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层的底层逻辑
-
>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
>
中国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辑(全5册)
-
>
心灵四书(全4册)
-
>
非暴力沟通
-
>
往里走,安顿自己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432508
- 条形码:9787519432508 ; 978-7-5194-3250-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 绪论 ; 荆楚文化传统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 唐代荆楚地区的文学创作 ; 屈骚文化与唐代诗人 ; 荆楚神女传说与唐诗中的神女意象 ; 荆楚歌谣与唐代诗词。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文化地理与文学的关系 ; 荆楚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等。
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 目录
绪论
一、区域文化地理与文学的关系
二、荆楚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
**章 荆楚文化传统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节 “荆楚”的概念
第二节 荆楚文化与江南文化
第三节 从自称“蛮夷”到诗书礼乐之邦
第四节 荆楚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念祖重孝、忠君爱国
二、多奇才、慧才,利于艺术
三、浪漫多情、瑰丽想象、刚柔并济
四、崇巫
五、开放性与包容性
第二章 唐代荆楚地区的文学创作
**节 唐代荆楚地区的经济与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一、唐前荆楚地区经济的发展概况
二、唐代荆楚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原因
第二节 荆楚本土文人创作概况
一、荆楚诗人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与创作实绩
二、荆楚文学分布的不均衡性与原因分析
三、荆楚本土文人文学成就及贡献
第三节 荆楚本土文学家族群体创作
一、荆楚文学家族的地理分布与构成
二、荆楚文学家族兴衰之缘由
第三章 屈骚文化与唐代诗人
**节 唐代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接受
一、唐代诗人对屈原的理解与评价
二、唐代诗人对屈原作品的理解与评价
三、不同时期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的差异性
第二节 屈骚传统对唐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对楚骚体的再创与延续
二、对楚骚中典故、意象的引用、化用
三、对楚骚哀怨感情基调的继承
四、对楚辞比兴手法的应用
第三节 唐代荆楚文人的骚怨情怀
一、唐代诗人征引屈原情况统计与分析
二、荆楚本土诗人的骚怨情怀
三、荆楚流寓诗人的骚怨情怀
第四节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与屈骚传统
一、“哀怨感伤、发愤抒情”的主题思想
二、趋奇尚异的物象选择
三、错落有致的句式和刚柔并济的声韵特色
四、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构造
小结
第四章 荆楚神女传说与唐诗中的神女意象
**节 诗一样的女神:唐诗中的荆楚神女意象
一、描写荆楚神女的诗歌的内容倾向:可思不可得
二、唐诗中荆楚神女意象的独特性:性灵与真情之美
三、对唐代不同时期诗歌中神女意象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汉水神女传说与“江汉好游”
一、汉水神女传说的渊源、来历
二、汉水神女传说与汉水祭祀
三、节日·婚恋·生存——游女之“游”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湘水神女传说与唐诗中湘水神女形象的多样化
一、湘君、湘夫人并非汉水神女辨析
二、从汉、湘二位神女比较看湘水神女在形象塑造上的复杂性
第四节 集大成的巫山神女:巫山神女传说与唐代文人心态
一、巫山神女传说的雏形与宋玉对巫山神女传说的贡献
二、唐代不同时期巫山神女诗歌的特点
三、唐代女性视角下的巫山神女
第五章 荆楚歌谣与唐代诗词
**节 荆楚歌谣的渊源、特点与影响
一、荆楚歌谣的渊源:南音与巫音
二、荆楚歌谣的艺术特点
三、荆楚歌谣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荆楚歌谣与唐代文人竹枝词
一、唐代荆楚歌谣的发展
二、“竹枝”的起源与荆楚巫祭娱神习俗
三、“竹枝”的多重含义及文人《竹枝词》
第三节 《九歌》传统与唐代文人《竹枝词》的艺术特点
一、长于抒情的楚语与奇诡婉丽的楚声
二、原始的器乐、踏歌舞和对歌形式
三、悲怨的主题风格
第四节 荆楚踏歌习俗与唐诗中的“踏歌”
一、荆楚踏歌渊源与唐前踏歌的流行
二、唐代踏歌的盛行
三、“踏曲兴无穷”:踏歌的艺术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区域文化地理与文学的关系
二、荆楚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
**章 荆楚文化传统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节 “荆楚”的概念
第二节 荆楚文化与江南文化
第三节 从自称“蛮夷”到诗书礼乐之邦
第四节 荆楚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念祖重孝、忠君爱国
二、多奇才、慧才,利于艺术
三、浪漫多情、瑰丽想象、刚柔并济
四、崇巫
五、开放性与包容性
第二章 唐代荆楚地区的文学创作
**节 唐代荆楚地区的经济与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一、唐前荆楚地区经济的发展概况
二、唐代荆楚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原因
第二节 荆楚本土文人创作概况
一、荆楚诗人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与创作实绩
二、荆楚文学分布的不均衡性与原因分析
三、荆楚本土文人文学成就及贡献
第三节 荆楚本土文学家族群体创作
一、荆楚文学家族的地理分布与构成
二、荆楚文学家族兴衰之缘由
第三章 屈骚文化与唐代诗人
**节 唐代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接受
一、唐代诗人对屈原的理解与评价
二、唐代诗人对屈原作品的理解与评价
三、不同时期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的差异性
第二节 屈骚传统对唐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对楚骚体的再创与延续
二、对楚骚中典故、意象的引用、化用
三、对楚骚哀怨感情基调的继承
四、对楚辞比兴手法的应用
第三节 唐代荆楚文人的骚怨情怀
一、唐代诗人征引屈原情况统计与分析
二、荆楚本土诗人的骚怨情怀
三、荆楚流寓诗人的骚怨情怀
第四节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与屈骚传统
一、“哀怨感伤、发愤抒情”的主题思想
二、趋奇尚异的物象选择
三、错落有致的句式和刚柔并济的声韵特色
四、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构造
小结
第四章 荆楚神女传说与唐诗中的神女意象
**节 诗一样的女神:唐诗中的荆楚神女意象
一、描写荆楚神女的诗歌的内容倾向:可思不可得
二、唐诗中荆楚神女意象的独特性:性灵与真情之美
三、对唐代不同时期诗歌中神女意象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汉水神女传说与“江汉好游”
一、汉水神女传说的渊源、来历
二、汉水神女传说与汉水祭祀
三、节日·婚恋·生存——游女之“游”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湘水神女传说与唐诗中湘水神女形象的多样化
一、湘君、湘夫人并非汉水神女辨析
二、从汉、湘二位神女比较看湘水神女在形象塑造上的复杂性
第四节 集大成的巫山神女:巫山神女传说与唐代文人心态
一、巫山神女传说的雏形与宋玉对巫山神女传说的贡献
二、唐代不同时期巫山神女诗歌的特点
三、唐代女性视角下的巫山神女
第五章 荆楚歌谣与唐代诗词
**节 荆楚歌谣的渊源、特点与影响
一、荆楚歌谣的渊源:南音与巫音
二、荆楚歌谣的艺术特点
三、荆楚歌谣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荆楚歌谣与唐代文人竹枝词
一、唐代荆楚歌谣的发展
二、“竹枝”的起源与荆楚巫祭娱神习俗
三、“竹枝”的多重含义及文人《竹枝词》
第三节 《九歌》传统与唐代文人《竹枝词》的艺术特点
一、长于抒情的楚语与奇诡婉丽的楚声
二、原始的器乐、踏歌舞和对歌形式
三、悲怨的主题风格
第四节 荆楚踏歌习俗与唐诗中的“踏歌”
一、荆楚踏歌渊源与唐前踏歌的流行
二、唐代踏歌的盛行
三、“踏曲兴无穷”:踏歌的艺术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 作者简介
曾羽霞,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博士,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完成湖北省社科项目一项,获校级教学优秀奖和综合优秀奖。
书友推荐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5.3¥26.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4.5¥10.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23.1¥46.0
本类畅销
-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24.2¥55 -
秘密
¥25.1¥56 -
{}漫画秒懂被讨厌的勇气α
¥20.1¥59.8 -
你笑起来就是好天气
¥23.9¥49.8 -
掌握一生幸福的主动力
¥13.2¥32 -
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1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