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作者:吴宏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76.4(7.8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版权信息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历史城市地理与历史社会地理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 在讨论了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中国都城地理学、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社会地理与区域社会生活史若干具体专题也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历史城市地理与历史社会地理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 在讨论了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中国都城地理学、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社会地理与区域社会生活史若干具体专题也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目录

**章 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和研究内容 一 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 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三 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国古都学与中国都城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中国古都学的“古都”范畴 二 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 中国古都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 中国都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五 中国都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六 中国都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历史社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一 历史社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 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 三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四 费孝通城乡社会发展研究中的历史地理学视野 第四章 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环境演变研究 一 濮阳城址的历史变迁 二 两汉时期番禺城址的迁徙 三 黄泛平原古城镇水域景观的历史地理成因 第五章 郑州商城的重城形态与内部结构分析 一 商代的陪都制度与郑州商城的性质 二 郑州商城的重城形态 三 郑州商城的内部结构 四 郑州商城的都城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六章 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 一 统万城与奢延城、大城之关系 二 统万城的城市形态 三 统万城东城与西城的城垣、马面和城门问题 四 统万城宫城的范围与永安殿的位置 五 统万城内城(西城)的其他宫室与苑囿布局 第七章 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形态与结构 一 唐末徙都洛阳与长安城的毁灭 二 韩建新城的“内外二重”之制 三 韩建新城中的子城的位置、形态和规模 四 唐末五代长安城的范围 五 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城门与内部结构特点 第八章 辽、西夏、金都城对中原都城制度的模仿与创新 一 都城规划和建设制度的模仿与创新 二 都城管理制度的模仿与创新 三 少数民族政权模仿中原王朝都城制度的途径 第九章 宋代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 一 宋金元时期(960—1368) 二 明清时期(1368—1911) 三 民国时期(1912—1949)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2000) 第十章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城镇城外街区的扩展 一 东莞县城城外街区的扩展及其影响因素 二 三水县城外部形态特征与城外街区兴衰 第十一章 历史社会地理与社会生活史的专题研究 一 5—10世纪高昌地区居住生活方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二 隋唐时期的帝王行宫与中央政治革命 三 唐长安城平康坊饮妓居住区与饮妓服务费 后记
展开全部

历史城市地理与社会地理研究 作者简介

吴宏岐,1964年生,陕西省宝鸡市人。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暨博士生导师、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研究》编委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