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作者:陈琳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74.1(9.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66073
  • 条形码:9787208166073 ; 978-7-208-1660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展开研究。**部分旨在描绘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概览图,以历史为线索、以思想史为内容,以时间和空间划段、分块。第二部分探讨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简史到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经济理论实践,尝试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介绍马克思本人的经济理论。结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和描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与理论、议题与领域、文献与案例等多重角度,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讨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目录

序/1

导 言/1

上篇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概览/11

**章 从1884 年到1928 年:谁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13

**节 “ 修正”主义的故乡:诞生于英格兰的费边社和费边

主义/13

一、 在伦理演化中逐渐实现平等:一个关于等待、耐心和

策略的故事/14

二、 追求“分配的平等”:被放弃的劳动价值论和不再重要

的公有制/19

三、“ 香槟酒社会主义者”的难题:何为平等,如何平等,

为何平等/22

第二节 “ 正统派”的悲喜剧:来自德奥的种子点燃俄国革命的

火炬/26

一、“ 正统”的诞生和落地:从德国引发的论辩和在俄国成

功的革命/26

二、 劳动价值论首遇效用价值论:“聋子”间的对话和“异

想天开”的调和/34

三、 从经济危机到经济周期:借来的弹药、激情中的论战

和阵地的转移/42

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智慧的火花和被忽略了的

警示/49

第三节 何为“正统”,为何而求“正统”:一场问错了问题的

争论/57

一、 警惕“为辩论而辩论”所导致的“相反的教条主义的

错误”/58

二、在广阔的启蒙思想史图景中理解围绕经济理论的争论/63

第二章 从1929 年到1970 年:初识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67

**节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理论:经济理论的从古典到现代/71

一、 被撕裂了的劳动价值论:横亘于“量化”与“质性”

之间的鸿沟/71

二、 从“分配决定价格”到“价格决定分配”:隐形了的权

力和制度/76

第二节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动态和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简

约及其困境/83

一、 凯恩斯带回的“勇敢小子”斯拉法:隐蔽于不完全竞

争理论中的权力问题/83

二、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挑战与围绕凯恩斯主义的争论:马

克思和凯恩斯共同的学生们/90

三、 凯恩斯无法回避的“马克思问题”:货币金融与全球发

展中的权力和制度/99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的经济计算:是否可能,如何可行/107

一、 计划经济体经济计算的逻辑可能性:特定假设下的抽

象胜利/107

二、 计划经济体经济计算的现实可行性:激励不当和权力

约束缺位的教训/114

三、 不同的乌托邦和共同的滑铁卢:社会冲突、行为动机

和民主治理/117

第三章 从1971 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代化任重道远/121

**节 “ 价值转型问题”的诞生与消解:一场堂·吉诃德式的

理论战役/123

一、 马克思犯了“逻辑错误”?充满遗憾的挽救和拒绝进入

辩论场的捍卫/123

二、“ 转型”何以成为“问题”:一场没有病人的手术和亟

待发展的现代货币理论/127

第二节 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

视阈/132

一、 资本主义的当代图景:积累的调节机制、社会结构及

其多样化/132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面孔:新(Neo)自由主

义及其批判/141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前沿:建构现代货币和金

融理论的挑战/145

四、世界体系、全球价值链和跨国公司/155

第三节 前计划经济体的经济转型和尚未解答的难题/159

一、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尝试:从“对立和替代”走向

“对话和互补”/159

二、 批判、融合与回应: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其他议题/164

第四节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的学术阵地与理论

展望/167

一、学术阵地:一本期刊、一个机构/167

二、理论展望:一个可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172

中篇 意识形态理论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77

第四章 何为意识形态:一场刚刚开始自觉的智识之旅/179

**节 “ 意识形态”一词的诞生:一位法国政治家和教育家的

梦想和失败/179

一、 以“意识形态”为人类思想体系的皇冠:用感知代替

抽象,用科学代替神学/180

二、 用“意识形态教育”形塑社会道德秩序:用科学指导

行为,用奖惩提供激励/183

三、 拿破仑的胜利与“意识形态”的反转:错误认识的集

合和不道德的代名词/185

第二节 从法语到德语:马克思与“意识形态”含义的极致负

面化/190

一、 从拿破仑和特拉西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批判和政治

经济学的嘲讽/190

二、“ 意识形态”的新要义:合法化统治权力的虚假意识和

不生产自身精神世界的无产者/192

第三节 马克思的学生们:左翼“意识形态”理论的繁荣/195

一、“ 意识形态”含义的中性化和泛化:知识社会学与自觉

性的历史极限/195

二、“ 意识形态”的功能化和机制化:指导行动的思想体系

和作为新现实的社会机器/197

第四节 意识形态研究的当代复兴:发挥“意识形态”对于政

治生活的积极意义/200

一、“ 意识形态”的正面化:公共生活的思想地图和为政治

语言去争议化的语法/200

二、 在唯物史观视阈中实现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化:话语、

符号与社会生活/203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经济科学:思想生活中的悲喜剧

**节 构筑经济科学的大厦:从远离意识形态的抽象憧憬到

直面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206

一、 现代经济科学急需方法论的自觉:无法彻底实现却依

然值得追求的价值中立/207

二、 现代经济科学的“阿喀琉斯之踵”:证伪标准的规范性

与挥之不去的内生性/212

三、 马克思与现代经济科学的研究方法差异:倾向与规律、

反作用力与控制变量/218

第二节 经济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对话:审慎应对公共生活中的

多个“跷跷板”/219

一、抽象与具体的互补:抽象的必要与过度抽象的危险/221

二、理性与情感的合作:人类公共生活的双支柱/223

三、激进与保守的权衡:“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必经之路/226

下篇 回到马克思:再读《资本论》/229

第六章 听马克思讲“资本”的故事:《资本论》演绎/231

**节 走进马克思的剧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231

一、 显微镜下的资本主义经济细胞:解码“商品”的神秘

世界/231

二、 抽象空间中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作为社会关系的资

本及其来源/240

三、 逐步回到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世界:资本的循环、竞

争与社会的资本化/246

第二节 作为学生的马克思:学习、批判与未完成的理论事业/261

一、 从抽象的平等到具体的自由:马克思的古典政治经济

学批判/262

二、 在历史活动中逐渐实现解放: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

现实批判/272

结 语/281

后 记/298


展开全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回到马克思: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陈琳,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项目参与者,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社会科学组)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