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作者:王向远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6.4(7.8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9154405
  • 条形码:9787309154405 ; 978-7-309-1544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专题论文集,汇编了作者对于“东方”及“东方学”进行长期理论思考并结合大量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本专著以西方的“东方学”为批评对象,书中所探讨的西方学者所涉及的时间维度及研究领域跨度甚广。时间上从古希腊贯穿至中国现代,讲述了西方的“东方-西方”二元观念从产生,到被肯定,再到被**化和全面化,以及*后被消解又被重写的历程。本书既涵盖针对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对东方有所了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关于“东方学”的学说之讨论与批评,同时也提及专门领域中的东方学家的研究,他们将“东方”作为陈述与研究的基本单位,试图确认东方的主体性、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西方之间的比较。这些内容充分指摘了西方的东方学家是如何将多元文明论者所解构的“东方”又重新建构起来的。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题论文集,汇编了作者对于“东方”及“东方学”进行长期理论思考并结合大量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本专著以西方的“东方学”为批评对象,书中所探讨的西方学者所涉及的时间维度及研究领域跨度甚广。时间上从古希腊贯穿至中国现代,讲述了西方的“东方-西方”二元观念从产生,到被肯定,再到被保证化和全面化,以及很后被消解又被重写的历程。本书既涵盖针对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对东方有所了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关于“东方学”的学说之讨论与批评,同时也提及专门领域中的东方学家的研究,他们将“东方”作为陈述与研究的基本单位,试图确认东方的主体性、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西方之间的比较。这些内容充分指摘了西方的东方学家是如何将多元文明论者所解构的“东方”又重新建构起来的。

西方“东方学”批判论集 目录

前言 希罗多德《历史》与“东方—西方”观的起源 一、对“欧罗巴”和“亚细亚”的二元区分 二、欧亚的观念冲突:畏神的希腊与渎神的波斯 三、东西方两种不同政体决定了希波战争之胜负 伏尔泰《风俗论》与“东方—西方”观 一、“东方—西方”二元论与多元文明观的并置 二、理性主义价值观及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 三、“东方社会停滞”论与“西方后来居上”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东方专制”的构拟 一、“专制”及“东方专制主义”界定的含混 二、气候与地理环境决定论与“东方专制”的宿命 三、被构拟的“东方”与“东方专制” 黑格尔“东方—西方”之分的全面化与绝对化 一、东方历史何以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之外 二、东方世界何以没有“精神”与“自由” 三、东方人何以未达到“绝对精神”?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东方经济观与东方停滞论 一、国富民穷、重农抑商与社会停滞 二、“印度农民地租”与国家对农民的剥夺 三、“政府占有”“习俗专制”与东方社会停滞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纵横建构 一、马克思早期的东方观基本上是对以往东方观的继承发挥 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之横向比较 三、“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之纵向论列 四、《资本论》与“亚细亚的”理论的完成 马克斯·韦伯的东西方观念差异论 一、“资本主义精神”的西方属性 二、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之反例的东方 三、韦伯东方研究的特色与实质 四、贝拉《德川宗教》对韦伯理论的继承与修正 丹尼列夫斯基与俄国立场的“东方—西方”观 一、对西方中心论及西方价值普世性的否决 二、历史文化类型划分的三条原则与十种文明 三、历史文化类型及其运动发展的五条规律 斯宾格勒“文明观相学”及东方衰亡西方没落论 一、对“欧洲”概念的否决与解构 二、“东方”“西方”概念的不同处理方式与“西方文化”形态的整合 三、“观相学”的方法:“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比较文明论四大形态与“东方—西方”的消解整合 一、欧洲各国“文化”“文明”概念及其差异 二、汤因比的多元文明论以“非西方”消解“东方” 三、雅斯贝斯“轴心期文明”论对古代“东方”的拆解 四、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及对“东方”的再消解 五、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化”论与“西方—非西方”观 “世界体系”理论中的“东方—西方”论 一、“公元1500年史观”及“中心—边缘”论 二、“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对“东方—西方”的置换 三、对“现代世界体系”的修正及东方观 四、“资本—民族—国家”三元构造的世界体系论 对西方中心史观的矫正、逆写与“重归东方”论 一、“西方的兴起”论与西方中心史观的新版本 二、对东西方关系史的逆写 三、弗兰克“重归东方”论和莫里斯东方再兴的预断 从东方学史看“东方专制主义”与东方国家政治特殊论 一、魏特夫“治水社会”及“东方专制主义”论 二、安德森的“非封建主义”“非绝对主义”的东方国家论 三、安德森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辨析与解构 西方对东方哲学之价值的再发现与再确认 一、克拉克对“东西方思想的遭遇”三百年的历史考察 二、对东方哲学及精神主义特性的发现 三、卡普拉对东方哲学宇宙现象论、本体论的科学性之确认 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的价值判断 一、黑格尔的“理念”与东方艺术论 二、芬诺洛萨的“理念”论与东亚艺术论 三、比尼恩“人的精神”与芒罗“精神价值”论 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及其东方学思想 一、荣格的东方心灵论及东西方心理差异论 二、对瑜伽、禅宗的看法与态度 三、为什么关注东方心理学 从东方学史看西方学界的丝绸之路研究 一、对“丝绸之路”及历史文化特性的发现 二、对丝路性质的揭示与东方学姿态方法的变化 三、所谓“新丝绸之路”和丝路“新史”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