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作者:刘未鸣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3.1(5.5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525749
  • 条形码:9787520525749 ; 978-7-5205-257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本书特色

《纵横》杂志是全国**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为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为其中之一册。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内容简介

  《纵横》杂志是全国**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为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  本套“纵横精华”系列丛书,是按主题将历年《纵横》杂志刊发的读者反响较好的文章结集。自2018年开始,已陆续出版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情感、人文等二十余种主题图书。所收文章个别文字有所修订,其他均保持原貌。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目录

回忆我的曾祖父
——著名教育家吴雷川先生
傅斯年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北平研究院的创建者李书华
美国的学士清朝的进士香港的博士
——纪念詹天佑逝世90周年
为有形与无形的桥梁奋斗一生的大师
——茅以升
赤子之心情系山河:追忆先师张光斗先生
林学家干铎教授的一生
植物学家蔡希陶:一个人和两棵树的故事
钟惠澜:让瘟疫远离人类
珠峰正名**人王鞠候
两弹元勋“老邓”的草根情怀
新中国盲文之父、世界语学者、语言学家
——黄乃
难忘的《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者
荣氏一门的百年辉煌
忠贞爱国越崎人生
——纪念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诞辰120周年
先父、家叔与吴蕴初先生父子的往事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人
文苑耆宿译界泰斗
——敬悼杨宪益先生
中国警察史上的**次警务革命
——张之洞武昌建警始末
兵工泰斗统战功臣
——我国军工事业的创始者和主要奠基人刘鼎
赖际发:新中国建材工业的奠基人
王祖德赖小危口述王春景整理
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曾三
我国*早的科技杂志
展开全部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 节选

  《开拓者记述:披荆斩棘创新天(纵横精华.第七辑)》:  严复生于1854年,比詹天佑年长七岁,他们是同时代的英、美留学生。严复回国后面临“非进士”问题,詹天佑面临同样的问题。詹公是1881年回国的,经过19年的奋斗,他以蜚声海内外的成就,赢得了无可非议的盛誉,1910年清政府未经考试就授予了詹天佑“工科进士”**名。詹天佑还被指定为考核归国留学生的主试官。  *早的铁路于1825年9月出现在英国。40年后的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条半公里长的小铁路,行驶小火车,带有商业广告的性质。不料,清政府视其为怪物,谣言四起,被步军统领衙门拆除,只留下了一个稀奇古怪的传说。1876年,英国人修筑了从上海到吴淞镇的铁路,全长15千米。因路轨上轧死了一个人等原因,清政府用28.5万两银子收买了这条铁路后拆除。但腐朽的政治力量是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科技发展的,随着洋务运动的进展,在中国兴办铁路事业已势在必行。为了运输煤炭,中国于1881年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条铁路,全长7.8千米,因为没有火车头,用骡马拉动车厢。次年,中国工人根据英国工程师金达的图纸,造出了中国历史上**台蒸汽机车,车身两侧刻上了“龙”的图案。1886年李鸿章开办“开平铁路公司”,他打算把以唐山为起点的铁路修到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詹天佑得以施展才干。当时32岁的詹天佑,一出手就打了一个使洋人都佩服的漂亮仗。英国人喀克司修筑滦河大桥,因河水湍急而失败了,詹天佑义无反顾地接过这个难题,采用“气压沉箱”的技术,出色地完成了用混凝土在河水中筑造桥墩的任务。滦河大桥全长600多米,有跨度不同的17个孔,这在当时可说是一项高难度的大工程了。此后,詹天佑奔波于山海关内外各地从事修筑铁路工作,硕果累累,声望日隆,逐步成为当时中国*负盛名的工程技术权威。  詹天佑*大的成就是1905-1909年负责修筑长达200公里的京张铁路。当时的情况是资金缺少、技术落后、沿途山高河宽。英国人和俄国人都认为中国无力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为大捞一笔金钱,英、俄争夺此工程的修筑权,制造了不少麻烦。在这样的背景下,詹天佑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这个难题,并不准外国人擅自插手这项工程。1906年5月29日詹天佑写信给美国友人布雷肯里奇,请他从芝加哥代购两种规格的钢卷尺八盘,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技术设备和工具是何等落后!  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之前,詹天佑于1905年5月10日率领勘测队从丰台出发,爬山越岭,风餐露宿,21天后到达张家口。两天后詹天佑率队返程再勘测,对途中的一山一丘一沟一壑都极认真地测绘记录,同年6月16日詹天佑夜宿北京阜成门,共用了58天出色地完成了全线的勘测任务。进行如此长途的勘测,并无现代的交通工具,逢山路靠双腿,爬山越岭,险象环生,遇平原则骑驴行进。到达张家口那一天,詹天佑率队边测量、边行进,一昼夜走了32里路,其艰辛劳累可想而知。  1905年10月2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1906年1月6日从丰台开始铺轨,詹天佑以创业者的雄心亲自打下了**颗道钉。京张铁路全线*大的拦路虎是八达岭与怀来河。不能把高山铲平,就得爬山和凿洞;不能把河流填平,就必须架桥。火车不可能爬到八达岭的顶峰再滑下来,也不宜从山脚下凿长洞穿山。当年*佳的选择是火车爬到可能的高度再凿洞穿山,因为山是三角形的,从山腰上凿洞比从山脚下凿洞要短。但是,火车爬坡的坡度不能超过33‰,否则不安全,因此詹天佑采用了“之”字形线路的办法,迂回爬坡到设定的高度再凿山洞。京张铁路须穿过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座大山,其中*长的八达岭山洞长1091.18米。凿穿这样长的山洞,在当今也是大工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