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作者:蔡志雄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成功/励志销量榜
中 图 价:¥14.4(3.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版权信息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内容简介

急欲脱贫翻身/不想妥协低薪/梦想财富自由 当斜杠人生,是一种势在必行,你如何能够有个好的开始, 并将每一根斜杠的变现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斜杠人生划下顺利的笔! 成功的斜杠大神(律师/房东/作家/讲师)蔡志雄, 从理念→战略→效应,本书毫无保留通通分享, 在您开展多职的人生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目录

**章??如何为自己累积赚不停的“被动收入”

什么是被动收入?但凡不是一次性收入,都算是被动收入,包括:买房子收租金,买股票收股息,写书出版有版税……随着累积的被动收入越来越多,投入一次性收入的工作所花的时间可以越来越少。

01??更新20%的方法,就会多80%的收入 002

02??不用钱也能为自己宣传,这么神奇 012

03??把握机会是**步,不断练习是第二步 031

04??远见是走出来的,走多远眼光就有多远 037

05??“被动收入”是等着钱自动送上门来 045

06??人家没有的只有你有,这就叫特色,懂吗? 052


第二章??当别人模仿你,就代表你的赚钱模式成功了

有时候我是法庭上据理力争的律师;有时候我是带房客看屋的房东;有时候我是电视屏幕上讲述人生故事的来宾……这就是我的百变魔力,别人就只能跟在后面模仿。

01??“I型人才”不够看,“T型人才”更有竞争力 066

02??不满意自己的人生,就要为自己改题目 074

03??别人不会的你会,造就了“only you” 085

04??人生就是要滚着滚着让钱变多 092

05??让生活变得更好的赚钱“黄金三分法” 101

06??花钱的地方和顺序,影响着你的日后生活 110


第三章??选对路,可以轻松地钱滚钱;

????????选错路,钱就滚不动了

面对人生的很多选择,不要考虑太多,要勇敢决定,然后动手去做,在过程中发现错误,再去慢慢调整修正。选对路,可以轻松地钱滚钱;选错路,钱就滚不动了。

01??懂得用自己的优点去跟别人拼才能赚得稳 122

02??水电工之子可以赚到的钱,你一定也可以 131

03??当律师或房屋中介被计算机取代,我还是能稳稳赚 140

04??热情找到了,才就来了,然后财也会跟着来 148

05??“刷油漆理论”,刷出人生赚钱的好出路 156

06??能够解决别人的困难,就是*大的商机 165


第四章??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熟练了自然会得心应手

我从律师领域开始,跨足不动产投资,到进行资本跟租金收益的操作,同样的经验其实是可以复制的。一旦成功一次,就有经验可以复制到别的领域,熟练了自然会得心应手,越来越快。

01??赔一台进口跑车,后来让我赚更多 176

02??收费越贵显得越专业,你专业吗? 184

03??人生千万不要去赌那种赢者全拿的局 193

04??复制之前的经验,赚钱就变得简单了 201

05??人生拐个弯,赚钱的路会无限宽广 208

06??别以为等你想通了,还有投资机会在等你 216


第五章??我从股票学来的道理,越简单反而赚得越多

巴菲特说,投资不会用到开根号,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不停地复制而已。所以,人生的进阶,原来不是越来越厉害,而是越来越简单。

01??巴菲特说,投资不会用到开根号 228

02??我喜欢赚细水长流的钱,不喜欢只赚一笔大钱 236

03??赚越多钱的人,一定是把才华放对了地方 243

04??有多元收入就不怕经济不景气 250

05??不要怀疑,以上说的通通免费 257

06??头脑只有别人的二分之一,就要努力两倍 263


展开全部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节选

不用钱也能为自己宣传, 这么神奇 坦白说,名气是有用的,因为有知名度,别人比较容易看见你,知道你的才华,知道你的长处,一有需要就会想到你,自然会为你创造很多机会。 比如,我经常接到演讲邀请跟电视台通告,因为别人知道我在不动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跟心得。所以,除了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让别人知道更重要,假设别人不知道,那脑袋里装着的究竟是智慧还是大便根本没有区别。 所以,曝光是很重要的,曝光才会带来机会。 而且,一个机会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机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 有实力要主动让别人知道,因为伯乐不见得会出现,或者你的伯乐偏偏就是视力不好,耳朵也不好,那怎么办?所以,你自己要大声喊,喊到别人看到、听到,别人不想知道都不行。 没有伯乐怎么办?那就自己当自己的伯乐啊,千里马可以自己把伯乐找出来。千万不要抱着很好的才艺,傻傻地等待别人看见,战国时代卞和抱着一块宝玉却被楚王当作石头,双脚被砍了还哭了三天三夜,是嫌时间太多还是活得太久吗?它是块宝玉一开始就应该打开让大家看见啊! 曝光真的很重要,这是媒体加分的魅力,如果用心去比较,台面上的那个人不见得是*厉害的那一个,但是他被看见了,所以浮上了台面。至于很有才华却没被看见的人,当然只能潜水了。而且时间一久,等那个上了台面的人卡住了位置,*有才华的人连想上来呼吸的机会都没有,搞不好就被憋死了。解剖后才发现,原来他憋死不是因为没空气,而是活活给气死的,明明有才华赢,却被别人跑在前面,你说会不会气死人? 所以,要懂得争取曝光的机会,想办法被看见才有机会。当然,被看见的前提还是要有某方面的真才实学,这样被看见的才是实力,机会自然源源不绝。没有实力*好先躲起来,否则万一被看见,也只是缺点被放大而已,那还不如不被看见,“相见不如怀念”就好。 曝光的效果就是放大,所以好的东西会被放大,坏的东西也会被放大。 那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被看见呢? 以前电视只有三个频道,要上电视谈何容易,连上报都很困难。我记得小时候小学同学只要投稿被《国语日报》刊登出来,那就是全校了不起到要在主席台宣布的大事。现在电视台多了,报纸期刊也多了,宣传不一定都要花钱,懂得运用免费的宣传效果反而更好。 那要怎么做到呢? 几年前我也是一个生手,销售人员动员我去买个报纸的半版广告,我不愿意,一来花钱多,二来花钱买的毕竟是广告,说实在的,一般人不喜欢被营销,广告的效果也不好。 既花钱效果又不好当然不要,那有没有省钱又有效的方法呢? 有一天我看到《联合报》有个“台湾技能考试应考分享”的版块,每次都用半版采访一位考生,分享其考上的心得跟经验,我的脑袋突然灵光乍现。 心想自己从小就很会背书跟考试,这是我非常擅长的地方,就如同林义杰很会跑步,张惠妹很会唱歌一样,那我也来参加个考试博个名次让《联合报》来报道,不就能赚到免费的宣传了吗!那要考什么呢?既然我投资房地产有些心得并想跟大家分享,那若能取得一个专业证书刚好名正言顺。于是,我当天马上查了一下不动产经纪人考试的科目,其中有三个科目都是我擅长的法律项目,不到半天的时间我就决定参加考试,下午我立刻跑去书店买了一套书回来开始学习。 既然决定要考那就来拼个榜首试试看,因为单单地考上跟全台湾**名的价值还是天差地别的。每年考上的人很多,可是每年全台湾**名只有一个,过了许多年,人家都还会记得你是全台湾**名,就算忘了,你还可以提醒他:“嘿,我是全台湾**名耶。”若只是考上,等过了许多年,你也不好意思说了吧。 而且,无论考上考不上,准备考试一样都要念书,那干脆多准备一点拼个榜首,重点是,我相信考上了榜首,《联合报》就会来采访我。当初就是这样一个想法,激励我取得了第二名榜眼的好成绩,虽然我没有考上**名,但还是很开心。 如果一个人足够努力,意念足够坚定的话,连老天爷也会帮忙!《联合报》先出了一篇应考分享采访榜首,过了几周后他们还想出一篇,于是跑来采访我,所以我的用心良苦老天爷还是看见了,它帮我达成心愿,上了报纸,等于省了《联合报》半版广告的费用,也赚到了半版广告全台湾的免费宣传。 当然,在采访里我除了分享了很多考试的秘诀,还偷偷提到了我是一名律师,平常对投资不动产有兴趣还当了房东,所以跑去参加考试。你要记得,宣传自己才是*主要的目的啊! 律师当房东的故事一经报道,立刻有杂志来采访我,写了一篇“房东律师”的专访,接着是电视台看见这篇专访,于是发通告找我去聊不动产投资的项目,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和通告来找我。 如果只能聊一个主题还不够有特色,从法律、婚姻、不动产到股票我通通能聊,这样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旦特色被看见了,后面就有源源不断的机会。所以,有实力是一回事,但要被看见才有发展的机会;没有机会没关系,靠自己创造机会,先被看见了,后面才有机会。 一次考试换来一个采访,成了我打进媒体圈的敲门砖。 曾经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我,后来穿越屏幕跑进电视机里面,那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这样总共花了多少钱?算算报名费加一套考试的书不过几千元而已,超级划算,而且效果出奇地好。 你没有伯乐吗?其实可以靠自己创造机会,不一定要花钱,而且有时不花钱比花钱的效果还来得好。 微信、微博就是自己的媒体 幸福的是,在网络时代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媒体,要被看见其实比以前容易多了。甚至要倒过来说,在网络全民狗仔的时代,反而是想躲起来不被看见比较难,区别是你拿什么让别人看而已。 比如,手机一拿起来就有微信,你有好多朋友,朋友又有好多朋友,通通串在一起,里头各行各业都有,当然也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朋友。所以光手机上面就有各种通信软件如微信、微博等,都是一个个可以营销自己、让自己被看见的平台。 过去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是“秀才不出门,能被天下看光光”。 当然,不见得每个人都会拿微信、微博来当营销的工具,有人觉得微信、微博就是一个跟朋友聊天、对话的工具,不该沦为商业营销的性质。说真的,如果有人每一篇文章都是营销文那实在很差劲,大概没多久就会被删除好友加封锁了。所谓的营销,其实是告诉大家你是什么人,都在做些什么,有些什么专长,不见得都是用广告逼人家来买的方式。 为什么叫微信、微博?就是以自己微小的力量让别人看见,看见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擅长做什么、有什么样的专长,等等! 微信、微博就是微小的你,而你就是你自己的整个世界。 长久下来,你在微信、微博上写的内容会形成一个别人对你深刻的印象,透过这些平台要传达的,就是你要告诉别人的你的专长,倒不是要你主动招揽生意,比如你在卖什么然后就要别人来买的那种,而是要让别人知道你的专长,一旦别人有了需求,是你能够提供服务的,自然**个就会想到你。这样,你的机会就来了。 只要你写出来,被别人看见了,知道你的专长,你就有机会;你当个闷葫芦不写出来,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根本都不知道,又哪来的机会呢?这当然不是说要你每天把专长直白地写出来,写那两三句话就算完了,而且每天总是重复那两三句话,会让人觉得在炫耀。 例如,我不会只写专长法律,精通离婚官司这样,要换个方式,可以说一些经办案件的心得,还要赋予使命感,像我把自己给妇女提供法律咨询的工作任务命名为“妇女救星”,光这名称就像超人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经常承办案件一定会有所感触,我会把想法分享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 例如,我常常跟碰到婚姻案例的妇女说,不要以为所有的问题靠那张离婚协议书或是法院薄薄的判决书就可以把问题通通解决了。离婚了问题会少一些没错,但能不能通通解决要看你遇到什么人,有些问题是离婚以后才开始的。 这样说,是要让可能有离婚问题的妇女有心理准备。我发现,心里做了*坏打算的人,一旦结果真的发生了,也能接受。而有可能发生悲剧心里却没准备,等真的发生时,那就叫二度伤害。所以,人生是痛苦的,不是因为那件事,是因为你心里没有准备会发生那件事。 什么是离婚后才开始的问题呢? 比如,说好了对方星期六早上十点接小孩,星期天下午五点送回来。结果他(或她)星期六早上十一点才来接,星期天晚上七点才送回来。迟一些又不会怎样?可是对方通常不是迟,而是故意要整你的。如果离婚了两边各有幸福,那对方还空不出手整你,偏偏总是只有一边幸福,一边眼红那就糟了。 白首到老非常好,好聚好散也算不错了,*怕遇到那种离婚了还要一直整你的人。期待小孩快快长大,下辈子别再遇到这种人就好。 类似这样生活化的感受,比较容易得到他人的共鸣,像这篇文章下面就有人留言说“律师,你说到我心坎里了”,而且这是专业律师处理婚姻案件的观察心得,也有知识性,有人分享转发,就会让更多人看见。 让别人知道你有办理离婚案件方面的丰富经验,碰上了问题他们就会想到你,用这样的方式比较妥当。总不好跟别人说,我的专长是离婚官司,赶快来找我办离婚官司吧! 透过微信、微博,别人可以阅读你的文章,你就是提供信息的一个平台,所以自己的社交软件就是一个媒体,这就是现在“自媒体”的趋势。很多人喜欢看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当中如果有媒体行业的朋友也许就会转载,像现在很多新闻内容其实就是报道一些人在媒体平台上的发文,报道多了,被报道的人就变成了“名人”。 其实,那并非只是名人的特权,从需求跟供给的关系来看,媒体天天发稿,就有报道信息的需求,只要你言之有物,媒体觉得有报道的价值,就会转载。这样一来,你的想法、意见,通过媒体报道会被更多人看见,同时对你而言,这也是累积专业形象的机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从这个角度看,不光是内容要言之有物,标题也很重要,如果内容跟标题通通都是媒体要的,编辑一看到连思考的时间都不用,三秒钟整理一下就是一篇报道,这样被转载报道的机会就会更高,所以拟标题也是一门学问。 不过要特别强调,通过媒体让更多人知道正面的信息跟意见是好的,但是如果利用媒体增加知名度为的是为非作歹、招摇撞骗,那大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这种歪路也走不远。 通过脸书就可以达到正面宣传的功能,这样便利的工具人人都有,我不用强调我的专长是法律,精通离婚官司,你这样写也不会有人理你,谁知道你多精通?你说精通就精通吗?当然不是,还不如把办案的感触写出来,人家看久了自然就会清楚你的专长和能力。 这是一种比较软性的营销,也是比较有效的营销,要经常练习才会进步。 其实想一想,各行各业都是在提供服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房东提供居住服务,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中介提供买卖房屋服务,既然是业务就有开发客源的必要,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就是一个很好很方便的工具,懂得运用就是跟别人沟通的*好的平台,为什么非得花钱买那些商业性质的广告,而不是根据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发文告诉别人你的专长呢?

斜杠人生的成功变现法则 作者简介

蔡志雄,律师,房东,专栏作家,讲师,演讲人。台北律师公会副秘书长、基隆律师公会常务监事,专长为婚姻及不动产。经常应各大公司、机关团体邀请演讲,曾参与“地球黄金线”“News金探号”“钱线百分百”“57新闻王”“新闻挖挖哇”等节目讨论,并接受各大杂志、新闻台采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