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962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09.3(7.0折) 定价  ¥2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版权信息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并具领先地位的中国心理学述评手册,它以空前的复杂性和先进性涵盖了人类机能领域。在全书41个章节中,作者引用学术界研究成果,整合了包括从儿童社会化、数学成绩、情感、双语和中国人思维风格到中国人认同、人际关系、领导力过程以及精神病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英文和中文研究。对中国人是如何以及为何建立起这样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特色:一是全面性和实用性:全面性是本书的*特征,它涵盖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为本学科提出了一个具有理论性的整体框架,并为具体研究领域提供了方向性引导,有些章节涉及具体案例,使读者能从案例中体会中国心理学的独特性,并从中获得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二是学术性:本书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汇编,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手册的每一章节都是具体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者所作,为读者提供了可靠的引导。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并具靠前地位的中国心理学述评手册,它以少见的复杂性和优选性涵盖了人类机能领域。在全书41个章节中,作者引用学术界研究成果,整合了包括从儿童社会化、数学成绩、情感、双语和中国人思维风格到中国人认同、人际关系、领导力过程以及精神病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英文和中文研究。对中国人是如何以及为何建立起这样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特色:一是全面性和实用性:全面性是本书的优选特征,它涵盖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为本学科提出了一个具有理论性的整体框架,并为具体研究领域提供了方向性引导,有些章节涉及具体案例,使读者能从案例中体会中国心理学的独特性,并从中获得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二是学术性:本书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汇编,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手册的每一章节都是具体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者所作,为读者提供了可靠的引导。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目录

上卷 译丛总序一 译丛总序二 引言 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时代的到来 第1章 中国心理学的前景 什么是中国心理学 心理学传入中国 *初的推动力 早期制度发展 中国大陆的心理学 其他地区的心理学 后现代转向 中国心理学的未来 第2章 华人心理学中的“中国的”指什么 “中国人”是谁 华人心理学的多重含义 身份政治和中国性定义 华人心理学的含义 小结 多元文化华人社区里的身份政治社会心理学 总结 第3章 文化大脑:基因、大脑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国人民:一个短暂的基因遗传史 大脑、基因和文化 总结 第4章 中国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 文化与社会情绪发展:社会背景论者的观点 中国儿童的社会情绪功能:普遍性、意义和发展模式 社会和文化变迁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 总结和进一步研究 第5章 当今中国的父母养育和儿童社会化 西方框架下细察当今中国的父母养育 当今反映本土概念的中国父母养育 再谈中国父母养育的持久的主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 结论 第6章 语言和大脑:来自中国的计算和神经影像论证 计算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 总结 第7章 中国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 中文读写能力的基础 认知语言发展 父母对培养言语和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汉字的分类和典型结构 中国儿童怎样形成对汉字特征的理解 阅读理解 结论 第8章 理解中国语言中的阅读障碍:从基础研究到干预 字母语言中的阅读障碍 中文书写系统的特征 与日语和朝鲜语比较 中文里的阅读障碍 有阅读障碍风险的中国学前儿童 早期鉴别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 中卷下卷
展开全部

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卷)/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作者简介

赵俊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张春妹,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行为发展学会ISSBD会员、美国心理学会青少年学会SRA会员。 钟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随即任职于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91年9月调至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1995年底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11月调至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哲学学院副院长,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并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社会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俗学会理事、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民俗研究》杂志编委及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