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作者:茅盾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21cm 页数: 571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5.4(6.0折) 定价  ¥1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31139
  • 条形码:9787546131139 ; 978-7-5461-311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作品总集。新版《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新版《茅盾全集》由韦韬先生新增多幅珍贵照片,在原版《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补订而成的,目的是使《茅盾全集》更全、更完美。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这是规模*大、收集*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本卷《茅盾全集(中国文论十集27)(精)》是丛书分册之一。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内容简介

  《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至9卷为小说;10卷为剧本、诗词、童话;11至17卷为散文,其中13卷为“游苏见闻”专集;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28卷为中外神话研究专集;29至33卷为外国文论;34卷为“古诗文注解”;35至36卷为回忆录;37至39卷为书信;40至41卷为日记;附集卷收有关资料。这是规模大、收集*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茅盾全集27:中国文论十集》收作者茅盾于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八一年问所作论文、短评、序跋、讲话等共八十三篇。其中不少文章曾由作者分别编入《鼓吹续集》(一九六二年十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读书杂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茅盾评论文集》(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短篇小说集》(一九八〇年四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近作》(一九八〇年五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茅盾论创作》(一九八〇年五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茅盾散文速写集》(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文艺评论集》(一九八一年二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茅盾文艺杂论集》(一九八一年六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和《茅盾译文选集》(一九八一年九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等书,其余文章除少数几篇从未发表外,均散见于国内多种报刊,现编集出版。  篇目的排列基本上按发表或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目录

《鼓吹续集》后记
《渴》及其它
关于创作和评论问题——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短篇创作三题——与青年作者的一次谈话
读书杂记
关于曹雪芹——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
《关于曹雪芹》第三次修改后的几点说明
《红楼梦》笔记三则
举一个例子
读书笔记二则
读了《火种》以后的点滴感想
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戏剧而奋斗——在一九六三年以来优秀话剧创作及演出授奖大会上的讲话
读《儿童文学》
读陆文夫的作品
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词
读《冰消春暖》
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笔记
接见苏丹大使的谈话纪要
关于“中国的一日”的补充介绍
杂感一则
我和鲁迅的接触
敬爱的周总理给予我的教诲的片断回忆
毛主席的文艺路线万古长青
学习鲁迅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精神
老兵的希望
贯彻“双百”方针,砸碎精神枷锁
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的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访谈录
《李自成》杂感
漫谈文艺创作
外行人的祝贺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的开幕词
化悲痛为力量
关于培养新生力量
驳斥“四人帮”在文艺创作上的谬论并揭露其罪恶阴谋
《茅盾评论文集》前言
作家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为路易·艾黎英译《白居易诗选》而作
需要澄清一些事实
中国儿童文学是大有希望的——对参加“儿童文学创作学习会”的青年作者的谈话
在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
对于儿童诗的期望
在中、长篇小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介绍及研究外国文学进一解
再说几句
沉痛哀悼邵荃麟同志
温故以知新
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
祝《地平线》出版一周年
马伶(抄自旧札记)
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及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少儿文学的春天到来了!——为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作
两本书的序
外国戏剧在中国
“左联”五十周年题词
关于《彩毫记》及其它
答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序
关于选编《草鞋脚》的一点说明
《茅盾论创作》序
追念吴恩裕同志
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小说选刊》发刊词
与巴西驻京记者莫隆的谈话
《柳亚子诗选》序
魔术万岁
读茹志鹃小说稿的笔记
写在《给初学写作者的信》前面
一点希望
茅盾自传
与爱尔兰留学生房义安的谈话纪要
梦回琐记
欢迎《中国通俗文艺》
《茅盾译文选集》序
《茅盾文艺评论集》序
欢迎《文学报》的创刊
《茅盾文艺杂论集》序
《张闻天早期文学作品选》序
外文版《茅盾选集》序
重印《小说月报》序
《草原上的小路》序
《谈生活、创作和艺术规律》序
展开全部

茅盾全集:二七:中国文论十集 节选

  《茅盾全集27:中国文论十集》:  如果仅凭这些短篇来衡量作者的成就,那是不公正的;然而,如果我们也承认,写好短篇有时比写好长篇更难,那么,从这些短篇中也可以窥见作者才华之一斑。因此,我想就《巨人的故事》所收各篇说一说我的初步的感想。  《巨人的故事》中,写于一九五七年者,凡三篇:《渴》、《给孩子命名》、《梁上君子》;写于五八年者两篇:《在篝火旁边》、《难解的纠葛》;写于五九年者亦两篇:《她们俩》、《长途电话》;写于六〇年者为《巨人的故事》一篇。以上仅《难解的纠葛》与《巨人的故事》写于沈阳,余皆写于水库工地。恐怕正因为是写于工地,所以紧张热烈的现场气氛颇为浓郁,大大地吸引了读者;但是,另一方面,也许有人因此而以为这些短篇与其算是短篇小说,还不如算是报告文学。随便算它们是什么吧,反正这两种体裁同样是反映现实的*灵活的工具,何况你要在这两种体裁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线实在也困难。  《渴》,**人称,约九千字,五七年写于大伙房水库。这就是一篇很难确定属于哪个体裁(短篇小说抑报告文学)的作品,但无疑地这是集子里*好的短篇作品(不满万字的)之一。  作品中的“我”,是某处水库工地的局长,在狂风暴雨的两天中,为了防卫拦河大坝,“我”大概接连三十六小时没有睡,现在“我”在拦河大坝上值了一夜班回到办公室,浑身湿透,却一个劲儿叫“渴”。通讯员小李拿来了水,却又烫嘴不能喝,倒了七、八碗正凉着,“我”坐在那里等,就睡着了,可是电话铃响了,防汛指挥部通知,上游大雨不止,八小时后一股洪水就要冲击拦河大坝了,“我”听完电话,就往坝上跑,却忘记穿雨衣;回去穿雨衣,又和运输工区主任撞个满怀,他有要事,抓住“我”不放,同时电话又来了,——这是电工科来的,这已是第三次了,但是“我”还没工夫接电话,安全科长和一群人又来报告昨夜发生一个人身事故。等到把这一切都打发完,“我”想起喝水,回头一看,凉着的七、八碗都被刚才进来的那班人喝光了。小李又倒了几碗,可是“我”等不及,转身就走了。此后,在路上,“我”看着大坑小坑都积满了黄褐色的泥汤,便想到,要是清一些能喝就好了。当“我”被广播喇叭叫着要他到出了事的南干线大桥时,小李又追来说,市电业局有急事,“我”一面朝南干线大桥的方向走,一面又叫小李倒几碗水凉着:“快把人渴死了!”抢救了南大桥,又回到工区办公室,“我”才又觉得渴不可耐,但是小李并没有给准备凉着的水,因为茶炉被水淹了,木柴又通通湿透,烧不着。但是市电业局提出的紧急停电问题,急待解决,“我”又顾不到“渴”了;待停电问题解决,市长强迫“我”回去休息,——吃饭,睡觉,“我”却说:“吃不吃东西,睡不睡觉,都在其次,我只想回去喝口水。”可是在回到宿舍的路上,一条小桥早被洪水冲塌,跨河架了根钢绳,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我”过这钢索桥时掉进水里去了;在水里被冲走了三、四十公尺,这才被小李救到岸上,就这样,“我”在水里被迫喝了几口水;——在几次要喝水都没有喝成之后。*后,到了宿舍,小李**件事是提了暖壶去取水,“我”躺在床上想睡却睡不着,猛听得窗外播音喇叭叫道:库水位已经上涨到……离大坝高程只差一公尺半了,水势仍在飞快地上涨,号召全体职工都来抢救大坝。“我”没有听完,抓起雨衣,就走;在门口,正碰着小李拿了水来,小李叫道:“水,水,你还没喝水呢!”回答是:“还喝什么水,刚才在河里已经喝饱了。”  写工地上抢救的紧张场面的作品,我们有许多,也都写得有声有色,但是,从“渴”字上着手描绘,以我之孤陋寡闻,除了此篇,却还没有读过第二篇。尤其巧妙的,这奇渴是发生在狂风、暴雨、浑身湿透的人;而且**次有水不能喝(太烫),第二次无水可喝(茶炉给水淹了),第三次不可喝时(掉在河里)却喝了,终于有了好水时又不想喝。章法变化,然而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  暴风雨,运输线出事,电源成问题,大坝如果溃决,库内十几亿立方的水,将以排山倒海之势淹没下游的城市,所以大坝必须抢救,而大坝之抢救又与运输线之畅通、电源之供给有联带关系,——所有这一切复杂紧张的事件,都通过“我”来表现,头绪纷纭而作者写来一丝不乱;上万人在同自然搏斗,作者既写全景、又写局部、既有远镜头、又有近镜头、也有特写,多么错综变换!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