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93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32.4(7.8折) 定价  ¥2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8933
  • 条形码:9787520368933 ; 978-7-5203-689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本书特色

上溯远古,下迄当今 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全面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变迁发展历程 展现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思想源泉、 精神动力和道德遵循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思想贡献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内容简介

“中华思想通史”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学术创新工程,上溯远古,下迄当今,目的是通过研究编撰《中华思想通史》,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全面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变迁发展历程,展现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思想源泉、精神动力和道德遵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思想贡献。《中华思想通史绪论》是“中华思想通史”项目的灵魂和总纲,明确了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明了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对于中国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与发展道路进行了概要论述,并扼要梳理了中华思想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提炼出中华很好传统思想 “一以贯之”的精神基因。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目录

前言
导论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中华思想史的创新研究
二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主题,梳理、提炼中华优秀思想一脉相承的脉络和精华
三 一以贯之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中华思想史编研的全过程
四 研究编撰中华思想史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五 按照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发展的真实顺序,科学划分中华思想的历史分期
六 重在提炼中华思想“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思想精要
七 外来宗教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宗教要与主流社会相适应是中华宗教思想的要义
八 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科学认识道德,乃至思想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

**章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时代背景
一 大的历史时代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斗争必然是长期而复杂的
二 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研究和传承中华优秀思想
第二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任务
一 集成中华思想的丰富资源
二 辨析中华思想的精华和糟粕
三 探寻中华思想的进程与规律
四 弘扬中华思想的优良传统
五 促进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
第三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意义
一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滋养
二 发掘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思想基因
三 凝聚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思想共识
四 筑牢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基础
五 增强当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自信
六 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素
七 扩大中华优秀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节 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指导思想
一 站在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上考察中华思想史
……

第二章 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
第三章 中国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与发展道路
第四章 中华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一以贯之”的精神基因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节选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上册)/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材》:第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对意识形态之争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生存状态带来根本性改变的同时,也持续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各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成为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在这种充满着内在矛盾与辩证统一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斗争尤为凸显。反映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全球流通,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卷进了一个新的时空序列当中,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锋,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斗争在所难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提升,放眼世界、心怀天下的中国人民总以兼济天下为荣,致力于同世界人民一道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影响力提升以及良好意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主导性力量及其在文化技术上的优势,源源不断地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输送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方面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互联网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对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文化具有隐蔽性、离散性、草根性等特点,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都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利益诉求。由于网民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政治信息多源性、政治意志复杂性、利益诉求多样性等特征,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因素借助于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和破坏;一些嘲弄历史英雄、楷模榜样和理想信念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一定程度的消解;一些网络产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吞噬和改造,侵占主流思想作品的数量和范围,篡改主导文化作品的意义,误导大众对主流文化作品的理解;一些网络产品宣扬实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日益侵蚀、消解大众的政治追求、理想信念;一些网站聚焦于负面信息,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对社会热点、焦点话题进行大肆炒作;一些网站被某些西方势力所利用,或自觉充当某些敌对势力活动的工具,成为错误思潮传播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阵地,传播错误和反动的社会思潮,抵制甚至恶意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意识形态管理方面,我们还存在着本领恐慌的问题。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渠道大多数是纸质、影视和人际传播介质,意识形态管理基本上是采取把关人自上而下地对生产者、媒体和受众进行传统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对于网络媒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网络用户实现了读者、作者、传播者的身份一体化,微博、微信网状链接的传播特性在短期内汇聚了超强能量,目前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基本上还是按照直接管理方式进行,这造成了在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上的滞后。针对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建设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要变色。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条件下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高度自觉。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不断提升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夯实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坚实基础,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凝聚人心,在有效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同时,形成全党全国人民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作者简介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中华思想通史等。出版学术著作五十余部,专著主要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王伟光讲习录》《哲林漫步》《马克思主义学习文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成果》等。主编著作主要有《新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共产党员必备哲学修养》《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等。译著主要有《历史和阶级意识》(合译)。在国*级报纸、期刊上发表论文六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