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作者:段爱兰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0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7.6(6.0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227345
  • 条形码:9787569227345 ; 978-7-5692-273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内容简介

  梭罗关于人应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引起一些为环境而忧心的知识分子的共鸣。1864年,梭罗呼吁建立国有森林的遗作《缅因森林》出版。同年,曾任美国外交官的乔治·马什创作了《人与自然》一书。他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对某一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必然会对其他的自然资源产生影响,而森林在生态平衡的保持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马什的书出版后广为流传,多次重印,和梭罗的书一道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资源保护运动重要的理论准备。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目录

**章 自我发展
**节 超验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兼收并蓄的观点
第三节 梭罗的自我修养

第二章 身份的困惑
**节 教书生涯
第二节 自然诗人
第三节 自然学家
第四节 漫游者

第三章 自我恢复
**节 心灵的慰藉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对比
第三节 生活的方向
第四节 友谊的思考
第五节 积极的生活

第四章 融入自然
**节 吞没自我
第二节 对传统的冲击
第三节 田间劳作
第四节 高级的艺术

第五章 解读自然
**节 阅读
第二节 事实的收集者
第三节 整体的构想

第六章 野性的感悟
**节 自立
第二节 荒野的魅力
第三节 不可控的自然
第四节 月光下的启迪

第七章 自由的生活
**节 记录人生的日记
第二节 散步与朝圣
第三节 自然的边缘
第四节 生活的原则
第五节 公民权利

第八章 自然循环
**节 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 与叶子为伴
第三节 鲜美的果实
第四节 顽强的生命
第五节 种子的魔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节选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梭罗从一开始就谈到节俭的生活,承认节约的重要,并描述了农业生活和周围农民的生活状况。工业化时代刚刚开启,技术革命的成果比比皆是,比如正在改变周围风景和人类社会的铁路。梭罗把他的实验看作回归根本。1845年夏天,在到达湖边之后,他提到华兹华斯的乡村生活是古人那种宁静惬意生活的现代实例。在如今混乱的时代,他渴望这种简单的、史诗般的乡村生活,而这种生活的基础是农业。以此为经济来源,表明他想回归到失去的本体。农牧业是一种很普遍的神圣的艺术,人们在从事这项艺术时却不加注意,太过匆忙。梭罗认为自己正回归到与自然的直接联系,以自然界基本的生产力来重新界定人类的经济行为。他想通过诚实正当的方法去赚10或12美元,于是他在小屋附近大约2.5英亩的沙质土壤中种了菜豆,还种了土豆、玉米、豌豆和芜菁。梭罗把他的耕作看作必要且可行的行为,是解决无法逃避的问题的*简单的方式,但是他与其他农民不同,因为他的方法违反常理。关于他的土地,一个农民曾说这个地方除了养吱吱叫的松鼠,没有其他用处。梭罗从不施肥,他不是土地的主人,只是一个擅自占用土地的人。他对周围农场嗤之以鼻,对自己的劳作模式感到骄傲。  他的豆田并不多,田垄总共7英里长,却已远远超过了需要,只有让那些豆苗自己去应对蛆虫、寒冷和旱獭,“剩下的就会变得粗壮,有了抵抗它们的能力,要面对新的敌人”,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面对自己的豆田,梭罗没有雇工、没有农具,有的只是一把锄头和一双手,不施肥、不施粪土,每天和豆苗、豆茎、泥土、杂草亲密无间,不在乎路人拿他的豆田与别人比是怎样的季节不对、肥料不足、收成不好,他只是和豆田在一起,在他提供的条件下让“豆子得以欣然重返自己的野性和原始状态,而我的锄头在为它们吟唱着牧民的谣曲”。古代的诗歌与神话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农夫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种对其职业的神圣感受,或者唤起他们对农事活动的神圣起源的回忆,但我们做得满怀不敬,匆忙草率,掉以轻心,我们的目的只是得到大片的田地和更多的庄稼”。欲望已经使艺术成为贪婪、自私和卑琐的习性。真正的农人会熄灭焦虑,“每天完成自己的劳作,而不将田中所产据为己有;在他心中,不但**枚果实是神圣的祭品,*后一枚也是”。  他经常提到一些反例,比如原始人与野蛮人的生活和文化,还有早期新英格兰殖民者以及当代美国边远地区的居民。这些例子都为新英格兰农民的价值观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因为他们的劳作已成为一种陷阱。梭罗总是小心地使自己的劳作顺应具体而有限的目标。在湖边的第二年,他意识到他不需要2.5英亩的豆子,于是减少了用在田中的精力。通过诠释自己的劳作,他努力把自己与周围大多数农民区分开,即使他也意识到了种植食物的高贵和意义。他拒绝听从周围农民以及许多农牧业方面著作的建议,用他自己的经验证明耕作可以从根本上简化。如果一个人想生活得简单,只吃他种的作物,只要培育他够吃的就可以了。梭罗的简化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使他觉得耕作是一项基本活动,这个活动把人类生活与自然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梭罗的豆田,虽然目标有限,在方法上也缺乏艺术性,但可以被看作一次农业实验。有学者认为《瓦尔登湖》可以被看作一首现代农业的史诗,《豆田》-章被看作梭罗有机社会改革思想的实例,是一种回归自然经济的改革,也是一场自我改革。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