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3cm 页数: 272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3.3(4.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611915
  • 条形码:9787545611915 ; 978-7-5456-1191-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电影是一个**文化软实力的注解与表征,我们需要将电影“走出去”置于**文化战略的视野下进行系统化思考,客观认识中国文化语言中的“高语境性”、西方世界接受的文化折扣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固有成见。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版块, 分别是中国电影“走出去”可采用的推广渠道的研究 ; 中国电影“走出去”所**的内容研究 ;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机制研究。本图书宏观上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 微观上也可以为政府、企业提供了向海外推广中国电影的方法与指导, 甚至还有利于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 为其他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战略提供示范作用。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目录



总 论 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在反思中前行 / 001

一??何谓电影强国??003

二??关于电影强国与电影“走出去”的辩证思考??006

三??冷静客观地正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和“走出去”的基本现实??009

四??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性思考??013


**章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内容准备研究 / 019

一??影响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文化与社会因素??020

二??中国优势文化符号的电影化梳理与表达??035

三??合拍片“走出去”的内容策略??049

四??形式与风格的国际化探索??066

五??跨文化交流典型影片文本分析??090

六??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内容策略与建议??115


第二章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渠道及扩展研究 / 119

一??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渠道及拓展的历史与当下??122

二??外交渠道与电影的文化政策学??127

三??艺术渠道与电影展映的“内外合力”??137

四??商业渠道与海推公司的“内外并用”??144

五??网络及硬件渠道与电影传播的“内外兼修”??150

六??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渠道策略与展望??161


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接受研究 / 165

一??西方主导的中国文化观的形成与演变??166

二??刻板印象下的中国电影跨文化接受现状??177

三??中国电影“走进”异质文化国家的策略分析??190


第四章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机制优化研究 / 201

一??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政府管理与调控机制优化研究??202

二??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商业机制优化研究??214


第五章 海外“期待视野”中的市场推广与国际文化传播——论中国电影大片的“二元对立”性及其对策 / 239

一??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和中国电影大片的意义??240

二??中国电影大片发展面临的“二元对立”??245

三??美国受众对中国电影的“期待视野”与中国电影大片的策略??251


第六章 中外电影受众的“期待视野”融合与中国电影的非洲推广 / 255

一??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亚非”与“欧美”齐驱??256

二??中国电影的非洲推广与非洲观众的“期待视野”??259

三??从《战狼Ⅱ》反思中国电影的非洲推广与合作交流??262


参考文献 / 265

后 记 / 271


展开全部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节选

一 何谓电影强国 电影大国与电影强国的区别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如果把二者比作人,那么电影大国是一个身体肥胖者,电影强国则是一个身体健硕者。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关键是强身健体。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国家是不是电影强国,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电影人有集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电影是一种文化工业,也是一门现代艺术,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的表达载体,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气象。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电影人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者,自然有责任和义务用电影这样一门艺术来表达、传承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这里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是电影人自身是否对本土文化有充分的学习和理解,是否能将优秀的本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生命经验和创作源泉。二是电影人是否有一种集体的文化自觉,在电影创作中自觉地将本土文化、精神、价值和审美的表达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使命,并以创作真正代表本土文化气质和风范的电影为荣。三是电影人是否具备将本土文化、价值观、审美精神转化为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电影视听语言来传达的能力和素养。 二是电影创作者对本国的社会与现实有深刻的洞察和体认,并能在电影创作中付诸实践。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 ·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一书中指出,“电影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只有拿着摄影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拍摄那些有典型性的偶然世界,才能拍出符合电影本性的片。” 正在发生的物质世界,因为有了人的参与,而显得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戏剧性。社会现实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身在其中,又感同身受的境遇,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现实有美好的一面,更有残酷的一面。生命有幸福的瞬间,但更多的是挣扎和无奈。而往往残酷的现实和充满挣扎的生命,才是电影激发观众共鸣和共情的价值点。一个国家的电影人如果失去对现实的敏锐触感,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我们无法想象这个国家的电影会充满力量。 三是电影文化传递出强大的价值感召力。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重要载体,没有价值观的电影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生命经验和生存智慧不断沉淀的结果。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电影强国,很重要的标准是这个国家的电影是不是深入有效地表达了这个国家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如果说电影是体,则文化是魂。同时,其他国家的电影观众在观看这个国家电影的时候,一方面通过电影这个媒介了解了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带来自我生命的启发。 四是电影有自身独特的电影风格、类型与语言。电影是一门形式感、风格性很强的艺术,其叙事模式、表达技巧、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等都遵循某些基本的程式和规则,也有其变化和创新的可能。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指出,“内容承载着意义,而形式是装载着内容的容器。”真正的电影强国既需要继承世界各国在电影风格、类型和语言上的探索成果,同时也要积极推陈出新,为世界电影风格、语言、类型的多样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是具备高度发达的电影工业体系。电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工业。电影工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展示电影综合实力和传递价值观的主要方式。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包括剧本开发体系、制片管理体系、版权保护与开发体系和电影投融资体系等。没有稳定的电影工业体系作为支撑,偶尔可能有一两个天才级的电影人出现,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形成全球观众对这个国家电影的观影期待和形象认知,也很难形成一个国家的电影稳定高质量的产出和持续深入的对外文化影响力。 六是形成了相对健全、完善的电影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让好电影能脱颖而出。电影对观众价值观的深刻影响,说明这是一门意识形态色彩很强的艺术类型。一个国家是否有相对科学、合理的电影管理体制,或者说电影治理体系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是否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指标。这里包括:如何让电影创作者既有创作的底线、禁区,也有足够的创作自由。如何保障电影创作者的基本权益,如何让真正好的电影不是胎死腹中,而是脱颖而出。 七是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导演、明星。电影是明星的艺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明星或明星导演,会吸引一大批忠实的电影观众,形成对这个国家电影形象的极大的正效应。美国好莱坞电影离不开明星导演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明星演员施瓦辛格、莱昂纳多等的全球影响力,朱塞佩·托纳多雷让我们对意大利电影充满着蓝色的忧郁情愫,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让我们对伊朗电影中的人性力量充满期待,阿米尔·汗让我们相信印度电影有某种特别的力量。 当然,电影强国的衡量指标不仅仅如此,但是这些指标足以让我们来审视、评价和梳理我们离电影强国的距离,找寻差距的原因和找到努力的方向。

电影的目光: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教影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意蕴》《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艺术之维》《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电影文化之维》《世界电影史》(译著)《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华语电影大片:创作、营销与文化》《存在与发言——陈旭光电影文章自选集》《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现代卷)》《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意研究》《新世纪华语电影研究:美学、产业与文化》《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艺术的本体与维度》等。主编《在北大发声:“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实录(第一辑)》《北大学人电影研究丛书》及《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等系列丛书。 肖怀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腾云智库专家,见地沙龙召集人。中南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考古学硕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当代文化发展研究,关注战略、政策、科技与创意经济对文化演进的影响与嬗变。此外,自2016年起,发起见地沙龙,致力于促进科学、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对话交流与知识融通,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当代处境,展开在“新人文”领域的跨学科学术讨论与社会创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