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政治思想简史

政治思想简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0.4(7.3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政治思想简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39896
  • 条形码:9787520339896 ; 978-7-5203-398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政治思想简史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献给大众读者的思想史著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完整西方政治思想演化历程及其时代背景。  历史学家谢尔登·沃林认为,政治是“一个缩影,展示了整个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秩序结构原则”。政治的历史,就是人治理自我、治理世界的历史。  如今,世界繁荣的大问题又一次摆在人类面前,《政治思想简史:从古希腊城邦、罗马帝国到全球化》站在历史的高处,为未来提供了及时而必要的思想观点。

政治思想简史 内容简介

  《政治思想简史:从古希腊城邦、罗马帝国到全球化》以概述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政治思想史,探究了塑造西方政治传统的主要思想。斯佩尔曼从古希腊政治开始论述,正是在这里,政治与宗教得以区分开来;随后阐述了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基督教对政治领域的影响,及其在精神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在该书*后三章,他对当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斯佩尔曼提出,应该将政治看作一个独立且与物质世界不相联的部分。  该书将西方历史上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极其代表性著作置于相关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对著作主旨的论述都经过仔细斟酌,并分析其宗教信仰、思想继承和社会背景。该书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的深厚基础功底,对于想要了解这一有趣而重要理论的读者来说,阅读该书绝对是明智之选。

政治思想简史 目录

致谢
前言 公民社会与人类兴盛
**章 城邦与其和国:公元前400-公元400年
早期政治团体
世俗基础和希腊城邦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从城邦到罗马帝国
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
衰退与上帝之城
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解药
自然法学说的出现

第二章 君权神授: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与基督教
拜占庭的君主专制
教皇的继承
短命的加洛林帝国
封建倒退
教皇与皇帝
教会内部改革
中世纪中期的王国与政治
都市重生
“哲学家”的回归
中世纪晚期的各种思想
政府的世俗转变
统一的君主政体与同意原则
马基雅维利和政治权术

第三章 主权国家的出现:1500-1700年
物质生活和人文主义贡献
宗教改革和宗教政治
教会及其盟友
路德意想不到的遗留问题
专制的发展
让·博丹和王权
都铎王朝的改革与王权
詹姆斯一世与神权理论
托马斯·霍布斯和世俗的专制主义
17世纪的趋势
反抗理论和宪政
加尔文主义与神圣的都督
约翰·洛克、基督教契约与财产追求
共和国、权利与宗教
激进的民主
自然法的新方向
走出神性

第四章 从臣民到公民:1700-1815年
旧政权和哲人
伏尔泰和自上而下的改革
孟德斯鸠与权力制衡
卢梭、契约和共同体
美国的贡献
辽阔的共和国
西欧的革命思想
自然权利的质疑
埃德蒙·柏克、自然权利以及保守主义的出现
**次国际革命
功利主义的转变
亚当·斯密和*小的政府
启蒙运动的局限
世界主义的时刻
现代的议程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平等观念:1815-1914年
物质变换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保守派的情况
保守派的立场
保守派政治家
古典自由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工业国家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自由主义的重新构想
自由主义和人类潜能
女性和民主
条件平等
乌托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与“科学社会主义”
福利国家的到来
民族主义和社会动荡
民主质问

第六章 瓦解和不确定陛:1914-2010年
否定自由民主
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风雨飘摇的民主政体
莫斯科的马克思主义
更加坚定的信仰:1945年之后的民主
权利的重新构思
西方对共产主义的质疑
战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的中庸之道
对福利国家的质疑
失去中心:全球化与差异
后现代批判
差异政治
移民和认同
民族主义
约翰·罗尔斯和自由主义的命运

结语 以新视角解读经典理论
参考书目及注释
后记
索引
展开全部

政治思想简史 节选

  《政治思想简史:从古希腊城邦、罗马帝国到全球化》: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一生都致力于追求正义和伦理道德,以及向往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也是柏拉图研究的一部分,他推崇理想主义形而上学。柏拉图认为,人类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真理在现实社会中折射出来的一个微弱的影子。像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高度自律和严谨的理性调查才能了解到关于真理更好的真实性,他称之为形式(form)。在《理想国》第七篇中,他介绍了现今闻名于世的洞穴寓言,用以比喻人类探索理解这些形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一群能力普通的囚犯关在一个洞穴里,他们只能看到满眼的墙壁。其实墙壁只不过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影子,影子代表了通过感官认识到的世界。只有当犯人被允许走出去,看到从洞穴口中照进来的那束光时,他才能意识到影子世界实际上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  这时,他突然发现一直为大众所接受的观点是错误的,面对这一发现,势必使人内心感到震惊。而走出去的那个囚犯,即哲学家,“需要努力适应这种震惊,然后才能看到上层世界的事物”。“对这个囚犯来说,更困难的是,当他回到原来那个洞穴中,他该如何向他的同伴们解释,他们一直以来所看到的事情都是错误的?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在那个阴暗的世界中生活。如果有可能,他们一定会杀死那个试图带领他们走出洞穴、改变他们生活的那个人。”像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家们,看透了感官世界的虚幻本质,并不是一定要走到那些绝大多数没有理性能力的公民当中去告诉他们。然而,对“形式”这一领域的哲学探索,是实现柏拉图所认为的美好生活的前提,同时也是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的前提。  柏拉图认为,人类社会中的每一种交往都是出于满足特定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人能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每个人都要依靠他人以及整个人类的繁荣而生存。他声称,国家的目的是确保“服务的和谐交换”。柏拉图发现,人类拥有不同的自然天赋,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并将这些技能发展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鼓励多才多艺而不追求专业化,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对此表现出了蔑视。他在书中写道:就像物质生产中要对劳动进行分工一样,政治活动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分工。柏拉图认为社会应分为两类:**类是从事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的生产者,包括农业、贸易和制造业;第二类是军事护卫者和统治者。后一类工作所需人才的资质不尽相同,军事护卫者要在压力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而统治者则需要拥有智慧并具有对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  ……

政治思想简史 作者简介

  W.M.斯佩尔曼,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阿什维尔分校历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英国历史、爱尔兰历史、政治理论史。著有《1945年以来的世界简史》《欧洲政治思想:1600-1700》《约翰·洛克》,皆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西方:叙事史》。    贾珍妮,硕士,目前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于东北亚博览会、国际冰雪雕塑展等展会担任翻译。    段瑞俊,硕士。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曾在美国担任两年汉语教师,期间做过一系列中美大学会议的翻译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