………………………… 129 三十三章 …………………………………… 132 三十四章 …………………………………… 141 三十五章 …………………………………… 144 三十六章 …………………………………… 146 三十七章 …………………………………… 154 下篇 德经 ……………………………………… 157 三十八章 …………………………………… 157 三十九章 …………………………………… 164 四十章 ……………………………………… 170 四十一章 …………………………………… 173 四十二章 …………………………………… 178 四十三章 …………………………………… 183 四十四章 …………………………………… 185 四十五章 …………………………………… 191 四十六章 …………………………………… 194 四十七章 …………………………………… 196 四十八章 …………………………………… 200 四十九章 …………………………………… 203 五十章 ……………………………………… 207 五十一章 …………………………………… 210 五十二章 …………………………………… 214 五十三章 …………………………………… 217 五十四章 …………………………………… 221 五十五章 …………………………………… 225 五十六章 …………………………………… 229 五十七章 …………………………………… 234 五十八章 …………………………………… 239 五十九章 …………………………………… 244 六十章 ……………………………………… 247 六十一章 …………………………………… 250 六十二章 …………………………………… 253 六十三章 …………………………………… 257 六十四章 …………………………………… 262 六十五章 …………………………………… 267 六十六章 …………………………………… 270 六十七章 …………………………………… 273 六十八章 …………………………………… 277 六十九章 …………………………………… 280 七十章 ……………………………………… 283 七十一章 …………………………………… 286 七十二章 …………………………………… 289 七十三章 …………………………………… 291 七十四章 …………………………………… 293 七十五章 …………………………………… 295 七十六章 …………………………………… 298 七十七章 …………………………………… 300 七十八章 …………………………………… 302 七十九章 …………………………………… 305 八十章 ……………………………………… 310 八十一章 …………………………………… 316 附录:《道德经》原文 ………………………320
展开全部

道德经 节选

十二章

【题解】

本章反对追求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等奢侈生活,并指出了这种奢侈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的伤害。老子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只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追求耳目享受。这一主张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④,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⑥,故去彼取此⑦。

【注释】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泛指各种艳丽的色彩。目盲:眼瞎。这里指视力衰退。

②五音:又叫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这里泛指美妙的音乐。

③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泛指美食。爽:伤。这里指损害味觉。

④驰骋(chěng)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驰马打猎使人精神失常。驰骋,驱马奔驰。在春秋时期,贵族出游多乘车。畋猎,打猎。狂,心疾,即今天所说的精神失常。老子反对五色、五音、五味、畋猎的原因,详见“解读一”。

⑤行妨:使人行动不便。妨,妨碍。一说指行为不好,比如盗窃、掠夺之类的不好行为。为什么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详见“解读二”。

⑥为腹不为目:只求吃饱肚子而不求耳目享受。目,这里泛指以上所说的各种感官享受。

⑦去彼取此:不要感官享受,只求填饱肚皮。去,不要,排除掉。彼, 指上文讲的五色、五音、五味、畋猎等生活方式。此,指“为腹不为目”的生活原则。

【译文】

艳丽的色彩看多了,伤害人的视力;美妙的音乐听多了,伤害人的听力;味美的食物吃多了,伤害人的味觉;沉溺于驰马打猎,会使人精神失常;珍贵的金银财宝,会使人行动不便。所以圣人只求吃饱肚子而不求感官享受,因此要舍弃感官享受而只求填饱肚皮。

【解读】



老子反对各种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固然有其偏颇的一面,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其中合理的一面。

首先,当时能够享受“五色”“五音”“五味”,能够“驰骋畋猎”的人多为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这些享受,他们势必要加紧对百姓的剥削。老子反对享乐的思想与墨子的“非乐”“节用”思想有相似之处,都含有反对统治者享乐腐化以减轻百姓负担的意义。这一思想在七十五章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可参阅。

其次,即使排除反对剥削压迫这一点不谈,过分的享乐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有害的。枚乘在《七发》中对此阐述得十分透彻:

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蹩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玩物丧志,纵欲伤身,恐怕没有人会怀疑这些话的正确性。



古人很早就发现“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一社会现象。《左传·桓公十年》记载:

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远在老子之前,人们就发现,一个普通百姓本来没有犯罪,可一旦他藏有一块珍贵的玉璧,那就是他的“罪过”了。原因是□□要给他罗织罪名, 陷害他,以便劫夺他的玉璧。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道,石呆子并不富裕,却有二十把古扇子, 而这些古扇子偏偏被贾府看中,愿意出钱购买。但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 !”此事被当地官员贾雨村知道了,贾雨村为了讨好贾府,便设个法子,讹诈石呆子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就把这些扇子抄了充公,作了官价送给贾府。后来石呆子□□。如果没有这些古扇,石呆子过得平平安安;有了这些古扇,把他搞得家破人亡。

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十一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姓刘的隐士隐居在衡山的紫盖峰下,家徒四壁,有时还要靠乞讨为生。后来有一位好心的富人送给他一件袍子,刘隐士十分高兴,道谢而去。过了几天, 那富人见隐士仍是破衣烂衫,就问他为什么不穿那件袍子。隐士回答说:“我从前出门,从不锁门;睡觉时,也从不插门。自从有了那件袍子后,放在家里不放心,于是就买了一把锁,出门就把门锁上。晚上睡觉时,也总得把门关得紧紧的。天天都得为这件袍子操心。今天我本来是穿着这件袍子来的,突然一想:为了一件袍子,把自己搞得这么心神不宁,太不值得了。这时正好有个人从我身边路过,我就把这件袍子脱下来送给他了。袍子送出去以后,我的心就轻松多了,坦然多了。哎 !我差点被你的一件袍子给拖累住了。”这位隐士说自己连一件袍子都放心不下,可能只是一种“借题发挥”,但也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

从这些事例来看,“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一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那么反过来,没有“难得之货”,往往会为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福祉。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元勋,他原来追随项羽,后投奔刘邦,在投奔刘邦途中搭船过黄河:

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腰)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史记·陈丞相世家》)

船工看到陈平相貌堂堂,怀疑他是逃亡的将军,而将军必定带有金银,于是准备杀人劫财。陈平发现气氛不对,就把衣服脱光,帮助船工划船。船工发现他赤条条一无所有,这才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如果陈平此时拥有难得之货,他的生命大概到此而止,历史上也就没有一位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的陈平了。

道德经 相关资料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欧阳修

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其术善也。——鲁迅

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林语堂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毛泽东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列夫·托尔斯泰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特

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李约瑟

道德经 作者简介

1.原著者: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道德经》。

□.译注者:张景,哲学博士,现任职于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庄子新解》等共计八部专著,在《光明日报》《中国哲学史》等报刊发表《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等论文共计三十余篇。

张松辉,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老子研究》《庄子研究》等各类专著四十余部,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老子礼学思想》等论文共计一百余篇。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

    包装精美,内容质量高

    2024/2/25 13:33:48
  • 主题:

    中华书局初版的纸张质量还是很有保证,印刷很清晰。本以为这本书会很晦涩难读,但是译者注释明显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每章后面都会有解读,解读里面会引用一些其他故事来让读者明白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本书睡前读一读挺不错的。就是字体排版给我一种看语文课本的感觉,注释,解读这些字体较少,篇幅却很多,看起来就很有文字数量上的冲击,有点想睡觉。

    2023/5/12 23:03:07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