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作者:芦思宏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5.6(7.0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4049821
  • 条形码:9787104049821 ; 978-7-104-049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英语世界六朝小说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重点分析了英语世界关于六朝小说的文体形式、叙事手法、故事情节,以及小说与六朝文化的研究,包括志怪小说与佛教、道教的影响关系,志怪小说反映的鬼神观念,志人小说刻画的魏晋士人生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总体译介与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中西方六朝小说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比较,提出了英语世界研究对中国学界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译介研究
**节 六朝小说界说
第二节 六朝小说的译介简史
第三节 六朝小说英译本的介绍与研究——以《搜神记》与《世说新语》为中心
第四节 变异学视角下的六朝小说译介研究

第二章 英语世界的六朝志怪小说个案研究
**节 六朝志怪与中国小说的起源
第二节 英语世界的《搜神记》研究
第三节 《拾遗记》及其与志怪小说的关系
第四节 《幽明录》与佛教思想
第五节 比较视域中的超自然小说研究——以六朝志怪与德国传说为例

第三章 英语世界的六朝志怪小说艺术特色研究
**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文体特点
第二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鬼怪形象
第三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叙述模式
第四节 六朝志怪小说的宗教视角

第四章 志人小说高峰——英语世界的《世说新语》研究
**节 “世说体”的形成与定位
第二节 《世说新语》的士人形象研究
第三节 《世说新语》的叙事艺术研究
第四节 《世说新语》的魏晋风尚研究
第五节 《世说新语》的影响研究

第五章 跨文明视域下中西方六朝小说研究的比较分析
**节 中西方六朝小说的研究特点
第二节 英语世界六朝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借鉴

参考文献
附录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译介史概况
后记
展开全部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节选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正如杜志豪所认为,志怪小说这一短小简洁的叙事文体,与六朝时期的诗歌散文一样,具有朴素浅显、通俗易懂的形式特点。志怪小说的关注重点集中于对奇异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叙述,在文体形式上与史书具有很多相似性,但排除了正史中的真实历史事件。杜志豪指出,志怪小说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小说所认定的基本要素,从《搜神记》等志怪小说的选集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精心构建的故事结构、语言行动、因果关系,它的诞生将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六朝志怪小说的创作数量很多,但流传至今的却十分有限,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搜神记》《搜神后记》《幽明录》《拾遗记》等。  杜志豪基本承认大部分学者的意见,即中国小说起源于六朝志怪,志怪小说是中国*早的叙事体文学,同时也具有古典历史和哲学的研究意义。但从历史学和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对志怪小说的起源以及文体研究均有不足之处。由于中国的小说体文学在长时期内附庸于史传文学,因此六朝志怪中也有对于历史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得批评家们难以区分事实和虚构。杜志豪认为,从学者的研究视角看,中国早期的叙事文学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对其进行明确的历史或小说文体类型的划分。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历史学家亲眼见证了他们所记录的事件,并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来进行判断,选取适当的材料编人书中,如干宝、刘义庆等人同时具有官方史官的身份,他们编写的故事有许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述。简言之,杜志豪认为六朝志怪小说的出现,与历史的发展并不相悖,志怪作家们往往从正史中取材进行创作,此时的叙事文学介于历史和小说的文体特点之间。②  杜志豪梳理了中国叙事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自先秦时期的史传文学至两汉时期的杂史杂传,指出中国叙事小说的选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也构成了中国小说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的艺术特色。结合志怪小说的形成过程,杜志豪认识到了其与历史书写间的紧密关系,许多志怪小说集以“记”“录”“传”为题,充分说明了两汉至六朝时期叙事小说的创作概念,仍没有脱离前代《左传》《战国策》《史记》的史传文学观念。志怪小说的许多形式特点和创作传统都是从史传文学中继承而来,只是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存在于文本里。杜志豪认为,汉代的杂史杂传类小说,惯用历史学家的两种创作方法:其一是通过地理线索组织奇幻故事;其二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进行写作。然而,在六朝时期这种情况则较为少见,志怪故事多被裴松之、郦道元所引用,在6~7世纪间才被编纂至类书之中。  杜志豪指出,中国早期的小说创作与真实历史之间紧密相关,所以在研究小说的文体时,必须对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辨别,使批评家和读者们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不同的文体特点。受到晋代编史精神的影响,书写鬼神之事的志怪小说开始广泛流传,人们也开始关注史书中所记载的奇幻历史是否真实存在,此时便诞生了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张华的《博物志》、祖冲之的《述异记》等代表作品。“志怪”一词开始正式以小说的意义出现,以葛洪为代表的作者,在作品序言或自传中分析了志怪小说与历史书写间的关系,并开始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明确界限。通过对《神仙传》《洞冥记》等文本的分析,杜志豪指出,六朝时期的文学多以私人创作的形式问世,并伴随民间传播得到了广泛地接受,志怪小说的许多材料也是因为家族藏书才得以保存。  ……

英语世界的六朝小说研究 作者简介

  芦思宏,女,1988年生,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中西文化比较。丰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近十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本,在《当代文坛》《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戏剧》等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