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9.6(8.4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版权信息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本书特色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全面讲述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全书共分为11章,深入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UML视图、UML模型图、需求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用例图模型、类图和对象图建模、交互模型、行为模型、系统设计模型、软件开发过程等内容。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流畅、示例翔实,主要针对面向对象技术初学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开发技术及相关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通过扫描封底的二维码下载。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干练流畅、示例翔实。每章的引言部分概述了该章的作用和意义。在每章的正文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思路组织教程内容,并结合所讲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穿插了大量极富实用价值的示例。每章的末尾都安排了有针对性的思考练习,有助于读者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高等教材)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面向对象与UML 1
1.1 面向对象介绍 1
1.1.1 软件系统概述 2
1.1.2 软件工程 3
1.1.3 面向对象的含义 6
1.1.4 什么是对象 8
1.1.5 类 10
1.1.6 封装、信息隐藏和消息传递 12
1.1.7 继承与多态 14
1.2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 16
1.2.1 面向对象程序的工作原理 17
1.2.2 面向对象方法论 18
1.2.3 面向对象建模 20
1.2.4 对概念而非实现建模 21
1.2.5 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 22
1.3 UML带来了什么 24
1.3.1 什么是UML 25
1.3.2 UML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25
1.4 UML建模工具 28
1.4.1 UML建模工具概述 28
1.4.2 常用的UML建模工具 29
1.4.3 三种常用UML建模工具的性能对比 30
1.5 小结 30
1.6 思考练习 31
第2章 UML构成与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简介 33
2.1 UML表示法 33
2.1.1 用例图 34
2.1.2 类图 34
2.1.3 对象图 35
2.1.4 序列图 35
2.1.5 协作图 36
2.1.6 状态图 36
2.1.7 活动图 37
2.1.8 构件图 38
2.1.9 部署图 38
2.2 UML视图 39
2.2.1 UML视图概述 39
2.2.2 用例视图 41
2.2.3 逻辑视图 43
2.2.4 并发视图 45
2.2.5 构件视图 45
2.2.6 部署视图 46
2.3 UML元素 46
2.3.1 参与者 47
2.3.2 用例 48
2.3.3 关系 48
2.3.4 包 50
2.3.5 构件 50
2.3.6 节点 50
2.3.7 构造型 50
2.4 UML公共机制 51
2.4.1 规格说明 51
2.4.2 修饰 51
2.4.3 通用划分 52
2.4.4 扩展机制 52
2.5 Rational Rose简介 53
2.5.1 Rational Rose的启动与主界面 53
2.5.2 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 58
2.5.3 Rational Rose全局选项设置 59
2.5.4 Rational Rose视图 61
2.5.5 Rational Rose双向工程 62
2.6 小结 72
2.7 思考练习 73
第3章 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 75
3.1 需求分析 75
3.1.1 软件需求的含义 76
3.1.2 需求分析的要点和难点 76
3.1.3 如何做需求分析 78
3.2 参与者 79
3.2.1 参与者的定义 79
3.2.2 参与者的确定 80
3.2.3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81
3.2.4 业务主角与业务工人 81
3.2.5 参与者与用户的关系 83
3.3 用例 83
3.3.1 用例定义 83
3.3.2 用例特点 84
3.3.3 用例间关系 85
3.3.4 用例描述 87
3.3.5 用例粒度 90
3.3.6 业务用例和系统用例 91
3.4 建立用例图模型 92
3.4.1 创建用例图 92
3.4.2 用例图的工具栏按钮 93
3.4.3 创建参与者与用例 93
3.4.4 创建关系 94
4.4.5 用例图建模案例 95
3.5 小结 97
3.6 思考练习 97
第4章 静态分析与类图 99
4.1 类图的定义 99
4.1.1 类图概述 99
4.1.2 类及类的表示 100
4.1.3 接口 104
4.1.4 类之间的关系 104
4.1.5 基本类型的使用 105
4.2 类之间的关系 105
4.2.1 关联关系 105
4.2.2 泛化关系 109
4.2.3 依赖关系 111
4.2.4 实现关系 112
4.3 系统静态分析技术 112
4.3.1 如何获取类 113
4.3.2 领域分析 113
4.3.3 保持模型简单 114
4.3.4 启发式方法 114
4.3.5 静态分析过程中的技巧 115
4.4 构造类图模型 115
4.4.1 创建类 116
4.4.2 创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117
4.4.3 案例分析 118
4.5 小结 121
4.6 思考练习 121
第5章 静态分析与对象图 123
5.1 对象简介 123
5.1.1 对象的概念 123
5.1.2 封装 126
5.1.3 关联和聚合 126
5.2 对象图 128
5.2.1 对象图的表示法 128
5.2.2 链的可导航性 129
5.2.3 消息 130
5.2.4 启动操作 131
5.2.5 面向对象程序的工作原理 132
5.2.6 垃圾收集 133
5.2.7 术语 134
5.2.8 类图与对象图的区别 135
5.3 对象图建模 135
5.3.1 使用Rational Rose建立对象图 135
5.3.2 对象属性建模详解 136
5.3.3 关联类 138
5.3.4 有形对象和无形对象 139
5.3.5 好的对象 141
5.4 小结 142
5.5 思考练习 142
第6章 动态分析与序列图 143
6.1 序列图简介 143
6.1.1 动态分析 143
6.1.2 对象交互 144
6.1.3 序列图概述 146
6.2 序列图的组成要素 146
6.2.1 对象 147
6.2.2 生命线 147
6.2.3 激活 148
6.2.4 消息 149
6.3 序列图建模及示例 150
6.3.1 创建对象 150
6.3.2 创建生命线 153
6.3.3 创建消息 153
6.3.4 销毁对象 156
6.3.5 序列图建模示例 156
6.4 序列图建模的指导原则与并发建模 160
6.4.1 指导原则 160
6.4.2 并发建模 161
6.5 小结 161
6.6 思考练习 162
第7章 动态分析与协作图 163
7.1 协作图简介 163
7.1.1 协作图定义 163
7.1.2 与序列图的区别与联系 165
7.2 协作图的组成要素 165
7.2.1 对象 165
7.2.2 消息 166
7.2.3 链 168
7.2.4 边界、控制器和实体 168
7.3 协作图建模及示例 169
7.3.1 创建对象 169
7.3.2 创建消息 172
7.3.3 创建链 172
7.3.4 示例 173
7.4 小结 175
7.5 思考练习 175
第8章 动态分析与状态图 177
8.1 状态图简介 177
8.1.1 状态机 177
8.1.2 状态和事件 178
8.1.3 对象的特性和状态 179
8.1.4 状态图 179
8.2 状态图的组成要素 181
8.2.1 状态 181
8.2.2 转换 186
8.2.3 判定 189
8.2.4 同步 189
8.2.5 事件 190
8.2.6 状态图的特殊化 192
8.3 状态图建模及示例 192
8.3.1 创建状态图 192
8.3.2 创建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193
8.3.3 创建状态 194
8.3.4 创建状态之间的转换 195
8.3.5 创建事件 196
8.3.6 创建动作 196
8.3.7 创建监护条件 197
8.3.8 状态图建模示例 197
8.3.9 生命周期方法 199
8.3.10 一致性检查 200
8.3.11 质量准则 200
8.4 小结 201
8.5 思考练习 201
第9章 活动图 203
9.1 活动图简介 203
9.1.1 基于活动的系统行为建模 203
9.1.2 活动图的作用 204
9.1.3 活动图建模目的 205
9.2 活动图的组成要素 206
9.2.1 动作状态 206
9.2.2 活动状态 206
9.2.3 组合活动 207
9.2.4 分叉与汇合 207
9.2.5 分支与合并 208
9.2.6 泳道 208
9.2.7 对象流 209
9.3 活动图建模 211
9.3.1 创建活动图 211
9.3.2 创建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212
9.3.3 创建动作状态 212
9.3.4 创建活动状态 213
9.3.5 创建转换 214
9.3.6 创建分叉与汇合 214
9.3.7 创建分支与合并 215
9.3.8 创建泳道 215
9.3.9 创建对象流 216
9.3.10 活动图建模示例 218
9.4 小结 220
9.5 思考练习 220
第10章 系统设计模型 223
10.1 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223
10.1.1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223
10.1.2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的主要活动 224
10.1.3 架构的含义 225
10.2 包图 226
10.2.1 包图的基本概念 226
10.2.2 包的表示方法 228
10.2.3 可见性 228
10.2.4 包之间的关系 229
10.2.5 使用Rational Rose创建包图 229
10.3 构件图的基本概念 232
10.3.1 构件 233
10.3.2 构件图 235
10.3.3 基于构件的开发 236
10.4 部署图的基本概念 237
10.4.1 节点 237
10.4.2 部署图 239
10.5 构件图与部署图建模及案例分析 240
10.5.1 创建构件图 240
10.5.2 创建部署图 243
10.5.3 案例分析 248
10.6 小结 250
10.7 思考练习 250
第11章 统一软件过程 251
11.1 软件开发过程概述 251
11.1.1 软件开发方法学 251
11.1.2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经典阶段 253
11.1.3 关键问题 255
11.2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学 256
11.2.1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学简介 256
11.2.2 瀑布模型 257
11.2.3 瀑布模型的有效性 258
11.2.4 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 258
11.3 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学 260
11.3.1 什么是统一过程RUP 260
11.3.2 RUP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260
11.3.3 RUP二维模型 261
11.3.4 RUP的核心工作流 266
11.3.5 RUP迭代开发模型 268
11.3.6 RUP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268
11.4 其他软件开发模型 269
11.4.1 喷泉模型 269
11.4.2 原型模型 270
11.4.3 XP模型 270
11.4.4 动态系统开发方法 271
11.4.5 选择方法论时的考虑 272
11.5 小结 273
11.6 思考练习 273
参考文献 275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