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作者:麻陆东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1.5(7.8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33108
  • 条形码:9787520333108 ; 978-7-5203-331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本书特色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紧紧围绕“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这一选题展开分析,总体研究思路是:从东亚地区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出发,描述东亚地区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及其特点;进而运用现有的阐释东亚地区主义发展模式与路径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地区主义理论),归纳各种理论视野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及其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主要因素,即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动力、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制约因素、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目标和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论证,从而自然过渡到对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阐释,进而得出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模式即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这一结论。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内容简介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东亚地区主义进程得以开启的关键诱因,这场危机促使东亚国家认识到加强地区合作的重要意义。东亚地区主义进程的开启引发靠前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但学者更多地停留在运用既有理论去解释东亚地区主义现象及其发展路径与走向,这难免会存在一个理论适用性的问题。本书认为,东亚地区主义是在东亚各国政府下逐步展开的地区合作进程,在当前地区主义发展的障碍尚未消除的情况下,东亚国家只能选择通过彼此政府间务实与渐进式的互动与合作,逐步增进地区国家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目录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二 研究目标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既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架构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本书基本架构
三 研究方法

**章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的变量因素及理论假定
**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东亚
二 地区化
三 地区主义
第二节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及其特征
一 亚洲金融危机:东亚地区主义进程得以开启的催化剂
二 提振区域经济: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 多元利益分化:东亚地区主义发展遭遇挫折
四 国际金融危机: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出现转机的诱发器
第三节 主流理论视野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一 主流理论视野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二 主流理论视野下发展路径阐释的缺失
第四节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的变量因素及理论假定
一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的影响变量
二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的理论假定

第二章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动力因素
**节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东亚地区内贸易的持续增长与依存度的增强
二 东亚地区内商业与生产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地区外多重压力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域外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待亚洲金融危机的态度
二 域内国家对其他地区封闭性地区集团的担忧
三 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谈判的失败
第三节 地区认同力量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作为地区认同意识认知基础的东亚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 作为地区认同意识孕育基础的东亚概念的塑造
第四节 地区权力平衡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大国平衡战略与东亚地区合作
二 影响力平衡战略与东亚地区合作

第三章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制约因素
**节 核心主导力量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东亚地区权力结构特点
二 东亚地区主义主导权问题
第二节 地区凝聚力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东亚国家间政治制度差异
二 东亚国家间民族、宗教和文化差异
三 东亚国家间长期存在的历史宿怨
四 东亚国家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第三节 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经济发展水平与合作意向上的差异
二 经济发展水平与合作面向上的差异
第四节 美国因素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美国作为多数地区国家资金技术主要来源国的地位
二 美国作为唯一在东亚地区驻军的域外国家的地位
三 美国对东亚国家的意识形态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四 美国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基本立场

第四章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目标因素
**节 经济成长目标定位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问题导向的务实目标定位
二 价值导向的理想目标定位
第二节 权力平衡目标定位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均势思维导向的泛化目标定位
二 权益思维导向的差异化目标定位

第五章 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塑造:机制因素
**节 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东盟与中日韩“10+3”政府层面对话机制
二 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内民间层次对话机制
第二节 东盟与中日韩“10+1”机制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中国与东盟“10+1”机制
二 日本与东盟“10+1”机制
三 韩国与东盟“10+1”机制
第三节 东盟机制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东盟秘书处
二 东盟首脑会议
三 东盟外长会议及其他部长级会议
第四节 中日韩对话机制与地区主义发展
一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二 中日韩部长级会议

第六章 多变量交互作用与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形塑
**节 东亚地区主义核心特征:政府主导
一 以政府为主导的地区化进程
二 以政府间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地区主义进程
第二节 东亚地区主义核心特征:过程中展开
一 以秩序构建为导向的过程
二 以孕育合作为导向的过程
第三节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
一 多元动力: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形塑的助推器
二 复合干扰: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形塑的制动器
三 目标定位: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形塑的导航仪
四 机制创设:东亚地区主义路径形塑的方向盘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节选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  三多元利益分化:东亚地区主义发展遭遇挫折  正在东亚地区主义不断推进的重要阶段,东亚地区合作遭遇开启以来*重大的一次挫折。起因是东亚峰会机制的创设以及由此引发的地区内部纷争。按照原先的设想,创设东亚峰会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下的东亚地区合作,拟设中的东亚峰会机制对“10+3”机制*显著的一个发展是,东盟不再单纯地作为一个整体与中日韩进行对话与合作,而是东盟成员国与中日韩一样,都是东亚地区内完全平等的个体,东亚峰会也将由东亚13个国家轮流主办,而且东亚峰会可以有独立的时间安排,不一定与东盟年会时间安排一致。该倡议是推动东亚地区合作深化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东亚地区合作在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重大举措,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将因此而迈上一个更高层次。  然而,东亚峰会机制倡议所引发的后续问题使东亚地区主义几乎遭遇夭折的命运。尽管东盟是东亚峰会机制的倡议者,但东盟对东亚峰会机制的未来发展却充满忧虑。东盟成员国普遍认为,东盟单个成员国自身实力相对弱小,如果东盟不再作为一个整体与中日韩对话与合作,可能会失去东亚地区合作的主导地位,而被中国与日本等大国所控制。东盟对合作前景尤其是对丧失东亚地区合作主导权的担忧,致使其迟迟不肯表态接受东亚峰会机制。后来经过各方多次磋商与协调,东亚各国在东亚峰会机制上*终达成一致意见,但妥协后的东亚峰会机制版本与之前的倡议相差甚远,该机制不仅在时间、地点安排上仍然按照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模式进行,而且连参与东亚峰会的资格也要由东盟来审定。东盟与日本还提出,东亚峰会的参与国不再受地域范围限制,也不仅仅限定在“10+3”范围。在此背景下,东盟和日本名正言顺地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国拉入东亚峰会。尽管东亚峰会机制与当初的设想相差甚远,但为了继续维持已有的合作格局,中国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和倾向性意见,同意了东盟就东亚峰会成员资格所确定的3项标准。事实上,由于东亚地区外国家的加入,东亚地区合作面临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加棘手,东亚地区正在形成中的信任也大打折扣。这种东亚峰会机制实际上是原有的“10+3”机制的倒退,不仅没有实现进一步深化东亚地区合作的愿望,反而使东亚地区合作朝着一个地区论坛的方向大步倒退。  东亚峰会机制的开启使东亚地区陷入一种悲观主义情绪,东亚国家的学界与政界不再看好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前景。他们普遍认为,东亚峰会机制是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的倒退,尤其是一些地区外力量的介入使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变数增大。但值得欣慰的是,东亚峰会机制并没有完全断送东亚各国已有的合作与信任基础,虽然引入了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外国家,但作为东亚峰会的倡导者与组织者,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机制并没有终结。在首届东亚峰会召开前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吉隆坡宣言》中,各国明确表达了在实现东亚一体化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继续以“10+3”机制为地区合作的主渠道。马来西亚时任总理巴达维在会见记者时表示,东亚峰会和“10+3”是相互补充、互不重叠的进程,东亚峰会不会取代“10+3”进程。在首届东亚峰会通过的宣言中,并没有将建立东亚共同体作为东亚峰会机制努力的方向,只是提到各国认同东亚峰会可以在本地区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东亚峰会机制的泛化,给东亚地区主义发展投下了阴影,如何摆脱这种阴影,尽快地使东亚地区合作走出困局,推动东亚地区主义发展,成为东亚地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麻陆东,1977年生,国际政治专业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东北亚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与区域政治研究。先后在《社会主义研究》《东北亚论坛》《东南亚研究》《东南亚纵横》《世界知识》《当代世界》《国际展望》《当代韩国》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6项,厅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