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4-01
开本: 26cm 页数: 184页
中 图 价:¥41.7(8.5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484545
  • 条形码:9787502484545 ; 978-7-5024-845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内容简介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七章,全书采用英文与中文对照的形式,系统总结了连续铸钢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连铸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连铸的发展、连铸设备、连铸传热和凝固、连续铸钢工艺、铸坯缺陷和质量控制、连续铸钢新技术、特殊连铸工艺等内容。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供高等院校冶金、金属加工等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考。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目录

1 引言
1.1 连铸工艺简介
1.2 连铸的发展及机型演变
1.3 连铸的优势

2 连铸设备
2.1 连铸机主要参数
2.1.1 连铸机机数和流数的定义
2.1.2 铸坯断面尺寸
2.1.3 拉坯速度
2.1.4 弧形半径
2.1.5 冶金长度
2.2 连铸机关键部件
2.2.1 钢包回转台
2.2.2 中间包和中间包车
2.2.3 结晶器
2.2.4 引锭杆系统
2.2.5 铸坯支撑系统和二次冷却
2.2.6 二次冷却
2.2.7 铸坯矫直和拉坯装置
2.2.8 铸坯输送和后续处理

3 连铸传热和凝固
3.1 结晶器传热
3.2 二次冷却区传热
3.2.1 二冷区凝固
3.2.2 二冷区传热
3.3 铸坯的凝固
3.3.1 凝固过程
3.3.2 结晶器中钢液的凝固
3.4 连铸模拟
3.4.1 物理模拟
3.4.2 计算模型
3.4.3 流体流动模型

4 连续铸钢工艺
4.1 引言
4.2 钢液处理
4.2.1 温度控制
4.2.2 成分控制
4.2.3 夹杂物控制
4.3 中间包到结晶器
4.4 二次冷却
4.4.1 二冷控制
4.4.2 铸坯夹持
4.4.3 拉坯
4.4.4 冷却水系统
4.4.5 拉速控制
4.5 连铸的开浇、控制及问题
4.6 结晶器保护渣
4.6.1 结晶器保护渣的特性
4.6.2 连铸工艺条件对结晶器保护渣的影响
4.6.3 钢种对结晶器保护渣的影响

5 铸坯缺陷和质量控制
5.1 前言
5.2 铸坯洁净度
5.2.1 铸坯夹杂物及其来源
5.2.2 减少夹杂物的措施
5.3 表面裂纹及其控制
5.3.1 板坯表面缺陷及其控制
5.3.2 大方坯和小方坯的表面缺陷
5.4 内部缺陷及控制
5.4.1 板坯内部缺陷
5.4.2 大方坯和小方坯的内部缺陷
5.4.3 减少内部缺陷的途径
5.5 铸坯形状缺陷
5.5.1 鼓肚变形
5.5.2 小方坯脱方
5.5.3 圆坯的变形
5.6 漏钢
5.6.1 漏钢的原因
5.6.2 防止漏钢的措施
5.6.3 多变量PCA防止漏钢
5.7 喷水冷却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6 连续铸钢新技术
6.1 中间包冶金
6.1.1 中间包加热技术
6.1.2 中间包流动控制
6.1.3 中间包保护渣
6.1.4 离心流中间包
6.2 结晶器液面控制
6.3 板坯热装和直接轧制
6.4 凝固末期轻压下
6.4.1 轻压下的效果
6.4.2 轻压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6.5 电磁搅拌技术
6.5.1 电磁搅拌的发展
6.5.2 电磁搅拌的作用
6.5.3 电磁搅拌器类型
6.5.4 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

7 特殊连铸工艺
7.1 水平连铸
7.2 异型坯连铸
7.3 薄板坯连铸
7.3.1 存在的问题
7.3.2 实际生产
7.4 带钢浇注工艺
7.4.1 双辊式浇注
7.4.2 高速钢薄板带连铸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连铸工艺与技术:双语版 作者简介

马胜强,1982年10月出生,陕西汉中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凝固组织控制与腐蚀磨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参与国防973、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5项。201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2017年国家公派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一年。目前担任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铸造学会理事、国际SCI期刊《FrontiersinMaterials》客座副主编、《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新型工业化》等杂志编委。迄今发表包括ActaMaterialia在内的国际SCI期刊论文80余篇,H因子为19,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国际会议特邀报告7次,参编英文专著1本。 杨军,1962年出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授,兼任机械工程学会陕西省铸造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会省工业炉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连铸新技术及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西安市科委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检索13篇,获准发明专利一项,获得省教育厅及学校教学优秀及科研奖项多次。主持参加的项目主要有:高温烧结感应加热线圈设计(国家自然基金子项目);506奥氏体抗菌深冲不锈钢研制(西安市工业公关项目);含铌高强度钢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项目);微合金高强度钢筋开发(陕西省自然基金);高速钢轧辊关键技术研究(西安市科技局工业攻关项目);板坯组织性能分析及高温耐磨材料研究(横向课题)。主编《铸坯成型理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参编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参编并主审专业外文著作一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